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鸟爱鸟107】绿翅鸭

顺风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们常用“鸟语花香”形容美好的生活环境,然而这样的生活环境需要有生态文明的理念及行为来支撑。我以前主要爱拍花花,现在学拍鸟儿,都是想通过照片传递美好,为生态文明建设尽点微薄之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没有鸟,就会害虫猖獗、鼠害蔓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农业减产、疾病传播,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爱鸟护鸟应成为人的自觉行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爱鸟护鸟就要认识鸟了解鸟。我们平时看见的鸟儿很多都不认识,现在可以拍摄后经微信小程序中的“懂鸟”软件识别,从而认识鸟并了解鸟的特征及生活习性等。我愿与朋友们一起来认识鸟,增长关于鸟的知识和爱护鸟的意识,为生态文明建设作点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本次认识绿翅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翅鸭 (英文名:Eurasian Teal,学名:Anas crecca),是雁形目鸭科鸭属的鸟类。又名: 小凫、小水鸭、小麻鸭、巴鸭、小蚬鸭,常见的小型鸭科鸟类。其翼镜亮绿色,雄鸟头部具粗大的绿色贯眼纹。分布广泛,主要繁殖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区域,冬季南迁至较暖地区。绿翅鸭是东亚地区水鸭中的优势种之一,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翅鸭偏好栖息于受保护的淡水湿地,如沼泽、小湖泊和带有丰富植被的池塘。迁徙季节和冬季,它们常出现在咸淡水交汇处,甚至海岸线的避风海湾和泻湖。它们通过潜水或翻转头部寻找食物,主要摄食水生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类、昆虫及其幼虫、软体动物和蠕虫。冬季转向以植物种子为主的食谱,包括水生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的种子。绿翅鸭在繁殖季节昼行,冬季则倾向于黄昏或夜间觅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翅鸭的繁殖区域包括欧亚大陆北部和中部、亚洲和阿留申群岛。非繁殖区域涵盖欧洲中部和南部、北非、中亚、南亚和东亚。在中国,绿翅鸭主要繁殖于新疆天山、东北、华北,越冬于东南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翅鸭是迁徙的鸟类。每年3月初开始从中国南方越冬地北迁,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大量出现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迁徙时常成40-50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秋季迁徙开始于9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到达长江流域,10月初到达广东沿海一带。迁徙高峰期在9月末至10月末,少数个体留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越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绿翅鸭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25年2月制作。图片均为本人拍摄于云南腾冲北海湿地公园,介绍性文字源自网络。</span></p>

绿翅

爱鸟

繁殖

迁徙

生态

认识

冬季

文明

鸟儿

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