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十,也就说过了二月二已经八天了,再提此话题感觉有些乏味,但是昨天在崇安寺遇见一位老者偶然提到了二月二喝“茶”的传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起,按说我是个戒了烟二十多年的成功戒烟者,但为了自己户外采风的需求,自己外出还是要带上档次的香烟作为应酬的,我随即从口袋里掏出香烟为老者递上一枝,并给他点着,老者深深地抽了一口,看上去年轻时也应该是“一等烟民”。他随着我的话题讲述起了有关二月二喝“茶“的神奇传说:“相传古时候王莽篡位称帝,若怒了玉帝,于是使出杀手锏来惩罚他,那就是三年不往凡间降雨。偏偏有条小龙不忍心凡间百姓遭受疾苦,就偷施雨法给人间降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及时雨,拯救了人间百姓。玉帝知晓后勃然大怒,命天兵天将将小龙压在南天门玉柱之下,永世不得翻身。并扬言要在他手中的金豆开花时才将小龙放出。想那金豆是玉帝时常把玩都器物,怎会开花呀?还是土地爷发了慈悲,号召凡间的黎民百姓将炒开花的玉茭撒得满地都是,并号召黎民百姓通通向天上的玉帝呼唤到:“金豆开花了!金豆开花了……”玉帝看见凡间真的是千千万万的金豆开花了,玉帝非常感动,随即将小龙放了出来。从此王莽退位,人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老百姓撒玉米花的日子正好的当年的农历二月二。以后每年二月二百姓们都会炒玉米花来纪念小龙对人世间的善举,只是不再将炒开花的玉米撒得满地都是,而是将炒熟的玉茭碾成面,美其名曰“茶面”,再熬成粥,来纪念小龙,这就是二月二喝“茶”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老者说的津津有味。老者在乡镇基层购销系统干了一辈子,做过售货员,担任过供销社主任,年过九十,耳不聋,眼不花,应该说“胡子里都充满故事”。</p><p class="ql-block"> 今年二月二按一年一度的习俗,我也在二月二早上喝了茶,不过只是在超市里卖了河南武涉生产的油茶。配料包括:小麦面、花生仁、白芝麻、黑芝麻、葵花仁、香辛料等等等等。为了增加茶的原味特色,我还添加的煮好的粉条、油煮地埋和油煮豆腐,多多少少还能找到一点幼时喝“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每个地方过节的习俗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故乡这类粥不叫油茶,就单独叫一个字:“茶”。听起来很奇观,但祖祖辈辈就这样叫过来了,无需在它前面再加一个“油“字了。这样叫起来很传统,很有古意。</p><p class="ql-block"> 我要说,二月二的节日习俗很多,我在其它文章里已经讲述的不少了。在此无需多费笔墨。只是感觉二月二这样一传统节日能和其他中国的几个大的传统节日(包括元宵、中秋之类)平起平坐来,也来个二月二全民公休过节该多好呀?你想呀,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龙又是咱们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伟大图腾,又包含了全国千千万万的优秀民俗。这样做才对得起这么一个传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重大节日。这只是我个人的奇思妙想,请广大文友三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