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黄方波

<p class="ql-block">主题曲:踏春行</p> <p class="ql-block">上幅乡村民居照片和下幅稻田艺术画中,乡村风光尽收眼底,山峦起伏,农田广袤,传统建筑点缀其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宁静与祥和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美好与质朴。这正是乡村振兴所追求的美好画卷,让乡村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充满活力的发展前景。</p> <p class="ql-block">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除了强调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以及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的一号文件“改革信息”更为浓厚,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永嘉县的乡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村庄都在努力描绘着属于自己的美丽画卷。<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面选编永嘉县几个乡村振兴样板村,供美友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岭下村(乌牛早茶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进入新时代,永嘉县乌牛街道岭下村面貌美如画。这里三面环山,绿树成荫,名茶飘香,溪水涓流,新房林立,道路宽广,工业园区,环境整洁。据《永嘉县农业志》等有关文献记载,唐代乌牛一带就有种茶。清末民初,岭下就办有3家茶叶加工厂,茶叶销售温州、上海等地,因此得名“乌牛早茶第一村”。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并利用乌牛早茶制作龙井扁形茶畅销各地,经济效益倍增。目前全村茶园面积近2000亩,年产值达500万左右,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制作的乌牛早名茶色泽绿翠光润,香气浓郁持久,属茶中之珍品,销往全国各地,种茶是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村民们创作了村歌《岭下,我可爱的家》,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前几年,岭下村举行一场精彩的村歌演唱活动,舞台上的演员穿着传统服装,欢快地舞蹈着,大屏幕背景上播放着岭下村的美丽景色。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乡村振兴成果的展示。如村歌《岭下,我可爱的家》所唱的那样,“美丽村庄真让人牵挂,幸福的乐章把我融化。”村歌唱出了岭下村的新风貌,更唱出了对未来岭下村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东坦头村是我的家乡,也是永嘉县规模种植乌牛早茶树的村庄之一。2019年并入马岙村后,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至2023年,全村有乌牛早茶2000多亩,其中集体茶场3个,源头乌牛早茶基地约1400亩,零星茶园约400亩。走进马岙村“乌牛早茶”源头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彩色游步道、生态停车场、廊亭等硬件设施与绿色的茶园相得益彰。通过生态标准茶园的建设,马岙村初步实现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和栽培科学化。同时马岙村还进行整治,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这里的人们在茶园中辛勤劳作,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也充滿着对未来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马岙村(生态茶园)</p> <p class="ql-block">源头村处于楠溪江的源头岩坦溪畔,是古航道的源头。源头村居于深山,过去这里的村民生活贫困,环境“脏乱差”。2017年,源头村乡贤陈小静在外经商,回乡后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总支)书记。几年来,她组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首先抓治理脏乱差,改变村庄环境。其次恢复舴艋舟运输,发展旅游业。三是发展特色餐饮业。如今的源头村,旧貌换新颜,是一个集风景、人文于一体的省3A级风景区和新的网红村。凡是来过这里的人都赞不绝口,认为这里景美境幽,诗情画意,展示着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源头村(舴艋舟)</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镬炉,门前是参差的栏棚,门后是乱放的杂物,路上是散养的家禽,是个“脏乱差”村。2022年初开始,在振兴乡村建设中,村两委和村民进行环境整治,村域面貌发生蝶变。村内还种植向日葵,开花季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村文化礼堂内装饰的墙画和摆放图书,飘逸浓浓书香。如今漫步镬炉村,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映入眼帘,白墙黑瓦,宽阔路道,房前屋后,鲜花盛开,每家每户都拥有美丽的庭院,环境更整洁,是个美丽的村庄。村民们走在整洁的道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笑容是对乡村振兴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镬炉村(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林坑古村历史悠久,颇具特色,闻名各地。近几年,林坑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更加优美,农业连年喜获丰收。通过晒秋活动,既为古村增添丰收的喜悦,又促进旅游业发展。每年晒秋活动期间,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林坑村口的路旁停满车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林坑秋收场景及游客体验活动,让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林坑村(晒秋)</p> <p class="ql-block">苍坡建于宋代,是楠溪江畔古村落之一。村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构建理念源自文房四宝。苍坡自然环境优雅,村西有一山峰,形似笔架山。2019年至2021年,村里请有关单位规划、设计,引进3D彩色稻田艺术画,并投资建造一个耕读文化观景台,引来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苍坡村(稻田艺术画)</p> <p class="ql-block">瓯窑小镇位于温州市永嘉县三江街道坦头村(原名)。据县文物部门考古发现,这里有两个唐五代瓯窑址,1983年被列为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坦头村通过大拆大整,建设美丽乡村。村内路道两旁颇具特色的农家小屋门口,悬挂着瓯瓷学院、金墨轩、泉客、巨农茶院、林秀阁、仁瓷堂、紫悦轩等文创工作室的牌子。游客入内参观欣赏,可感受瓯窑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古今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坦头村(瓯窑小镇)</p> <p class="ql-block">位于永嘉县楠溪江三角岩边的霞川村,过去称霞渡潭,是明代首辅黄淮裔孙居住地。20年前,黄淮后裔黄永德, 在村外滩涂上征地投资打造百草园,栽培梅花、盆景花木和经营餐饮业。近几年他借助名人宣传效应,以百草园为平台,宣传弘扬黄淮文化,打造黄淮诗词书法碑廊、书画长廊等特色文化项目,传承瓯越历史,宣传文化名人。百草园的打造带来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村民受益致富。</p> <p class="ql-block">霞川村(百草园)</p> <p class="ql-block">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是:农业优先,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宜居宜业。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目的是夯实乡村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永嘉县的乡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每一个村庄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