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为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遂,成]。庖人调和而不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王伯原作伯王,下同)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p> <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上天覆盖万物不偏私,大地承載万物不偏私,日月照耀万物不偏私,四季的交替不偏私。它们都按其属性运行,而使万物得以成长。厨师烹调食物而不敢私自偷吃,就可以让他胜任这个职位。如果厨师烹调食物而偷吃,那就不适合让他当厨师了。称王称霸之君也是这样,诛除残暴但不谋私,分封土地给天下的贤者,所以オ可以称王称霸。如果作为霸主的君主诛除残暴只是为了利己,那也就不可以称王称霸了。</p> <p class="ql-block">【随想】</p><p class="ql-block">研读这段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字,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代智者进行一场关于治世与为人的对话。其以自然现象和生活事例为引,层层递进地阐述了无私、贤德以及顺应人心在治理国家与个人修为中的重要意义,令人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文中开篇以天地、日月、四时的无私,揭示了大自然滋养万物、一视同仁的伟大德行,为后文论述君王之道埋下伏笔。正如庖人(厨师)调和食物却不私自享用,才能履行好庖人的职责,君王若想成就王霸之业,就应诛暴而不谋私利,将天下封赏给贤能之人。这清晰地表明,为公为民、摒弃私欲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石。历史上,那些贤明的君主,以天下苍生为念,广纳贤才,轻徭薄赋,不贪图个人享受,开创了广为流传,念念不忘的盛世局面,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正是对这种无私王道的生动诠释。而反观一些昏庸无道、自私自利的君主,为满足一己私欲横征暴敛,最终导致民不聊生、国破家亡,从反面印证了私欲对王道的侵蚀。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未尝不是。一个君主如此,一方管理者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文/驾行天下</p><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三月八日于北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