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薄师禹先生千古

惟善为宝

<p class="ql-block">著名书法家薄师禹老师于2025年3月3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5岁。</p> <p class="ql-block">户县书法的一个时代过去了</p><p class="ql-block">韩健畅</p><p class="ql-block"> 昨日午后有些乏,就上了床。醒转,看有信息,是菲菲发来的,一句话:“薄师禹老先生昨晚突发心梗走了”,不由吃了一惊。随即明白:户县书法的一个时代过去了。没有人可以接住薄师禹先生。</p><p class="ql-block">他之前也没接谁,他之后也没人接得住。 对户县书法来说,他是空前绝后。当然,户县是个小地方;蕞尔之域,书法又非巨擘,有没有,都似乎无关大碍。但是,毕竟,作为文化的一面,就乡邦而言,也并非可有可无。无,就是一个缺口,起码,没有了薄先生,户县就失去了门面。乡间传言,书法就是一个人的门面。体面不体面,在一个人,不止是自家的房屋,跟衣著,内里的骨子里的,是一个人笔下的字。这才是真的门面,一个人能堂皇的面对世面的矫矜的傲骨。揭开这一层隐蔽,薄先生就是户县的一个面子,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他这一去,放眼看去,没有人可以代替他。 </p><p class="ql-block">我的心里一下子沉下去,掉下去。</p><p class="ql-block">说起私谊,至少,我和薄先生有36年的交往了。这有实物印证。今天下午,我把在手边的他的字捡出来,细看落款,两幅六尺对开的他写的唐人的条幅,都是己巳。这两幅字写作的情景还记得清楚,是他在电影院后面搭的那个棚屋,一挥而就,娴雅而自如。那个时候我在县上租一间小房子住,两个条幅就贴在墙上,墙下蹲的蜂窝煤炉子,每天做饭,烟燻火燎,已经完全发黄了,似乎明清的旧缣祥光。一恍,36年了。</p><p class="ql-block">己巳,是1989年。屈指,可不整整36年了。这一年,我也刚调回户县,蜷屈一隅,而薄老师,已经获过上海朵云轩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群众书法大赛,名在奖列,是成名的书家。列公,可别小瞧这一比赛,当时列名的老字辈都是名垂书坛,而他的同龄,之后都是各省的主席副主席,各据要津。惟他,回了户县,落了藉藉。我习惯上一直当面呼他薄老师,而非生分的先生。</p><p class="ql-block">但是他的字,一直挺挺颖颖,矗在西安以西,不逊,不弱,不让,是一枝独秀。并且,随着时光流矢,愈来愈打磨得精神,汰去燥气习气,蹩去砂砾,而显出晶莹的金色。尤其是楷书,点画横竖,一招一式,皆端凝,泻着清光。写到这地步,已经足以传世,不是一个小地方的气概了。早先他的字,四五十岁时的模样,我曾给过臆说,见过报纸,至今都忘了。而今天再看之前留给我的,重新说说。</p><p class="ql-block">他的草书从魏碑出来,飞动中有雄强之力,线条无论粗茁如杵抑或细若游丝,都于饱满中尽现缭绕之美。并且他的线条在瞬间粗细倏忽转换,几乎没有转捩痕迹可寻。他的笔把这拿捏的非常到位,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这种翻腕行笔的功夫,就是在陕西也难找出第二个人。</p><p class="ql-block">他的字起手是柳诚悬,打的底子端正,所以后来几十年就一直立笔挺劲端方,即使草书也是方形的,即使在一幅字中大小有揖让,上下有吞吐,但每个字单个尺量起来都是方整的,似乎四面都带着棱角,有峥嵘之势。并且,整幅字架子都搭得大,有殿宇朗阔、毫芒普照之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都在庭堂间就一眼可见梁柱撑持、光明正大。</p><p class="ql-block">之后,他下功夫写过不短时期的段家魏。获奖的“壮志凌雲”由二等抹到三等,就是郭绍虞谢稚柳怕他只临了这四字造成的。“还有,人家嫌咱印油洇开咧,落款也有些不正。”他笑着,由衷的惬意:“油泼辣子,咱那个时候的印油是油泼辣子。”自嘲也舒泰,快意又悠哉。他去拜访暮年的岳松侪,一进门被迎面的横担的大笔惊到了;和赵敏生在赵家吃冷的剩饭,在碑林一坐一整天,一坐一整天。这都是二十来岁时候的事了。</p><p class="ql-block">我一直留心他的字,他的字的衍进变化,心里很是喜悦。也时时得到他身体健康的消息,都是熟识的友朋捎来的话。不成想,突然就得到了他寂然的报告。</p><p class="ql-block">心里当然痛,也涌出恸。但差可欣慰,他留下了很多好字。我也有他的字,可以在以后的日子,想念的时候,论起的时候,经常可以挂起来,瞻望一阵。</p><p class="ql-block">2025.3.5夜乙巳惊蛰日豐鎬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翰墨传真情</p><p class="ql-block">-﹣记书法家薄师禹</p><p class="ql-block">吉文鹏</p><p class="ql-block">在中国书坛,名家辈出,若满天星斗。古有羲之、献之、欧颜柳赵、苏蔡米黄;今有启功、沈鹏、右任、散之、俊秀等等。薄师禹就是这群星斗中放射着灿烂光芒的一颗明星。在三秦大地上,凡欣赏过他的书法作品或有幸目睹过他题写的牌匾的人,无不称赞他的书法独具风貌,挺拔有力、气韵生动、丰神潇洒。</p><p class="ql-block">薄师禹,字嘉谋,号少亭,1942年2月生于陕西省户县,黑龙江大学中文函授专科结业。现为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神州书画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户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他自幼随父薄月亭先生研习书法,先从唐楷书入手,临写《玄秘塔》、《勤礼碑》,后来又临写《九成宫》、《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铭》及其它北魏碑帖,在写得好一手北魏楷书之后,他又临习隶书碑帖《礼器碑》、《张迁碑》和行书《兰亭叙》、《圣教序》等。他勤奋好学,曾多次到著名书法家段绍嘉、赵敏生先生家中拜访,聆听教诲,并与钟明善、薛铸等书画名家交为知心朋友,经常登门求教,受益匪浅。四十年来,他笔耕砚田、墨海求索,终于结出丰硕成果。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省市及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书法》杂志、《西安晚报》等报刊经常刊登他的书法新作,其艺术传略入编多种典籍。其书法作品常被当作珍贵礼品,赠送给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法国等国际友人。2000年11月他率领西安市文化交流团应邀访问日本,其书法作品深得日本民众和收藏家的喜爱,带去的作品被抢购一空。</p><p class="ql-block">日本友人称赞薄师禹,"书韵醉九州、翰墨传真情"。</p><p class="ql-block">薄师禹老师千古!</p> 参加薄老师追悼会的各界人士 鄠邑区电影公司经理张毅致悼词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高雍君致悼词 鄠邑区书协代表祭奠 薄老师的学生代表祭奠 家族代表祭奠 鄠邑区电影公司祭奠 各界人士挽薄老先生 薄老师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