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有四大爱,分别是中国的京剧,景德镇的陶瓷,大家喜欢的麻将牌,还有唐诗宋词。这些都是我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提起中国的国粹,分别是京剧,中医,武术和书法。经常在电视上看京剧。先了解一下京剧的起源。京剧起源于清乾隆年。最初是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都进京演出,并与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并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京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最终上海的观众和媒体才将这种戏剧形式正式定名为京剧。</p> <p class="ql-block">其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伴奏以胡琴和锣鼓为主,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规范性。京剧不仅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还被视为中国的国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2010年,京剧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p> <p class="ql-block">京剧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戏曲艺术,有唱念作打四大基本功,分别用手,眼,身,法,步表现。京剧的角色,分别是生,旦净丑,丑四大行当,这个大家都知道。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形式,京剧我想大多在北京演的最多,其他地方演的多少,这个我就不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我最爱看整场的《锁麟囊》最喜欢春秋亭那经典唱段,从春秋亭外风雨暴开始,一大段都非常好听,蠢才只会乱解嘲,这句话有幽咽婉转,若断若续的特点,最最好听,忙把梅香我低声叫。说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这就是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当央。总是把人向好的方向引导吧。满满的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还有后边一段,薛湘灵的一段唱,有金珠和珍宝光华灿烂,红珊瑚碧翡翠样样俱全,还有那夜明珠粒粒成串,还有那赤金链紫璎簪,白玉环双凤錾八宝钗钏,一个个宝蕴光含,这唱诗也非常美。百听不厌。这出戏是说积得行善终有报。记得几年前我和女儿去梅兰芳大剧院看了整场戏,非常享受。</p> <p class="ql-block">还有四郎探母经典的唱段,电视上也经常有唱,我较喜欢听快板和流水板。杨四郎和公主对唱特别好听,我也是百听不厌,什么是经典。这就是经典。还有经典唱段,唐伯虎的桃花庵。这是唐寅创作于科举舞弊案后,他在苏州桃花坞建桃花庵,以表达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这也应该是我们当下应该追求的精神。我已经把这首诗背的非常熟了,没事时常用音箱听听这段经典的唱段。近期的票友大会好几场都看了,原来业余票友唱的真棒,为他们点👍。更觉得是精神享受。我想等那年生日,去拍几张穿戏服的照片,解解美,过过瘾。</p> <p class="ql-block">说起麻将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并在明朝时期基本定型。麻将牌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第一种,叶格戏起源说,明朝有一个名叫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了麻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万字,饼字,条字作为三种基础花色。</p> <p class="ql-block">第二种,江苏太仓起源说,是根据太仓的护梁牌演变而来,最初用于记录捕雀的数量,这种牌上刻有各种符号,和数字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都与捕省有关。</p><p class="ql-block">第三种说法是。郑和下西洋起源说。郑和为了消解船上将士的寂寞,思乡之苦,利用船上的材料发明了麻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步从宫廷流传到了民间,在清朝基本定型。</p> <p class="ql-block">我更愿意相信是郑和发明的麻将牌,红中代表着中原大地迎合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发)字为发财,因为他们毕竟还是经商的,钱以万为单位。饼(字)是指船上的食物,我想像应该有大饼吧。或船上最多的是装淡水的桶,利用谐音吧。而条字牌是说海里的鱼或船队编制。东南西北风自然是海上的风向。</p> <p class="ql-block">新型的娱乐工具很快给船员们带来乐趣。