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秘鲁🇵🇪是我去过的第50个国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口为 3384.56万(2023年),国土面积为 128.52万平方公里。</span>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少数人会讲英语。秘鲁货币为索尔。但当地实行美元通用制:各地均通用索尔和美元2种货币,可直接用美元结帐。(美元汇率:1美元约合3.54索尔)。气候早晚温差较大,常年雨水较少,与中国时差13小时。</p><p class="ql-block">秘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纳斯卡线条、库斯科古城等著名遗址。秘鲁的文化融合了原住民、西班牙和非洲等多种元素,体现在语言、宗教、音乐和美食中。</p> <p class="ql-block">2月10日从巴西圣保罗经过5小时的飞行深夜抵达秘鲁首都利马(这是本次南美行的第3次飞行)。</p><p class="ql-block">利马是秘鲁的首都,同时是最大的港口,面积2672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位于秘鲁西部的利马濒临太平洋,终年少雨,是世界有名的“无雨城”。1535年利马被西班牙人选为秘鲁的首都。在大部分殖民地时期,利马始终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政治和商业权力中心。</p><p class="ql-block">入住位于使馆区的Dazzler by Wyndham Lima San Isidro酒店</p> <p class="ql-block">酒店门面不大,但房间温馨惬意。早餐沙拉、糕点及各种水果饮品可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月11日上午,我们前往爱情公园(Parque del Amor)游览。这座公园是利马著名的景点之一,坐落在太平洋海岸的悬崖上,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span></p><p class="ql-block">爱情公园于1993年2月14日(情人节)正式开放,由著名秘鲁建筑师和雕塑家维克多·德尔芬(Víctor Delfín)设计。公园的设计灵感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高迪公园,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p><p class="ql-block">该公园三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1. 中央雕塑:一座名为“El Beso”(吻)的大型雕塑,描绘了一对恋人深情拥吻的场景,象征着爱情与浪漫。</p> <p class="ql-block">2. 马赛克装饰:图案中融入了爱情主题的诗句和文字,增添了浪漫氛围。</p> <p class="ql-block">3. 壮丽海景:游客可以俯瞰太平洋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着滨海漫步,可以看到黄色建筑和米色公寓楼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为城市增添了几分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乘车游览利马市区,外观高等法院、喜来登酒店等。</p> <p class="ql-block">游览【圣马丁将军广场】</p><p class="ql-block">秘鲁是美洲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有人类定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斯卡文明(</span>约公元前100年-公元700年):以纳斯卡线条闻名,这些巨大的地面图案至今仍是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印加帝国(约公元1200年-1533年):印加帝国是南美洲最大的古代帝国,首都库斯科(Cusco)是其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印加人以其精湛的石工技术、道路系统和农业工程(如梯田)闻名。帝国在15世纪末达到鼎盛,疆域覆盖今天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 Pizarro)率领军队入侵印加帝国,俘虏了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Atahualpa),并于1533年灭亡了印加帝国。</p><p class="ql-block">在何塞·德·圣马丁(José de San Martín)和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等南美独立运动领袖的领导下,秘鲁于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结束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p><p class="ql-block">秘鲁利马的圣马丁广场(Plaza San Martín de Lima)是利马市中心最重要的广场之一,建于1921年,以纪念南美独立英雄何塞·德·圣马丁(José de San Martín)。</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何塞·德·圣马丁的骑马雕像,由西班牙雕塑家Mariano Benlliure创作,象征着自由和独立。</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有许多新古典主义和殖民时期风格的建筑和商业区,如玻利瓦尔大酒店(Gran Hotel Bolívar)和哥伦布剧院(Teatro Colón)等。</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将军广场靠近武器广场,是利马市中心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连接多条重要街道。</p> <p class="ql-block">步行团结街,过去为富人街。