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长春看什么?所有人脱口而出的肯定是这里——伪满皇宫。是的,伪满洲国这个中国近代史上仅存续13年的傀儡政权,在长春留下了无数令国人耻辱的印记,伪满皇宫和八大部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我到长春的第一站就是前往这几个地方。</span></p> 伪满皇宫博物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轻轨3号线的终点就是伪满皇宫博物院。长春的轻轨座位太高,对于我这种短腿南方小土豆来说很不友好,我全程都是吊着双腿坐过来的,心下已很不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轻轨站的装修风格明显与皇宫趋于一致,大红的门扇,中厅大红的柱子,祥云图案的横梁,配上镜子似的地砖和吸音的吊顶,怎么看都有些别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站一看,对面就是伪满皇宫的红墙,可那红墙明显比沈阳故宫粗糙。可能是上不了台面的伪皇宫吧,正门也不是太像皇宫的大门。70元的门票不能凭警官证免费,在东三省也属另类,心里更不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门就是同德殿,溥仪及其家眷政务、娱乐、居住的临时宫殿,也是伪满皇宫最大的殿,一座米黄色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既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样式,又融入了日式古建与西方建筑的元素。从外观看,除了熟悉的庑殿顶,基本看不出中国古代皇宫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是三层的楼房,地下一层不对外开放。门厅的装饰以明黄为主,四座大型的宫灯吊在二楼天花板,点缀得整个门厅富丽堂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门厅处于整栋楼的西侧,往东走是各种功能性的房间。我感兴趣的地方就拍了张照片,整体感觉很豪华,但朱红与黄色的内饰给人一种莫名的压抑感。我一边参观一边思忖,当时的溥仪在这皇宫之内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像只木偶被人摆布,被人监视,毫无自主权,是不是连笼子里的金丝雀也比不上?国已不国,即使贵为皇帝却还是傀儡,连自由都没有。</span></p> <p class="ql-block"> (叩拜间)</p> <p class="ql-block"> (电影间)</p> <p class="ql-block"> (便见室)</p> <p class="ql-block"> (日本间)</p> <p class="ql-block"> (溥仪客厅)</p> <p class="ql-block"> (兽头滴水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个二楼的回廊全部作为展区,一个以《殿上》为名的同德殿保护修缮纪实展长期展出,介绍同德殿的修缮过程。我对这些内容更有兴趣,细细从头看到尾。原来该楼保护修缮工程获评2018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奖项,为以后类似文物保护项目的实践提供了优秀示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德殿北面有座小白楼,是当年溥仪收藏从紫禁城盗运的清宫珍藏历代古籍善本、书法名画之所,随着伪满洲国的垮台,这些国宝也随之流散,现今室内也就是布置成展览的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侧的御花园一片凋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按道理我不至于糊涂到这个地步,可我看完同德殿和小白楼就从出口出来了,西侧包括缉熙楼、勤民楼、嘉乐殿、怀远楼、跑马场、防空洞在内的一大片地方压根就没去,这是不是也说明伪满皇宫布局完全不同于中国古代皇宫,而景区的指示也不是很清晰呢?不过看不看真无所谓,这样的景点自始至终都不能给人愉悦感,只是可惜了我那70元门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面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还是没有错过的,不过展示的内容在沈阳的一些展览中基本都看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面有个地宫式新建筑,名叫博物馆之眼艺术宫,它的天窗像极了眼睛,艺术宫的名字应该就是从这里得来的,里面有些展览,我竟也毫无兴趣。</span></p> 伪满八大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谓伪满八大部,是指伪满洲国的八大统治机构,即伪满国务院及所属八个部,包括伪满军事部、伪满司法部、伪满经济部、伪满交通部、伪满兴农部、伪满文教部、伪满外交部、伪满民生部。每个机关都有独立的办公大楼,前四部都在新民大街的文化广场和新民广场之间,伪满国务院和伪满综合法衙也在附近,只有伪满民生部和外交部稍远。我在地图上标出位置后按照顺路原则一路步行寻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一个目标是伪满民生部旧址。步行导航到附近,首先遇上的却是不在八大部之列的伪满国民勤劳部旧址,伪满财政部也曾在此办公,如今是浦发银行。