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本篇,自然国地给你补充下黄宗昌的《崂山志》未包含的崂山“十二景“即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松、 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等。第(5)个是“海峤仙墩”景象所在的八仙墩景区。为了详实,自然国地整理了前几年和好友一同去八仙墩的照片,与您共享。</p> 崂之东南,包括太清、昆仑山、青山、黄山在内的崂山东南境。集其山自然地貌和海天大观之精华,山有昆仑、洞有玄真、宫有太清、台有钓鱼、桥有逢仙、榆有龙头、水有神泉、石可试金、墩分五色,夜有太清水月,临崖绝壁处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仙塔。 “头”之尽处,覆盂峰所在的区域,名为崂山头。山脉自西北奔腾而来,至此而遇海被阻,遂盘曲而崛起,受百万年海水的冲刷洗礼,形成了“海峤仙墩”的奇特风貌,自古被称为“二劳第一奇、第一丽”。黄宗昌有:“崂之东南,与海错秀者也”的说法。 崂山头,位于王哥庄街道东南15公里,面积约5.5平方公里。因是崂山最东的山头,故名。半岛尖端即为崂山头, 海拔242.1米,陡峭耸峙,嵯峨险峻,峰头直插入海,顶部遍植黑松,东坡临海的峭岩上,张仙塔旁生有两株耐冬,传为张三丰道士所植。 崂山有名的八仙墩,就在崂山头突出的海岬处。据黄宗昌著《崂山志》记载:“八仙墩,有石坡广数亩,东下斜插入海,海水汹涌,山势若动,其北则峭壁千仞,险峨逼天,下纳上覆,其势欲倾,石层作五色斑驳如锈,处其下者,仙墩也。 大石错布,面平可坐,海涛冲涌直上与墩相击,搏浪花倒卷数丈,飞舞空际,如玉树,如银花、如琉璃,如珠矶,可喜可腭,洵山海奇险之极观也。”这里的石墩、石壁为变质岩,红、黑、灰、青、白相间,重重叠叠,斑斓绚丽十分壮观,古称“海峤仙墩”。 明代大学士高弘图说:“八仙墩如锦茵绣籍,实第一奇,第一丽”。八仙墩的形成是因为这里风急浪高,经千万年浪涛冲击,岬南侧底部逐渐剥蚀镂空,最后坍落下来成为一片陡立的石壁,顶部突出如大厦之飞檐,地面坍落10多方巨石,面平可坐,因称“墩”。 八仙墩距离著名旅游景区太清宫有7公里远,往太清宫仅有一条羊肠小路,一般游客难以找到。沿途,在离太清宫1公里左右的海边有处“钓鱼台”,石台上刻元代宋绩臣“一”字诗:“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海秋。” 2020年以前来八仙墩,老驴友大都会走梦幻海滩线路,但这也是一条野驴小路。驴友开车到青山渔村停车场,步行穿过隧道后见到一座工厂,穿过去会看到小梦幻海滩,走到一个茶园不进,绕从东面的野路下去就看到了大梦幻海滩,远处山上有几座小绿楼。 沿着铺满漂亮的鹅卵石沙滩一直前进,也许会遇到保护鹅卵石滩的防护网,顺着网侧沿海边原生态的路直行。记住有个爬满青藤的房子框架,再往前走会看见一个红瓦房和两棵并排的绿树,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老远能看到一座灯塔,预示胜利在望了! 看到灯塔的山,不要往灯塔方向走,离开海边向西南方向上行。走树林这一段仔细观察,一般能发现有户外驴友系在树上的红布条,提示走的路就是对的。走不多远会看到,矗立在大海中的五色海岬,那就是寻找的崂山头,崂山的天之涯海之角,久违了! 清代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这位河间人来此,在《劳山头》这首五律诗中形容道:陡壁东溟上,登临意豁然。鲸鱼吹海浪,鸥鸟破冥烟。足外真无地,眼中别有天。餐霞谁到此,千古说青莲。说真的,能有勇气到崂山头的人就是勇者!而纪昀先生既往而又能写成诗,令人佩服至极呀!这位大文学家做起学问,看起来不似电视剧中的那般夸张。 明代著名的德清大师有诗《张仙塔》: 屹立千寻险,山尧一径通。坐观丹峤外,遥映白云中。泽隐鱼龙稳,波涵世外空。到来堪寄足,促必问崆峒。德清,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清精通释、道、儒,主张教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 憨山大师的这首诗中所提张仙塔,就是指太清宫东南方向的崂山头东坡,削壁悬空,岩石层叠似塔,故名。塔南北各一,南塔紧贴南崖向东探首,其旁石缝中各有耐冬一株,北为白色,南为红色。张仙塔下临大海,洪涛澎湃,人不得前,船亦不敢靠近,只能在海中乘船远望。据传说此塔为张三丰所建造,耐冬亦为其所栽植。 这首五言律诗见于《憨山集》,其大意讲:这座塔屹立于千寻险处,仅有山尧一径通。坐观于八仙墩处的丹峤外,它高高的遥映在白云中。恰如泽隐鱼龙稳稳藏,又似波涵世外悠悠空。我们好不容易来却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真的没办法解释只得上崆峒去问那些仙人。您说这张仙塔仙乎?险乎?大师有胆亲见过,可我至今未曾见,只好呈现给您八仙墩的照片了! <p class="ql-block"> 【后语】</p><p class="ql-block"> 黄宗昌所著的《崂山志》,未全包含进后评出的崂山“十二景“所在的巨峰、龙潭瀑、明霞洞、下宫、八仙墩、那罗延窟、白云洞、 上苑、华楼宫、北九水、靛缸湾、蔚竹庵等。志中,华楼山是明清必游风景区,因为彼时青岛、崂山都属即墨县管辖,游崂者大都从即墨城出发或归宿,其游览华楼是顺道;另外,游崂者有路到上苑,狮子峰“宾日”也是不可或缺的。</p> <p class="ql-block"> 本篇要说明,因明清时(尤指清朝乾隆年间前)北九水地儿没修道路,故难以游览北九水、潮音瀑、蔚竹庵,仅可游外九水;而黄御史《崂山志》提到的其他景点,基本属于倒塌的道观或寺庙或书院(如聚仙宫、黄石宫、海印寺、康城书院等),至今未修复本篇也不赘述。本章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后续由自然国地把相关故事捋顺与您来共享,敬请期待。</p> 2025.03.18.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