25年2月版纳之行

lhy雷

<p class="ql-block">25年第一次出团就不小心把手切伤,又因为赶时间坐高铁没能第一时间缝合,打破伤风,到版纳州医院已经晚上8点过了,还是勉强缝了两针,过了13小时的两次缝合也不知道能愈合好不?痛了一天的手又加上取掉了半小节指甲盖,那种痛现在还记忆犹新。无处安放的手怎么都是痛的,想着晚上应该是彻夜难眠的结果12点过些还是睡着了,第二天换药晚上急诊科不换敷料,我自己去买了盐水碘伏纱布自己弄了。第二天晚上也没那么痛了,第三天白天去还是没能成功换到药,急诊科排队太长,我也没多少时间耽误,还是买了敷料用品打算下来的几天还是自己弄,在路上找了个私人诊所包扎感觉还没有我自己弄的好些。现在看着有些好转的伤口还是感谢当晚为我缝合的主任。</p> <p class="ql-block">野象谷和基诺风情园。到版纳天气很好!每天都阳光明媚,炙热的太阳是在冬天是最好的馈赠。野象谷中国唯一一处能近距离安全观测到亚洲野象的地方,有着最权威的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以及中国最早的亚洲象学校。真是人山人海的景象在这可以看野象表演,它们的智商相当于一个六岁孩子的,所以会做简单的算数,随着节奏摆动四只,庞大的身躯可爱的灵魂逗笑了游客。</p> <p class="ql-block">下来去了热带雨林景区蝴蝶园,超过2000多只珍贵蝴蝶、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等待着游人静静的观赏,捉迷藏般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这一只蝴蝶完全挡着了叔叔的脸,抓拍的太是时候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长桌宴还是非常丰富的,品种多,氛围好。</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基诺茶山采茶,这里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基诺族是茶马古道上的“孔明后裔”</p><p class="ql-block">基,意为“舅舅”;诺,意为“后代”;基诺,即“舅舅的后代”。</p><p class="ql-block">传说基诺山曾遭遇洪灾,仅有一对兄妹被女神所救,被装进鼓里,成为基诺族唯二的幸存者。为了族群的延续,二人被迫成婚,繁衍后代。于是,这两人的孩子的爸爸,便也是舅舅。鼓也是基诺族人的图腾。叔叔阿姨们在这体验了采茶,制茶,品茶。</p> <p class="ql-block">很有特色的基诺族晚餐,盛菜的碗都是竹子做的,烤鱼很好吃。还有芋泥加白菜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曼听公园总佛寺晚上高庄夜市</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就是植物王国最璀璨的绿宝石。整个植物园有11.2万平方千米,我们坐电瓶车进植物园,由导游讲解见识了好多奇花异卉,虽然是冬天却到处春意盎然。烈日下这里却也清爽凉意悠然。</p> <p class="ql-block">像一根水泥柱子,光滑的</p> <p class="ql-block">高庄的夜市。这里是一座来云南都会来体验一下的热闹夜市,是湄公河畔最美丽的夜市,是大金三角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夜市。我们体验了船游【告庄六国湄公河水上集市】,感受在水上逛集市的新鲜,欣赏告庄星光夜市美丽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佛心果我看了会师傅切割打磨然后一个湛蓝色带白色花色的椭圆形吊坠就成型了。又有一个白色有青山形状的吊坠又切割打磨出来,让我怀疑它的真实性。</p> <p class="ql-block">行程第三天,今天出发比较迟,9点出发,导游的车载早操又开始了,今天的行程是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和傣族园。西双版纳除了雨季就是旺季,冬天的阳光真好,给天气预报也是叫着劲的,昨天说要下雨,我带上雨伞,现在看应该用不了,太阳已经挂在了天空。</p> <p class="ql-block">森林覆盖率超过98%,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蔓藤盘根错节,不少珍禽异兽都生活在这片热带丛林里,不过遇的机率很小。品种繁多的热带植物遮天蔽日,龙树板根、独木成林、老茎生花、植物绞杀等植物奇观异景随处可见,峡谷幽深、乌鸣山涧、就在这祥茂盛的树林里穿梭让人悠闲又惬意。</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打洛口岸也就是去看看我们和缅甸边境的地方,打卡拍照,那里水果挺多也便宜,尤其香蕉。更让人意外的是邂逅一场傣族的炸街性婚礼,车子开到路中间,欢快的音乐声响彻四方,顺着音乐着,一辆婚车停在路的中央,一对新人和司仪伴郎伴娘在车头旁边拍照,仿佛在告诉全世界我们结婚了,然后新娘和伴娘上一辆车,新郎和伴郎上另一辆车,在车上尽情的舞动身体,也不知道要嗨到啥时候,祝愿他们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打洛口岸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接壤。“洛”的傣语是联合摆渡的渡口之意。从前,居住在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边摆渡,故称之为打洛。清澈的打洛江水,从镇子中间流过,把古镇分为了两半,它流进湄公河,然后汇入了太平洋。但是,它隔不断人们的情丝。从元代的“倒龙”,到明清时期的“版纳景洛”,再到现在的打洛镇,不同的民族都聚居在这个渡口,从事着商品交易活动。</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独树成林,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中缅边境打洛口岸边贸区内,景区内千年古榕树独树成林是一棵高达50多米的古榕树,傣族称之为“美龙卡”,汉语是“独树成林”。自然界唯有榕树能独木成林,打破了“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的俗语,这棵榕树已有1000多年树龄,成为了热带雨林中一大奇观,展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体验手工榨甘蔗,青甜的甘蔗汁让人回味无穷,我们好多也在这买了手工红糖</p> <p class="ql-block">导游和游客在看傣族织布的,傣族的家里整结又明亮,他们分几代傣房,一般是下面放车,农具,做饭,楼上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坐着电瓶车穿过花海结束这场版纳行程,天气慢慢变黑,还没到景区豆大的雨点就落下来了,景区师傅也很暖心把我们都送到了我们大巴车旁,不是每个人都带了伞,上车还是有好多湿透了衣服或者鞋子,导游幽默的说这是圣水,在这真正是过了真正泼水节了,泼湿一身幸福一生,愿我们都幸福无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