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氏家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二伯父沈文蔚牧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先父沈文敏先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文敏夫妇和子女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姨夫沈子高主教</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表兄沈以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青年时期的沈牧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牧师在国际礼拜堂主持礼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承恩牧师生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秦牧</p><p class="ql-block"> 中国基督教协会前副会长沈承恩牧师,于2017年10月20日下午3时30分,在上海安然离世,享年86岁。沈牧师一生奉献于上帝与祖国,其精神永存人间。 </p><p class="ql-block"> 沈承恩,祖籍江苏吴县,1931年12月7日出生于上海基督教世家,其父沈文敏先生曾任中华圣公会上海圣保罗堂董事,其二伯父沈文蔚是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华东年议会牧师,曾在奉贤庄行真光堂传道。其姨夫是中华圣公会陕西教区沈子高主教,表兄即沈以藩主教。</p><p class="ql-block"> 自1949年起,他先后求学于圣约翰大学与同济大学,1956年毕业于金陵协和神学院研究科。此后,他历任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干事、上海徐汇区基督教联合礼拜传道,并于1960年在国际礼拜堂被按立为牧师。历经“文革”洗礼,他仍矢志不渝,后于1979年起任教于上海钟表工业公司职工大学。 </p><p class="ql-block"> 自1980年起,沈牧师先后担任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天风》主编、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兼《天风》主编、上海国际礼拜堂主任牧师及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等职。他始终秉持爱国爱教理念,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政议政,为新时期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沈牧师致力于研究中国教会近代历史,撰写多篇力作,如《刍议殖民主义神学》、《传教士与鸦片战争》等,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基督教侵略中国的罪行,彰显中国教会独立自主自办道路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他担任《天风》主编22载,以健康神学思想引导信徒,宣传国家宗教政策,传递教会资讯,深受信徒敬仰。</p><p class="ql-block"> 沈牧师热爱并奉献于教会生活,自上世纪50年代起便立定心志侍奉上帝。他讲道逻辑清晰,深受信徒喜爱。即便退休后,他仍关心教会成长,坚持为《天风》撰稿,以文字牧养信徒。同时,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捐款支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p><p class="ql-block"> 沈牧师待人亲切,善于倾听,坚持原则,是非分明。他工作勤奋,细致踏实,为人谦虚,深受同工及信徒爱戴。</p><p class="ql-block"> 沈承恩牧师一生蒙恩,其佳美脚踪将永载史册。我们为基督教失去这样一位杰出牧者而深感悲痛,但更愿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坚持爱国爱教,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以纪念沈牧师的不朽功绩。</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承恩牧师和夫人林维慈牧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金婚感恩纪念</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金陵校友聚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牧师在办公室,摄于1986.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左:沈承恩,中:尹襄,右:曹圣洁。建国初期参加基督教会国会议摄于天安门前。</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复堂初期的上海教会青年同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纪念沈以藩主教、彭圣佣牧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安息十周年追思礼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左:徐明涵长老、中:沈承恩牧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右:华耀增牧师(摄于国际礼拜堂)</b></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与同工们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参与按牧典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左二:沈承恩牧师,右二:赵誌恩牧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祝福新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沈牧师在国际礼拜堂为学生翁碧玲证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友好往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1993年大陆教会首访台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左二:汪维藩牧师,右一:沈承恩牧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在周联华牧师家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周联华牧师在上海国际礼拜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笔者赠送给沈牧师八十岁生日的镜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牧师给笔者邀请函</b></p> <p class="ql-block">笔者与沈牧师夫妇等摄于沐恩堂主日崇拜后</p> <p class="ql-block"> 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副会长、《天风》主编(1980.3—2002.5)沈承恩牧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0月20日下午3点30分在上海蒙召归天,享年86岁。2017年11月2日下午1时30分,沈承恩牧师的追思礼拜在上海国际礼拜堂举行。基督教全国两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上海市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和各区基督教两会同工同道,上海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干部等300余人参加了追思礼拜。追思礼拜由中国基督教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沈学彬牧师主持。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谢炳国牧师证道,宣告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勉励会众及安慰沈牧师的家人,并分享沈牧师在国际礼拜堂忠心侍奉的见证。沈承恩牧师一生奉献为主,坚持爱国爱教,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呕心沥血。他信仰虔诚,忠心侍奉教会,热心社会活动;为中国基督教两会《天风》杂志及文字出版事工做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会长曹圣洁牧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谢炳国牧师,基督教全国两会退休同工欧恩临长老,基督教全国两会原出版部主任包智敏牧师,上海基督教国际礼拜堂义工颜志渊弟兄分别缅怀了与沈承恩牧师在一起学习、侍奉的岁月,为沈承恩牧师的佳美脚踪感谢上帝,也为中国基督教会失去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牧者而深感悲痛。</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曹圣洁牧师:</b></p><p class="ql-block">我与沈牧师是同龄人,是六十年的老同工。如果我没有记错,联合礼拜后,“文革”以前,上海只有他一个人被按立为牧师,在当时的困难情况下,有人称他是“末代牧师”。但他信仰坚定,上世纪80年代基督教恢复活动以后,他第一批回到教会工作,《天风》复刊后的第一期就是由他编辑的,他担任《天风》主编达二十多年,同时他还在主日积极参与国际礼拜堂的侍奉,直到晚年退休。从这个简单的回顾,可以肯定他是坚守了终身奉献的誓愿他平时话语不多,但是思想活跃而且深刻,特别是对于中国基督教应该走独立自主的路,有独特的见解。对于中国基督教过去被殖民主义利用,被外国差会控制的历史事实,沈牧师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自己去研究历史,发掘材料,因此他不但自己对于三自爱国的道路信念坚定,而且能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为基督教的中国化做出了贡献。沈牧师的思考,无论是在三自理论方面,还是神学思想方面,都是从信徒的思想实际出发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怀念沈承恩牧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秦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沈承恩牧师是华东神学院兼职教师,他给我们上过《中国基督教史》、《基督教英语》。我知道了中国第一个基督徒叫梁发,英语圣餐饼叫“wafer”上海话“华夫”。沈牧师为人沉稳又不乏幽默。</p><p class="ql-block"> 1993年7月6日还为翁碧玲同学主持婚礼,沈牧师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在沈牧师弥留之际,笔者前往医院探望,正巧遇到国际堂张爱理牧师和龚博牧师也在探望,我们恳切祈在沈牧师弥留之际,笔者前往医院探望,正巧遇到国际堂张爱理牧师和龚博牧师也在探望,我们恳切祈</p><p class="ql-block">祷上帝使他的仆人安然离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沈牧师追思礼拜上笔者祈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