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京地质博物馆

周士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红墙一道,砖瓦数层,乃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故址,题着“地质矿产陈列馆”七字。此间小楼,陈列百十瑰丽稀矿石;分辟新馆,是科普众生的作用。今此二者,即为南京地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叙述此新馆:楼厦高大,屋宇宽敞。全无旧明代气息,皆是新世纪潮流。陈列介绍三部分:恐龙、地球与生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一部分,恐龙,一个很强大但已灭绝的物种。2.3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个新物种,恐龙,顾名思义,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蜥蜴。根据中国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恐龙指的是三角龙和现代鸟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全部后代,除鸟类外已全部灭绝。其中,最早的莫过于始盗龙,晚三叠纪时已出现了。最长的则是27米长的梁龙,最重的是抵的上20头大象的阿根廷龙,而最大的要数易碎双腔龙。虽不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恐龙之大,但数据表明,最大的恐龙比任们地表上的生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尽管它们在侏罗纪时期如此八面威风,但在白垩纪末期还是灭亡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二部分,地球,我们亲爱的母亲。138亿年前,某个虚空中的奇点爆发了,从此之后,这个奇点一直在膨胀,直至今天,成为了宇宙。太阳出现后,这个星系就初具规模,46亿年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诞生了。开始时,这是一片岩浆的天下,这些岩浆活动着,并释放了许多气体。其中轻的如氢、氦等都飘走了,剩余了一些情性气体,如氮、甲烷、二氧化碳等,形成了大气层。39亿年前,地球逐渐冷却到了100℃,水蒸气成了雨,浇灭了部分熔岩,随即又蒸腾起来进入循环,最终地球成了一个“水球”。无数变化,地球终成了今天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第三部分,生命,它非常渺少。你或许想过随意踩死一只蚂蚁,它“应脚而倒”,但你从未想过自己也同样渺小,自然可以轻易杀死任意一个生命,一颗较大的小行星就足以造成恐龙灭绝。人类仅存在了20万年,当了不过五千年的霸主,却已把这世界搞的乱糟糟的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p> 家长手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今日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但是八点整的清晨还是凉飕飕的,时隔两周我们全家出动重返何老师的游学课堂,芒果显的十分激动。今天的地点是南京地质博物馆,建于1935年,中国第一家地质专业博物馆,也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走进博物馆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故址,红墙砖瓦间透露出浓厚的历史气息。新馆内陈列分为恐龙、地球与生命三部分,生动展示了地球的演化历程和生命的起源。孩子们在何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组对战,共分为两个环节:“恐龙飞花令”和“知识抢答”。先以小组为单位去馆内自行搜集知识点,然后回来选取两名代表参加比赛。芒果小组两个环节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和第四名,共积1+4=5分,与另外一个小组并列第一,依照赛制需要进行加时赛。加时赛的规则是令人窒息的“突然死亡”:只有一次机会,由一名家长出题,两个小组进行抢答,芒果小组遗憾落败,获得了第二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最后何老师重点介绍了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华曙猿的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他们生活于约4500万年前,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在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南方古猿是一个重要的阶段。露西是南方古猿的代表性化石,距今约320万年。露西的骨骼化石显示,她已经开始直立行走,这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露西之后,能人出现在约250万年前。能人是已知最早使用工具的类人猿,他们的脑容量比南方古猿更大,能够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工具的使用是人的进化中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接下来是直立人,他们生活在约180万年前。直立人不仅能够制造更复杂的工具,还学会了使用火。火的掌握使人类能够烹饪食物、驱赶野兽,并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智人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出现在约20万年前。智人从非洲出发,逐渐迁徙到世界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