男人要穿礼服,女士要穿裙子方可进入。</p> <p class="ql-block">还没有步入团结街,看到了示威游行的人群,防暴警察跟随,不准进入团结街。</p> <p class="ql-block">与防暴警察同框</p> <p class="ql-block">团结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参观【武器广场】,该广场是【总统府】、【利马大教堂】、市州政府等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是许多拉丁美洲城市的中心,在西班牙语中,“Plaza de Armas”直译为“武器广场”。在殖民时期,武器广场确实是军事训练和集结的地方,同时也是城市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广场周围一定要有大教堂和政府办公机构,两者缺一都不能称为武器广场。如圣马丁将军广场就不能称为武器广场。</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利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利马大教堂内部一角</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团结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广场四通八达</p> <p class="ql-block">【印加市场】(Mercado Inca)是游客购买传统手工艺品、纪念品和当地特色商品的热门地点,尤其是在库斯科(Cusco)和乌鲁班巴(Urubamba)等印加文化浓厚的地区。这些市场不仅是购物的好去处,也是体验秘鲁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绝佳场所。</p><p class="ql-block">我们只是在利马体验一下。</p> <p class="ql-block">之后乘机飞行1小时30分钟到达库斯科(这是本次南美行的第4次飞行),库斯科海拔3400米,市区的人口约为43万(2023年数据),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作为通往马丘比丘的门户而闻名,游客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房屋密集,一直延绵到山坡。</span></p> <p class="ql-block">在机场换乘大巴车去乌鲁班巴,途中欣赏一路美景。碧绿的草地和农作物就像天女梭织的地毯铺天盖地。到达行程最高点(海拔3800米)不禁下车瞭望拍照。</p> <p class="ql-block">乌鲁班巴大区首府坐落于群山的谷底,山谷因其肥沃的土地和宜人的气候而被称为“圣谷”。乌鲁班巴镇距离库斯科市约78公里,海拔约2870米,比库斯科低,气候更加温和,是游客探索圣谷和马丘比丘的重要基地之一,属于亚马逊河流域。乌鲁班巴河(Río Urubamba)是亚马逊河的重要支流之一,流经整个圣谷。</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Casa Andina Premium Valle Sagrado Hotel & Villas)。该酒店是一个五星级别墅花园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酒店安排的鳟鱼特色餐,在优美音乐陪伴下品尝来自乌鲁班巴河的新鲜鳟鱼——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热情的音乐师还邀请我与他同台“竞技”。</p> <p class="ql-block">室外温泉和泳池水质清澈,水温适宜。</p> <p class="ql-block">房间设施、用品宜人。宽敞的阳台和双人按摩浴缸,增添了温馨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阳台与房间用透明玻璃门相隔</p> <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p> <p class="ql-block">酒店晨景——南美最美的酒店(该视频为团友制作)</p> <p class="ql-block">2月12日开启马丘比丘探秘之旅。早上我们乘车赶往欧雁台火车站。路经悬崖峭壁上的胶囊酒店,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胶囊酒店,设计紧凑,空间小巧但功能齐全,提供独特景观体验,迎合探险者,极具特色。通常较为抢手,预订难度较大,一票难求。</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欧雁台火车站乘坐【豪华天窗观光火车】(约1.5小时)前往热水镇,火车是全景车厢,能将沿途乌鲁班巴河和圣谷的美景一览无遗,沿途山峦云雾缭绕,恍若仙境,不时还能看到梯田和印加古道。</p> <p class="ql-block">站台上有一群身穿土著艳装、时而起舞的当地人。</p> <p class="ql-block">登上火车,仿佛回到了童年绿皮火车时代。</p> <p class="ql-block">乘坐的火车为怀旧的皮椅、<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景天窗,加上火车站清秀原始的氛围,再联想到刚刚住过的别墅花园酒店,真</span>有点进入童话世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欣赏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偶尔可见人烟</p> <p class="ql-block">抵达热水镇,转乘景区巴士前往景区,步行上山游览被选为世界7大奇观的印加帝国遗址——马丘比丘。</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悬崖峭壁上,是秘鲁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在15世纪建造的遗迹。古城分成数个区域:墓园、生活区和神殿区,全部由原石砌造、工艺精湛,体现了当年印加王朝的盛世辉煌,是当年印加帝国的圣地,也是最高祭师居住的神殿(这里曾挖掘出150具女性骸骨,是祭典中献给太阳神的祭品)。古城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和印加帝国的没落时期被遗弃,在随后的4个世纪被人遗忘。