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悠悠之1987(下)——厂长助理是风油精

济南农民夜深沉

  (2016-02-23 09:56:29) <p class="ql-block">       往事悠悠之1987(14)8月里不仅仅是下暴雨</p> <p class="ql-block">       八月的济南正是酷暑,然而文化生活依然丰富多采。正好大姨姐白晶珠那时也在济南,我这个新戏迷陪着她看了山东省京剧团的多场演出。由于她是专业京剧演员,看戏就是看门道了,也给我上扫盲课,使得我迅速升级为痴迷级别的戏迷,后来喜欢上火丁也与那时的学习不无关系啊!</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个夏天看的戏有《状元媒》、《坐宫》等,最精彩的是方荣翔的《锁五龙》(上图右)。方大哥的戏那时看了许多,过瘾!只可惜他去世的太早啦!</p> <p class="ql-block">       再就是战友张继祥勇斗歹徒,现在时兴的叫法应该是见义勇为吧。济南日报还给登了个豆腐块,报道他的英雄事迹。这小子一直梦想当警察,但是始终不能够如愿,可惜材料了。</p> <p class="ql-block">       说说单位上的事情吧。</p> <p class="ql-block">       八月下旬的一天,在厂里接待了山东省劳动局计划处的马、李二位处长,省丝绸公司劳资处周庆阁处长和陈晓平科长陪同。他们来是为了我们申请招工指标和集体转国营的事情,前者招工的事情后面再说,先说说转国营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济南丝绸厂的前身是济南织袜二厂,性质是大集体——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些区别了,而1978年挂牌成立济南丝绸厂后,企业性质成为国营,而且是所谓大国营!此前进厂的职工身份为集体,之后入厂的职工就是国营了,这样的情形在劳动管理的专业术语上叫做“混岗”。</p> <p class="ql-block">         可别小瞧了这件事情,那时的国营和集体有许多的区别,不光是体现在调动上,还有工资待遇也不一样,因此,人们都十分的看重身份,连找对象都喜欢找国营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单位一直在努力争取办理“集体转国营”,可是,这样的事情那时一是有指标限制,二是有许多关联问题,比如企业干部的身份怎么认可(转后)。最关键的是要上级同意!我就是那时知道办大事是要请客送礼的,呜呼!</p> <p class="ql-block">         这个事情最终还是在1990年得到解决!但是遗憾的是它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利益,因为解决问题的时候已经是市场经济初期,工资、调动都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了。而用工也开始以劳动合同制为新的主体,国家干部也被后来的公务员取代,企业干部就更不值钱了。再后来,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这些老国营企业基本上全都走上了破产的道路,区别只是“政策性破产”还是“依法破产”而已。早知后来,何必当初啊!</p> <p class="ql-block">        不说了,伤心啊!郁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