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记游(39)《神韵甘肃》之六:——古都武威

老生常谈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8日下午,按行程我们要从金塔返回兰州。由于前两次到甘肃时末到武威,便决定中途下车赴武威游览。</p><p class="ql-block">大巴车行至高速公路武威口,我们4人便下了车,然后乘出租车直接赶到武威市凉州区文庙街天舒宾馆入住。</p> <p class="ql-block">按排好住宿,我们便在宾馆附近溜达。</p> <p class="ql-block">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面积33238平方公里,辖1区3县,人口186万。它就像一颗镶嵌在河西走廊的璀璨明珠,散发着古老而又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武威市只有凉州一个市辖区,因其是五凉古都,因而有着千百年的文明传承,其历史底蕴深厚而又凝重。且这里又是铜奔马的出土地,因而广场上不乏“醉美凉都、天马故乡”的宣传口号。</p> <p class="ql-block">我们所住的天舒宾馆前面就是一个广场,广场的一侧是“武威西夏博物馆”,它是全国两个展示西夏文物的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西夏碑”,但我们走到博物馆门口时就到了关门的时间,末能进去参观,实属遗憾。</p> <p class="ql-block">武威西夏博物馆的旁边就是武威文庙,它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桂籍殿、山门、崇圣祠、大成殿、戟门、棂星门、壮元桥、泮池、尊经阁等。</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从布局上分为三组,东为文昌宫,中为孔庙,西为凉州府学,它们均对称的坐落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保持着原始院落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到这里时,更是过了下班时间,值班的老大爷听说我们是从山东来的,破例让我们在里面走了一圈。因为国内的孔庙走了不少,如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建水文庙、泉州孔庙,还有潮州、大理、吉林等地的文庙等,其建筑风格、规制和功能都大同小异。</p> <p class="ql-block">武威文庙占地面积15300平方千米,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明清时期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过棂星门,经孔子像,拜大成殿,感受到的滿是深厚的历史气息,听说武威也是孔子讲学到过的最远的地方,更增添了对老夫子的崇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武威西夏博物馆的另一侧是一家文物商店,在这里,我终于在其出土地看到了“马踏飞燕”,虽是复制品,但仍难掩内心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转着转着,天黑了下来,我们便去宾馆旁边的夜市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这家冠名为明清街的夜市规模很大,特色小吃除了面类,还有凉皮、羊肉垫卷子、“三套车”等。我们在这里吃了一碗羊肉面,便回宾馆休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即2024年10月19日,我们4人包了一辆出租车,开始了武威市区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来到了武威的南城门,城门的南面城楼上有“凉州”二字,昭示着这里曾是六朝古都(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西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城门另一面的城楼上刻有“昭武门”三个大字,因此南城门又叫“昭武门”。此城门始建于隋朝,眀朝重修,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古朴雄伟。据介绍,每当天气晴朗无风的夜晚登上城楼,就可听到如细雨在瓦上淋漓的声音,故有“夜雨打瓦”之称,为凉州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城楼虽在,城墙却荡然无存了。</p> <p class="ql-block">经过大云寺的钟楼,我们上去转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寺外的院墙也很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宣传语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前去雷台景区游览,雷台景区门票50元一张,60岁以上老人半价优惠。</p> <p class="ql-block">雷台景区现已辟为一处公园。</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古树参天,湖泊荡漾……</p> <p class="ql-block">雷台是一处高8.5米,南北长108米,东西宽60米的夯筑土台,至于这座土台什么时候修建的,至今谁也说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雷台上面有一“道观”供奉道教神仙“雷祖”,因此,此道观名为“雷台观”。</p> <p class="ql-block">雷台观里的建筑物都与雷祖有关。</p> <p class="ql-block">据说,此道观的始建年代也无确切记载,只知道它是明代天顺年间(1457一1464年)因武威连年冰雹,当时的明朝英宗皇帝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敕赐重新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道观的雷祖殿里供奉着雷祖的塑像,此大殿更新,是两度被毁后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新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雷台下面就是1969年9月发现的东汉晚期的一座墓室——“雷台汉墓”,该墓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大型砖石墓葬,由1号墓和2号墓组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参观的是一号墓。</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的规格较高。</p> <p class="ql-block">一号墓的墓室为砖砌,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部分组成。