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旅⑧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坊七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中心南后街的东西两侧。其占地40.2公顷,整体由十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共同构成“棋盘状”街区的支脉体系,南后街西边三条称作“三坊”,东边七条称作“七巷”,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较大的古民居街区,被誉为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坊巷内院落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宅院外设有围墙,宅院内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具有强烈的福州建筑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2月21日,我们跟着喜子游福建全景团队,今天开启了一段充满文化韵味的旅程。用过早餐后,我们乘车前往福州市的三坊七巷,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宝库,即将向我们敞开它的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刚踏入三坊七巷,古街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脚下是古朴的石板路,头顶是错落有致的青瓦屋檐,街边的木质建筑散发着岁月的光泽。这里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片瓦当,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坊七巷,“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它们自北而南排列,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坊巷内的许多建筑,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充分展现了闽都建筑的独特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首先漫步在衣锦坊。衣锦坊旧名通潮巷,据说宋代陆蕴、陆藻兄弟衣锦还乡时曾改此名。坊内有一座水榭戏台,是福州唯一的水榭戏台。戏台建在水池之上,采用木构建筑形式,周围环以美人靠。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当年达官贵人观戏听曲的热闹场景,丝竹之声似乎还在空气中回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着来到文儒坊,这里历代多有文人雅士居住。坊内的陈承裘故居颇为有名,建筑风格典雅,庭院深深。陈承裘是清代进士,他的家族人才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漫步在文儒坊,感受着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仿佛能与那些文人墨客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光禄坊因宋代福州太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饮酒,篆“光禄吟台”四字刻于石上而得名。这里有许多名人故居和古桥古迹,漫步其中,既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优美,又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逛完三坊,我们走进了七巷。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它连接着东街口和杨桥路。这里曾经是福州的商业繁华地段,如今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店铺和民居。郎官巷,因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而得名。巷内的严复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建筑,展示了严复这位近代思想家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游览过程中,我们一边欣赏着古建筑的精美,一边拍照留念。街上还有一棵树长成了爱心型,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成为整个街上的一道亮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塔巷,以巷内曾有一座佛塔而得名。如今佛塔虽已不存,但巷名依旧。塔巷口的牌坊上刻有“兴文里”三字,寓意着这里文风昌盛。黄巷,相传晋永嘉年间,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于此,故得名。这里有著名的小黄楼,庭院清幽,楼阁精巧,充满了文人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安民巷,据说唐末黄巢起义军入福州时,在此巷安民,因此得名。巷内的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记录了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让我们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宫巷,是七巷中最繁华的巷子,历代多为达官贵人居住。这里的建筑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其中沈葆桢故居最为有名。沈葆桢是晚清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洋务运动和台湾建设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吉庇巷,原名急避巷,后取吉祥如意之意,改为吉庇巷。这里曾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如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店铺和小吃摊,让我们品尝到了地道的福州美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之后,我们参观了林觉民展览馆。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的《与妻书》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展览馆内,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和文物,我们了解了林觉民的生平事迹和他为革命事业做出的牺牲,对这位英雄充满了敬仰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开三坊七巷时,我心中满是不舍。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让我领略到了闽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福州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热爱。这次三坊七巷之旅,将成为我记忆中一段难忘的时光,激励我不断探索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本篇文章中部分的图片源于跟着喜子游福建群友,谢谢大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