据说它是伪满洲国最早采用框架式结构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面开间好长的土黄色建筑就是伪满民生部旧址,现在的吉林石化设计研究院,已经破旧得不行,亟待修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前往伪满文教部的途中偶遇解放军十六野战军军部旧址,不知现在做何用。这栋楼所在的路口,另外两侧都是同样风格的红墙碧瓦中式建筑,没有走过去细看,不知其前身是什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到伪满文教部旧址,发现是东北师大附小的校园,举目四望都不见老建筑。向门口保安打听,才知老建筑已全部拆除,现在只剩旧址的牌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失望地继续寻找下一家:伪满兴农部旧址。导航提示很近,绕着附小围墙转过去是附小正门,与附小崭新的校舍并列的就是伪满兴农部旧址,如今的东北师大附中,与伪满文教部旧址同样的处境:被拆重建。我只好拍下今天的附小、附中,怏怏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一个见到的是伪满综合法衙旧址,并不在八大部之列,是当时检察院、法院等最高司法机关的聚集地,如今是解放军九六四医院。这是我今天见到的最漂亮的伪满时期建筑,正中塔式楼顶,紫红琉摘瓦,外墙用御啡色薄砖贴面,设计独特,外墙采用圆角曲线型,圆润的线条看上去像个巨大的城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下来来到了旧址最密集的区域:新民大街。第一眼见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春十大建筑之一”,昔日的省图书馆,如今的省文化旅游厅,青松掩映间,红墙碧瓦,显得十分古朴典雅,连门口的路灯都那么美,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更早的伪满时期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旅厅对面就是伪满交通部旧址,现在是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这建筑造型生动,外墙使用琉璃装饰,细节精致,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异域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然后是伪满司法部旧址,现在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中间三层塔楼,绿色琉璃瓦覆顶,具有明显的日本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司法部对面是伪满经济部旧址,现在的吉大三院血管病诊疗中心。这栋楼整体呈长方形,顶覆深色琉璃瓦,少有装饰,显得比较朴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再往前一点就是伪满国务院和伪满军事部旧址,可我鬼使神差上了公交,前去寻找离得远的伪满外交部旧址。下车看到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建筑时,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问门卫,得到肯定的答复,而且有旧址牌为证。门卫人很好,或者是我这样的背包客见多了,他告诉我,红砖部分都是老建筑,好好拍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回到伪满军事部旧址时,已是夕阳西下,因为逆光,悬挂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的牌子已经有些昏暗,体量庞大的建筑却辨识度很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面沐浴在夕阳下的建筑就是伪满国务院旧址,现在的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这是伪满八大部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仿照同时期的日本国会大厦,呈川字形,塔式屋顶,烟色琉璃瓦,外墙以咖色瓷砖贴面,给人以返璞归真的质朴美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远远一栋绿色琉璃瓦覆顶的建筑应该也是古建,我已经没有力气走过去,就拉近镜头拍了下来,问一位过路的女孩,她告诉我那是吉林大学艺术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天的跋涉在夜色来临前结束。回顾所看过的建筑,风格各异,如今都成了风景,可在当年,它们的建造可都是日本人说了算的,国人没有任何话语权,只有被迫卖苦力的命。长春还有很多伪满时期的建筑散落各处,以后有机会再谋面吧。</span></p> 后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两个半天的时间,我走过了伪满皇宫的金碧辉煌,见证了八大部建筑群的殖民烙印,溥仪的一生、伪满的建筑,都映照出二十世纪特定时代中国的巨变与耻辱。穹顶下回响着傀儡政权的跫音,新古典立柱撑起的历史裂缝里窥见的是民族最疼痛的印记。我抬头望向深邃的蓝天,鲜艳的旗帜迎风飘扬,白鸽正掠过长春天际线——那些未愈合的伤疤,已然成为镜鉴未来的浮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