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梧林古村落</p><p class="ql-block">文,图,视频/彭岳仁</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15029741</p> <p class="ql-block"> “古村烟雨落轻纱,老树青藤绕旧家”。晋江梧林的古村落,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栋住宅院里的树根,像蛇一样,大大小小的根系盘在院子的表面,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 今年二月二十八日,我随团漫步在晋江梧林的古厝间, 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温柔涌上我的心头。“栽下梧桐树,能引凤凰来”,而得名“梧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村名“梧林”,来源于一个传说:明朝洪武年间(距今625年),一个叫蔡旺的小伙子在此地养鸭子,鸭子老赶不走,连喂五篮稻谷也不走,蔡旺认为这是天意,希望后代人才辈出,凤栖梧林。由于闽南语中“五篮”和“梧林”读音一致,因此将此地取名为梧林。 </p>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康熙年间,梧林其主姓为蔡,蔡以褚因随施琅平台有功,被授予副总兵之职。其子高中进士。清末民初,“镇国将军”"进士及第”烫金字匾各一块在梧林蔡氏宗祠。此时,梧林很多人旅居海外,这些人下南洋发财后,回国出资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洋楼。所以说:梧林见证了600多年南洋华侨史,旅居海外华侨上万余人,被誉为“华侨建筑博物馆”,是典型的闽南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溪水潺潺穿村过,古树参天护院楼”。大批华侨回村后,所建住房风格不同,——红砖墙与燕尾脊相映成趣,其精湛的建造技艺和华丽的装饰,成为了闽南特色。与微派的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建筑有一点不同。梧林传统村落里分布着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 </p> <p class="ql-block"> 梧林传统村落坐落于晋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梧林背靠秀美的石鼓山,南面是流水潺潺的梧垵溪。 梧林古村的水系主要由梧垵溪构成,梧垵溪流从南面流经古村,为古村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和灌溉功能。</p><p class="ql-block"> 难怪梧林古村落为4A景区(蔡氏为主)。而安微宏村古村落为5A景区(汪氏旅人聚集地)。——也许宏村历史比梧林多200年,也许宏村的“古代自来水”,——“牛肚”水系,特别“牛”。由此水系由胡重(女)等人科学设计了进水口位置,测算了水圳的流速与流量,设置了溢洪道,流入“月沼和南湖”。再由水圳引西溪水进村入户。但梧林也有溪水入村入塘入户,好像没有宏村水圳多而己(仅本人观察而认为)。 </p> <p class="ql-block"> 梧林集闽南文化、海洋文化与侨村等特色于一体,2015年,晋江市把梧林村破败老建筑流转入市,由政府进行征收修缮保护。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梧村古村落,受惠于“国泰民安”,受惠于“乡村振兴”“,受惠于“共同缔造”。这就是我认识的“梧村古村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