并很快传播开来,有一位姓麻的大将军屡战屡胜,在船上高呼跳跃,于是郑和就以麻姓命名,为麻将牌。</p> <p class="ql-block">麻将牌的玩法多种多样,变化无穷。且各地方都有各地方的打法,四川有四川的打法,广东有广东的打法,北京有北京的打法。我爱麻将趣味多,这几年打麻将也是我的文化盛宴吧。虽然它在生活中只占小小的一部分,也能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说起麻將牌,先聊一下麻将中的色子,有一首诗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就是说色子。现在的骰子有两种颜色红和黑。一点和四点为红色,其它为黑。这和唐明皇有关,还有一个小故事。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人人皆知,据说他们俩个都酷爱掷骰子游戏。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皇上与贵妃掷骰子游戏,他们俩玩的是六个骰子赌输赢。贵妃先掷出了很好的点数。轮到皇上他必须同时掷出两个四点,才能胜过贵妃或打成平手。皇上在骰子转动时,大喊双四,双四,待骰子停下来时果然出现了两个四点。皇上一看大笑道,两个四,朕赢了。唐明皇意犹未尽,对身旁的高力士说,这两个四点给联带来好运,赐它红色。高力土将所有骰子的四点都涂成朱红色,后又将四点对应一面的一点也涂成了红色,这就成了我们今天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136张牌就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好像是孙子兵法里的各种阵型,可以千变万化。一条龙,就像一字长蛇阵。世界上最漂亮的花是杠上开花,最美丽的颜色是清一色。胡法就有许多种,有七对胡,有四大对胡,有辟胡,有会胡,没会胡,豪华胡,超豪华胡,捉5万还分四六捉,7对捉等等,数不胜数,变化无穷,我就觉得他像孙子兵法里的各种阵型。有意思有乐趣也在这里。让你猜不准,特好玩。</p> <p class="ql-block">层出不穷的变化是真的段练脑子的好方法。享受这过程是一种及有乐趣的事,更消磨时光的好方法。也是一种精神刺激法。不然的话,有一些人提起玩牌,那就来了精神。平常没精神,一玩牌精神百倍。全神贯注,而且上瘾不失为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我认为也算文化消遣吧。</p> <p class="ql-block">是数字排序,老少皆宜,不分男女皆可玩。如果真的是郑和发明的,那我们今天就非常感谢郑大人了,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我爱青花瓷,好像中国英文就是瓷器China,说起瓷器,其实我从小就喜欢基于那时条件有限。再喜欢也白搭,一个字《穷》两个字没钱,饭都吃不上,其它就甭想了。今天不一样,虽然现在我仍然是穷人一族,但比过去要好很多,简单的小追求还是可以实现滴。这一点而言,俺就随了俺爹,记得小时候老爸就喜欢瓷器,偶尔买一些小瓶小罐。可能大件买不起吧。</p> <p class="ql-block">说起瓷器的发源地,主要是在浙江省。在东汉时期,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了瓷窑址和青瓷。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瓷器的诞生。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代陶瓷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官窑及私窑。如定窑、汝窑、哥窑、钧窑等等,各窑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到了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逐渐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产品。明代景德镇则进入鼎盛时期,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东汉有小仙坛青瓷,唐代有唐三彩,宋代有汝哥钧,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宣德青花瓷,成化斗彩瓷,嘉靖五彩瓷等等,中国瓷器的文化意义,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但今天不一样了,我这个穷人也可以买几件,放在家里时常看看。</p> <p class="ql-block">看这件10斤的面缸,装米面都好。茶圣陆羽的画片,我特别喜欢古代画片,看了许多直播,古代画片极少。平常也没少听,马未都先生讲瓷器的知识,但真的记不住当时特别爱听也很感兴趣。如果时间能倒回20年前的话,我可以多学习很多知识,可惜人生没有倒档。</p> <p class="ql-block">自春节没事进入抖音直播间看瓷器直播,一发不可收拾一,买了几件可心的瓷器,常听人说家里摆瓷器对于风水也好,也有平安富贵吉祥之寓意吧。在中国传统文化瓷器的材料是泥土,象征着可以汇聚生气,化解凶煞。五行中的土,又有烧制过程中的水,还必用火烧,所以瓷占三样,水火土。我又放在木头桌子上,金木水火土,所以只差金,那天买生肖金的属相,五行就聚会了。</p> <p class="ql-block">刚在网上看最早水点桃花是给毛主席做的瓷器。这件水点桃花的花瓶好看吗?放在我家的案上还可以吧。