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境内。明明是一片别墅,为何称为碉楼,走近它才了解到,这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碉楼”通俗地说,在和平时期就是独户式别墅民居,在战乱时期就是一座座居住式的碉堡。有的碉楼不仅有防卫功能,地下还有地道通到村外,为安全撤退提供安全通道。</p><p class="ql-block"> 这些碉楼别墅群都是他们的主人们下西洋或下南洋,经一代或两代人的打拼创下的家业。如今他们的后人大多已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他们的祖传家业都委托当地政府管理。当地政府作为旅游景区向游客开放参观,宏扬这些先辈们的辛劳创业精神。</p><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好几个镇、村都有,时间有限我们走了赓华村和自力村。</p><p class="ql-block"> 2025.1.31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赓华村的立园可称为碉楼中的翘楚,是旅美华侨谢氏家族于1926至1936年建成的家族别墅群</p> <p class="ql-block"> 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家族于1926-1936年回乡兴建,立园总占地面积约11013.99平方米,分为别墅区,大花园和小花园三个区域。立园园中有景,景中有园、亭台楼榭,布局幽雅。园内有泮立楼、泮文楼、乐天楼,晃庐明庐、烔庐、毓培别墅、大门楼。本立道生大牌坊、鸟巢、花藤亭、晚香亭等中西合壁建筑,钢筋混凝上结构,壁画、灰塑、木雕相栩如生,楼内家具工艺精致,园内绿树成荫,花果飘香。1999年立园全面修葺和扩建。立园对研究广东华侨文化和园林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1926年谢维立先生就是从这条河上进入赓华村建家族别墅群</p> <p class="ql-block">河边大门</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是一座小山,风水先生告诉谢先生,对面小山是只老虎,虎视眈眈,该用一对狮子镇住它</p> <p class="ql-block">谢先生留洋归来,性情温和,就立一对小狮子于大门口</p> <p class="ql-block">但谢氏家族的生意从此一落千丈,诸事不顺。于是又请一位风水先生视察。风水先生看到这对小狮子,就笑着说这么小的小狮子怎能镇住对岸之虎</p> <p class="ql-block">于是,谢先生又从德国定制进口一对实心钢制打虎鞭,立于狮子两侧</p> <p class="ql-block">据说从此之后,谢氏家族的海内外生意又兴旺发达,一帆风顺</p> <p class="ql-block">别墅区笫一排别墅和前花园</p> <p class="ql-block">泮立楼,建于1926年,是园主谢维立与其父谢圣泮之名联珠而成。楼高三层(局部四层)其外部黄墙绿瓦,飞檐斗拱,别具中国殿堂古风;欧美式的窗户和古罗马式的支柱,又充满着西洋情调;室内装饰和家用设施均由外国引进而国内难得一见,令人神往;岭南传统灰塑和潮州涂金樟木雕刻工艺精湛,造型逼真,更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这座最早建造的别墅是这个别墅群中唯一对游客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二楼客厅墙上掛的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楼梯间壁画</p> <p class="ql-block">三楼阳台</p> <p class="ql-block">登上三楼阳台俯瞰前花园</p> <p class="ql-block">乐天楼</p><p class="ql-block">乐天楼是谢氏家族的“保安中心”,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为37平方米,楼高5层,门窗皆为铁制,墙厚约30公分,方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实牢固,防盗性强,四周遍布枪眼,是典型的开平传统式碉楼。</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座碉楼地下设有地道通向河边码头,现年久失修已废弃。</p> <p class="ql-block">炯庐</p><p class="ql-block">炯庐是园主五叔谢圣炯的别墅,建于1932年,楼高两层,建筑投影面积为146平方米,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手法,造型新颖,特色鲜明,通风流畅,布局合理。</p> <p class="ql-block">明庐</p><p class="ql-block">明庐建于1931年,楼高两层,建筑面积为146平方米,是园主堂兄弟谢维钦的别墅。楼名“明庐”二字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榜眼朱汝珍所题,雄健有力。其时朱汝珍年老已隐居香港,能找到大名人为之书楼名,可见楼主的讲究和认真。</p> <p class="ql-block">别墅区内花园</p> <p class="ql-block">花藤亭</p><p class="ql-block">宛如一个大鸟笼;是一座具有西亚色彩的伊斯兰式花亭,建于1933年,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上圆下方,顶部为圆拱形仿英国女王皇冠而建,四壁皆为通透的钢筋水泥花墙,其上有攀藤植物遮荫,一年四季花开不辍,当年客人未进花园先闻花香。亭中有水池,相传为养龟池,与亭侧鸟巢相映衬,寓意鸟语花香,花开富贵。</p> <p class="ql-block">花藤亭中的养龟池</p> <p class="ql-block">鸟巢</p><p class="ql-block">鸟巢建于1931年,整个建筑中西合璧,新颖独特,巢顶仿古罗马城堡设计,中段檐裙四围采用佛山民间剪纸艺术做成通花花窗。其五顶象征谢氏家族的子孙读书聪明,博学多才,五子登科。“鸟巢”同时也反映了主人祈望日后子孙后代像百鸟归巢一样,无论去到哪里都不忘故土,落叶归根。</p> <p class="ql-block">百年前的宾利车标没什么变化</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20-30年代的进口宾利轿车</p> <p class="ql-block">晚香亭</p><p class="ql-block">晚香亭建于跨虹桥上,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桥亭”,亭高两层,琉璃瓦顶,石米墙身,突出的几何图形装饰设计,窗户通花及水磨石地板的图案精美而具深意。四周有飘台,可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园景。前清翰林吴道镕巧妙地将亭名的“晚”字又写像“晓”字:旭日东升时为晓香亭;夕阳西下时为晚香亭。</p> <p class="ql-block">别墅后大花园</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是另一个碉楼群村落</p> <p class="ql-block">铭石楼</p><p class="ql-block">铭石楼由美国华侨方润文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主楼坐西北向东南,高五层,砖混结构加外墙水泥批荡。第五层正面为宽广敞廊,四角为悬挑“燕子窝”。楼顶中央筑有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主楼集防御、居住功能于一体,是早期居住型碉楼建筑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至今整整一百年,也是自力村碉楼景区唯一对游客开放进入参观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别墅的底下四层带有防卫功能,所以都没有阳台,并且窗户都是铁窗,五层才有阳台,并且四角各有一个圆角亭,俗称燕子窝。</p> <p class="ql-block">据说有几部香港电影在这座楼拍摄取景,屋顶别致的圆拱形凉亭,更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二楼还放置着当年使用的农具</p> <p class="ql-block">登上屋顶眺望村中景色</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两座别墅,有种奇怪的感觉,村中的碉楼布局零乱,东两座西三座</p> <p class="ql-block">这一座是孤零零的不合群</p> <p class="ql-block">云眉</p><p class="ql-block">云眉建于1928年,共有5座,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平侨乡一带传统的民居。“云眉”二字取自父子辈分所得,每座房子的占地面积、形状大小、建筑特色一模一样,表达了这位老父亲对其儿子一视同仁的态度;二楼走廊相互连通,也寄托了主人希望儿子们兄弟同心、手足相连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云眉别墅是自力村唯一的家族连排别壁</p> <p class="ql-block">西座别墅紧挨着只间隔一米多的小胡同,可能也是为了防御的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