直到1911年,耶鲁大学教授Hiram Bingham在寻找印加帝国最后一个首都Vilcabamba时,歪打正着发现了这个当时已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城市,然后通过国家地理杂志介绍给了世界。1983年,马丘比丘古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亦被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欣赏马丘比丘,在着装上要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清晨坐小火车时,穿着厚厚的冬装,现在爬山就得换春装了。</p> <p class="ql-block">展开双臂拥抱大地,呼吸新鲜空气。</p> <p class="ql-block">到达最高观景点,人比山高。</p> <p class="ql-block">开始下山,穿夏装向古城进发。</p> <p class="ql-block">复制的古屋房顶</p> <p class="ql-block">古城前门</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中心殿是印加文明的重要遗迹,以精确的石砌建筑和宗教功能著称,结构包括主殿、祭司居所和神圣广场,展现了印加人的高超工艺和天文知识。</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气候无常(导游说“婆婆脸,说变就变”),我们很幸运,一路晴天。到达马丘比丘中心殿,就基本上完成了马丘比丘古城的浏览。</p><p class="ql-block">在中心殿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突然大雨袭来,幸好我们按导游的安排,都准备了雨衣。</p><p class="ql-block">在中心殿穿上雨衣,再照一张。</p> <p class="ql-block">富人(如贵族)的住宅,石头打磨精细、整齐,石块大。</p> <p class="ql-block">普通人(如平民)的住宅,石头打磨粗糙,碎石多。</p> <p class="ql-block">古城外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羊驼</p> <p class="ql-block">这块天然巨石与后面的山体形态十分相似。可惜当时突然阴天下雨,看不到山体了。</p> <p class="ql-block">游毕马丘比丘下山,在热水镇午餐。</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小镇——热水镇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下午换上秋装,乘坐火车返回欧雁台火车站,换乘旅游大巴赶往库斯科。</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马丘比丘之旅不仅经历了长时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原川流</span>的远途跋涉,还在极短的时间内体验了春夏秋冬、下雨天晴的气候变化,更获得了从现代社会穿越到古代生活、又仿佛进入童话世界的梦幻享受。</p><p class="ql-block">在热水镇上火车之前,与当地居民共舞——梦幻飘然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到达库斯科市,晚餐为当地羊驼餐。</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入住酒店(Xima Cusco Hotel),大件行李已先行到达。</p> <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p> <p class="ql-block">2月13日早餐后参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库斯科市郊的</span>【萨萨瓦曼】城堡遗址。</p><p class="ql-block">萨萨瓦曼(Saksaywaman)是位于秘鲁库斯科附近的一座古代印加遗址。它以其巨大的石块和精确的石工技术而闻名,这些石块被切割得如此精确,以至于在没有使用灰浆的情况下,石块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缝隙。萨萨瓦曼通常被认为是印加帝国时期的军事要塞,但也可能具有宗教和仪式功能。</p><p class="ql-block">如今,它是库斯科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了解印加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遗址包括一系列巨大的石墙、塔楼和地下通道,其中最著名的部分是由三排锯齿形石墙组成的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有些石块重达数百吨。左手大拇指就是最大的巨石,右手大拇指巨石也不小——来个一担挑。</p> <p class="ql-block">萨萨瓦曼在印加人与西班牙征服者之间的冲突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身后就是库斯科城——要进城先过我这一关。</p> <p class="ql-block">巧遇当地牧民刚好放出一群羊驼,羊驼群一直跟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随后进城参观【太阳神殿】</p><p class="ql-block">太阳神殿(Coricancha),也被称为科里坎查(Qorikancha),是印加帝国时期最重要的宗教遗址之一,位于现今库斯科(Cusco)城内。它是印加文明的核心宗教场所,供奉太阳神因蒂(Inti),同时也用于崇拜其他印加神祇,如月亮、星辰和雷电等。</p><p class="ql-block">科里坎查是印加帝国的宗教中心,印加皇帝和祭司在这里举行重要的仪式和祭祀活动。神殿还用于天文观测,印加人通过建筑与自然现象的对应关系来制定历法和农业活动。</p><p class="ql-block">从这里进入神殿</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殿的肚脐眼,印加人认为神殿就是世界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科里坎查以其精湛的石工技术闻名,墙壁由巨大的石块精确切割而成,石块之间严丝合缝,无需灰浆即可稳固连接。