还有一只水果篮子也特好看,满身的桃子,有春的气息,秋的果实,最最最可心的是提粱上有一只蓝色的小鸟,像个小精灵,边上还有一只小鸟,非常有趣的意境。而且小鸟和小桃子是凸出来的,非常好看。提手还是褐色的,很接近树枝的颜色,工匠们真是手巧的很。中国工匠就是棒,设计出的东西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p> <p class="ql-block">还买几个精美的小罐子,准备把盐糖之类的玻璃瓶子取而代之,小罐没几块钱,看着就舒服,也很干净,而且放东西隔潮效果好。这几天晚上没事,天天看抖音瓷器直播,看着也是一种享受吧,主播里介绍也长知识,原来不知道什么叫又里红,这回明白了,啥叫又里红。也明白了啥叫开窗。如果瓷器里边有画片也珍贵。瓷器的用、赏、玩、藏,我只觉得还是以用为主,因为我们是穷人。那三样还是免了吧。看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沉醉,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都很养眼。由其是各种花瓶,高的、矮的、园的、方的、六边形,四方形,好像方的都比圆的贵。应该是方瓶不好做,还有抱月瓶,形态各异。个个有名字,还有直播专门卖花瓶。花瓶上的画片特别好看,我都看不够。个个都是精品,其中有一只清明上河图的大花瓶特好看,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但太贵了,看看得了。我只能买这种小茶罐,叫青花冰梅。也好看,我喜欢。</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大米缸,是两面开窗,缠枝莲的纹样,买回来洗干净就把大米放入,夏天会隔潮。再赏这只小小的果蓝也好看吧。不白花钱,看着就舒心。还买了这一对合合,夏天剩菜,有原装盖子也方便很多了。这个小花碗,说是手绘的。还有猪油罐,茶叶罐等等,也没舍得买很大的。总之摆着,放着,用着就是好,看着就是一种享受。</p><p class="ql-block">看着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种清新脱俗宁静的美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爱诗词美如画,提起诗词也是我的最爱。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起猜,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一起调素琴,阅金经。一起闻,梅花香自苦寒来,满架蔷薇一院香。雨过天晴一起架小船,鱼在一边,洒在一边。不是神仙,胜似神仙。</p> <p class="ql-block">有一首岳飞(满江红)至今想起来也不知是谁给我抄的一张小纸条,那是80年代。至今背的滚瓜烂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p> <p class="ql-block">读诗是一种享受,了解诗人背后的故事更是一件乐事。有的诗更有画面感。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汉汗青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嗅。</p><p class="ql-block">看,眼前来了一位活泼的少女,荡罢秋千起来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边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香汗,浸透着薄薄的罗衣。突然进来一位客人,他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就跑了出去,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走到门口又倚门回看,好像闻到了一阵青梅的香味儿。看,多么柔美的一幅画卷铺展开来。</p> <p class="ql-block">再来看这一首,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洒,一人独钓一江秋。很多人都喜欢这首诗,并且将其与柳宗元的江雪对比,这首诗是一连用了九个一字,也是一幅秋江独钓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只小船上坐着一个穿蓑衣戴斗笠的渔人,一边唱歌,一边喝酒,一边钓鱼。表达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洁情操。生活多么多么的舒心惬意。这才是高人。一读这首诗我便想起张志和带着渔童和樵青在太湖的小船上看鳜鱼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爱唐诗宋词更爱诗词后面的各种传说故事及诗词演成的成语。这两天有一档节目,讲的是成语故事的出处及用意,有许多小年青参加答题,题答的都非常的好。我在电视上也跟着答题,原来我答的也不错,给自己点赞。看这类节目也长知识且乐趣多多。听老师们讲各个成语在当时的意思。有些成语语境都变了。不知道别人爱不爱看,我是非常爱看这类节目,什么诗词大会,黄河文化大会,成语典故,还有各种名画的欣赏等等吧。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文化大餐。</p> <p class="ql-block">京剧让我沉醉,陶瓷让我迷恋,麻将给我乐趣,诗词赋与美感。这几样是我生活的精神大餐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