墓道长40多米,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室,墓葬虽经盗掘,但遗存尚多,共出土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三万余枚。</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墓室看到的是复制的那匹铜奔马及部分铜车马仪仗俑,而真正的文物早已放至甘肃省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二号墓是1996年3月20日发现的,它在一号墓的北侧,全长50.04米。由于盗掘严重,此墓仅出土了一些铜器和陶器的残片。我们猫着腰在里面走了一个来回,便转到了墓室的南面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列队排列着复制的铜奔马仪仗俑,是那样威风凛凛、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前面的铜奔马更是以其飞扬的姿态,展现着古代艺术的高超技艺和无尽想象。</p> <p class="ql-block">武威汉墓出土的铜奔马长45厘米,宽10厘米,通高24.5厘米,重7.3千克。铜奔马以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的姿态展现,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展现了极高的铸造技艺和力学平衡原理。</p><p class="ql-block">1971年9月,著名考古学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在陪同柬埔寨政府首相宾努亲王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发现了这一铜奔马,称其为“马踏飞燕”,这一铜奔马便有了正式名称。此后,这一文物在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陈毅的倡导下,到美、法、日、英、荷、加、墨等14个国家展出,引起了极大轰动(当然,这件文物现在已是严禁出境的国宝之一了)。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并出现在所有的旅游城市和A级景区里。</p> <p class="ql-block">1985年,“马踏飞燕”被武威市定为这座城市的城标,现在我们在武威市的显要位置,都会看到它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离开雷台景区,我们前往海藏寺参观。</p> <p class="ql-block">海藏寺就在武威公园的一角,穿过公园就可以到达。但司机师傅怕我们走太远的路,执意开车把我们送到公园门口,让我们非常感动。</p> <p class="ql-block">海藏寺又称清华禅寺,占地面积13460平方米,始建于东晋太兴四年(公元321年),是凉州乃至西北最有影响的佛教活动场所,被誉为“西北梵宫之冠”,也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海藏寺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最前面的是一座木牌楼,形制为四柱三间,灰瓦歇山顶,屋面正脊两端施以吻兽,檐下斗拱出挑十一踩,正中明间檐板上书有“海藏禅林”四个大字,由于年代久远加之为彩绘走马板书,字迹看得不十分清楚。</p> <p class="ql-block">进山门后有两座大殿,前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有围廊,重檐歇山顶,雄伟庄严,巨大的香炉上有着海藏寺的标示。</p> <p class="ql-block">寺内还有一口古鐘,估计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再往后走有转角楼、灵均台、天王殿、无量殿等。</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它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椽,副阶周匝,重檐歇山顶,通高12.23米,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及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后面是三圣殿和其他建筑,其格局和其他寺庙建筑类同,建筑的外墙全部被涂为红色,显得非常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离开海藏寺,我们到鸠摩罗什寺参观。</p> <p class="ql-block">过去我对鸠摩罗什一无所知,去过新疆之后才知道他是东晋16国时期时的后秦高僧,是中国汉传佛教的四大佛经翻释家之一。在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前面,我看到过他的雕像,没想到在甘肃的武威竟有一座专门的鸠摩罗什寺。</p> <p class="ql-block">  鸠摩罗什寺始建于后凉时期,是当时的后凉皇帝吕光为弘扬佛法、安顿鸠摩罗什的身心,招募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而修建的,鸠摩罗什的舌舍利就被安放在寺内的塔下。此寺从始建到现在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它既是武威的一处宗教场所,也是研究五凉文化、汉佛教和西域佛教的珍贵遗存和旅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来,鸠摩罗什寺经过历代的改扩建,达到了一定的规模。1927年的武威大地震,使寺内的大部分建筑被毁,1934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拨款重修了此寺,1956年被占用,1998年被腾空重修后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寺的主要建筑有鸠摩罗什塔、大雄宝殿、观音殿、大经堂和罗什法师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鸠摩罗什图书馆、佛教文物展室、佛教书画展室、客堂、云水堂等。</p> <p class="ql-block">更让人暖心的是,在倒影井的亭子旁边,还放有热牛奶桶和一次性杯子,使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深受感动。</p> <p class="ql-block">由于还要赶火车去宁夏中卫,我们匆匆结束了武威的游程,仅这一两天的时间,我又对这座“五凉古都”有了全新的认识。“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是天水”,如果你来甘肃旅游,请千万别错过这几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8一19日于甘肃武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