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 前景无限

淡泊人生

<div><br></div><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昵 称 淡 泊 人 生</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美篇号 42893537</span></div></h5><div><br></div> <div><br></div> 早就听说南昌大学校园景色优美,是一座闻名国内外的百年高等学府。这次游览江西,虽然行程上没有安排参观南昌大学,但我特地改签火车票,准备去南大一游。<br> 2024年11月7日,我踏着晨风,迎着朝阳,乘车来到了南昌市青山湖区的南昌大学主校区—前湖校区。<br><div><br></div> <div><br></div><div> 上午7点30分,我来到了南大前湖校区南端正校门。南大校门很有特色,呈半弧形状,一半是红色,一半是白色,校门上方镌刻着赵朴初题写的“南昌大学”四字,雄健有力。整个大门色彩分明,大气恢弘,是前湖校区的标志性景点。 “赣江之畔南昌城,大学正门气势雄。”诗句是对南大校门的高度赞美。</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校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塑,名曰“和平女神,”是中国著名艺术家、南昌大学教授遥远(文元衍)先生创作。女神身着古典服装,两手侧平举,手托和平鸽,面含微笑,目视前方,传递着和平、友谊和进步的美好愿望,从侧面展示了南大“厚德泽人”办学特色和师生的精神风貌。</div><div><br></div> <div><br></div><div> 穿过校门是面积开阔的树人广场,风光旖旎,环境优美。广场中央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雕塑、校训石与周围的绿化带,相应成趣,彰显了“树人”主题,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树人广场北侧是校训碑,红色的条石上的“格物致新、厚德泽人”八字校训,在朝阳辉映下,闪闪发光。“格物致新”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 鼓励学生探求真知,创新发展;“厚德泽人”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德才兼备,从而达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目的。南大良好的校风,不禁让人肃然起敬。</div><div><br></div> <div><br></div><div> 位于树人广场左侧的图书馆高耸入云,知识之梯指苍穹。这里藏书丰富,学术氛围浓厚,是学生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我彷佛看到学子们埋头阅读、在书的海洋任遨游的身影,或三五成群围坐一起探讨,在知识殿堂里求知的情景。</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南昌大学正气广场是一个圆形下沉式广场,可容纳一万人聚会,是南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正气广场与龙腾湖相邻,湖面与广场交接处,有一座中华正气龙雕塑,两条巨龙相视而立,似有腾飞之势,活灵活现,有诗赞曰:“寻常陌上花似锦。卧龙岗有龙飞腾。”<br> 雕塑基座上刻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正气歌》,正如苏辙所言:“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可以想象得出,南大师生常在这里举行聚会、庆典等活动那种激昂的场景,师生们高唱《正气歌》,激扬文字舞,书写正气篇,共筑正气梦。<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白帆体育场位于南大校园东侧,远远望去,场馆顶棚宛如一片片洁白的风帆,似大鹏展翅正在蓝天白云中翱翔。近前一看,白帆体育场馆正面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标语,赫然在目,彰显了南大师生运动理念和生活价值观。</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因有一个名为“前湖”的湖泊而得名,除了前湖外,还有龙腾湖、润溪湖、双枫湖等多个天然湖泊。所以,前湖校区自然景观优美,湖水清澈,树木葱茏,是个潜心读书研究的好地方。<br> 离开白帆体育场,我来到附近的润溪湖畔,这里湖面开阔,碧波荡漾,植被丰富,空气新鲜。岸边的长椅上,有学生静思阅读,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据介绍,如果阴雨天前来观湖,或许能看到“翁公立于竹筏上,宛如人在画中游”的场景,恰似一幅“筏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山水画,意境深远。<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南大前湖校区有多栋教学楼,分布在校区内各个区域,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是师生们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教学楼外,春风化雨润无声;教学楼内,智慧之光放异彩。学子求索进取锐,教授辛勤育英才。</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南昌大学捐赠荣誉景观长廊,是为了感谢对学校发展和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海内外校友。这些无私捐赠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厚德、博学、笃行”南大办学精神,每一笔资金凝聚校友情,每一块奖牌激励后来人。</div><div><br></div> <div><br></div><div> 漫步在南大前湖校区内,您会发现有很多以著名校友和杰出人物命名的道路,被称之为“名人路”。如抱石路,就是用我国现代画家傅抱石命名的;霁光路,用“国立”南昌大学教授谷霁光命名的;寅恪中路,用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学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寅恪先生命名的。路牌的另一面展示了这些名人的生平事迹。</div><div>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走在名人路上,学子们无形受到这些名人和校友事迹的感染和激励。</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名人路沿途设立了不少名人雕塑,是南大另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些雕塑既有古代先贤,如孔子、朱熹,又有现代名人,如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胡先骕,优秀教师石秋杰等。师生们身处这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倍感名人们的力量和智慧,自觉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不待扬鞭自奋蹄 驰骋千里何足奇!“</div><div><br></div> <div><br></div><div> 南大人匠心独具,精心打造校园,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棵树木“启智”,铸就了“爱国、自强、创新、唯实”的优良校风。习总书记曾两次视察南大,殷切寄语“南昌大学,前景无限。”鼓舞南大师生薪火相传,勇攀高峰。</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niauos?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2893537" target="_blank">千年古刹 闽南佛国</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