印加人使用了一种称为梯形结构的建筑技术,使建筑更加抗震。</p><p class="ql-block">门窗都是梯形,不同房间有在同一直线的窗户,一眼望穿。体现了印加人精确的测量技巧。</p> <p class="ql-block">神殿内部曾装饰有大量黄金,墙壁覆盖金箔,庭院中有黄金制成的雕像和器物,象征着太阳神的光辉。</p><p class="ql-block">西班牙编年史家记载,科里坎查的财富令人惊叹,但在西班牙征服时期,这些黄金被掠夺并熔化。</p><p class="ql-block">这些墙壁曾经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征服者占领库斯科后,科里坎查被部分摧毁,并在其基础上建造了圣多明各教堂(Santo Domingo Church)。可以看到印加石墙与西班牙殖民建筑的结合,这种融合体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共存。</p> <p class="ql-block">神殿内有很多印加和西班牙殖民时期的瑰宝。这幅画描述了西班牙殖民者初到秘鲁时的情景:带着牧师、手持长矛利剑、骑着高头大马的入侵者,受到几乎手无利器印加人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在神殿观市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观看印加文明的精妙杰作【十二角石】</span>(Piedra de los 12 Ángulos)</p> <p class="ql-block"> 十二角石是一块巨大的石块,以其完美的12个角而闻名。这些角与周围石块紧密贴合,展示了印加人高超的石工技术。</p><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库斯科老城区的一条狭窄街道上(哈图姆鲁米约克街,Calle Hatunrumiyoc),</span>原本是印加宫殿墙壁的一部分,可能是印加贵族或皇帝的住所。西班牙殖民时期,许多印加建筑被拆除或改造,但十二角石所在的墙壁被保留下来,成为印加文明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印加宫殿墙壁,很多石块都不止四个角。人群聚集在十二角石处。</p> <p class="ql-block">哈图姆鲁米约克街(Calle Hatunrumiyoc),通往中央广场。</p> <p class="ql-block">前往【中央广场】游览。</p><p class="ql-block">库斯科(Cusco)是印加帝国的古都,也是今天秘鲁最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库斯科中央广场(Plaza de Armas de Cusco)是城市的中心,也是秘鲁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象征。这里曾是印加帝国的政治、宗教和社会活动中心,后来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被改造成今天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在印加帝国时期,中央广场被称为华卡依帕塔(Huacaypata),是印加人举行重要仪式、庆典和集会的地方。广场周围曾有印加宫殿和神庙,包括太阳神殿(科里坎查)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征服者占领库斯科后,在广场周围建造了教堂和殖民风格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库斯科大教堂(Cusco Cathedral)和耶稣会教堂(La Compañía de Jesús)。</p><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融合了印加和西班牙风格,展示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中央广场是库斯科最热闹的地方,周围遍布餐厅、咖啡馆、商店和旅行社。</p><p class="ql-block">广场上经常举办文化活动、节庆和传统仪式,是游客和当地人聚集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坐下来慢慢欣赏</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大教堂(Cusco Cathedral),建于1559年,是库斯科最主要的教堂,并且花了近一个世纪才完成的,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代表建筑。</p><p class="ql-block">教堂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采用印加石墙技术建造。内部装饰华丽,藏有大量殖民时期的艺术品,如马科斯·萨帕塔的《最后的晚餐》。作为库斯科历史中心的一部分,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著名画家马科斯·萨帕塔的《最后的晚餐》是库斯科大教堂内的一幅著名画作,餐桌上的食物换成了印加人的特色菜肴烤豚鼠(cuy),犹大被描绘为肤色较深的人物(该照片来自团友)。</p> <p class="ql-block">耶稣会教堂(La Compañía de Jesús)。其建筑高度和规模曾试图超越库斯科大教堂,但根据殖民时期的规定,其他教堂的高度不能超过主教堂,以彰显其宗教权威。尽管如此,耶稣会教堂以其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和精致的立面闻名,规模虽稍逊,但在装饰和艺术价值上与之媲美,成为库斯科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机前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这是本次南美行的第5次飞行),结束了神秘的秘鲁之旅。</p><p class="ql-block">部分影像来自团友,谨表谢意!</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南美行(3)- 智利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