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月的泰山岱庙,春寒料峭中透着丝丝暖意。这次旅行,我带着家人和孩子一同前往,不仅为了欣赏古迹,更是希望孩子们能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岱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建筑群。红墙黑瓦的传统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两旁高大的树木环绕着这所古老的房子,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一座历史博物馆,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继续前行,苍松翠柏间不时出现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石碑或雕塑。有的刻有“庄周梦蝶”,让人联想到道家哲学;有的写着“五嶽獨宗”,彰显泰山作为五岳之首的地位;还有的以篆书风格记录了明代桥梁建造的历史。“造化钟神秀”等诗句则描绘出自然景观之美妙绝伦。每一块石碑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它们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之前,我们在一处庭院停留片刻。这里绿树成荫,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中央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红色石头,上面镌刻着“得自观静”四个大字,寓意深远。周围的人们或坐或站,沉浸在这份难得的静谧之中。对于每个到访者而言,这样的经历无疑是难忘而珍贵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漫步其间,我们来到了古代碑刻馆。馆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石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张迁碑和杜甫诗《望岳》的刻石。这些古老的汉字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熠熠生辉。站在这些石碑前,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声音,感受到古人的思绪。孩子们好奇地询问每一个字的意义,让这段旅程充满了教育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明五岳真形图碑</p><p class="ql-block">元张宣慰登泰山记碑碑西面刻支图,前为明洪武十一年(1378)刻五岳真形图。后为元至元二年(1265)东平府路宣慰张德辉登泰山记。碑原在泰安市二所院内,1979年移立岱庙内。</p> <p class="ql-block">明筑桥碑</p><p class="ql-block">碑立手明万司诔年(公元1607年),原在肥城。碑文篆书筑桥事由柒明代制印的方形叠篆文体,内容为五字一句内叙事诗。辨认患来饶有风趣,是泰山碑碣中独具一格之碑。</p> <p class="ql-block">荡阴令张君张迁碑</p><p class="ql-block">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系张迁从谷城长调任荡阴令后,其门生故吏四十ー人为他所立的德政卑,世称”张迁碑”。此碑周雕蟠龙,形制风雅,文词淳古,书峻美逸宕,明王世贞曾评曰:“典雅绕古意。”此碑出于明代,立于东平州学,解放后迁置东平县政府院内,986年移立岱庙碑廊。</p> <p class="ql-block">魏乔防唐造像记石刻8</p><p class="ql-block">四个朝代的佛教造像记事刻石ざCR华辆拿勤五べ元547年)、北齐乾明元年(公560年)、陕开T天591年)、唐芙宝十车(T51年)。由此可见期北期至隋唐时期佛教盛行之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除了静态展示外,我们也遇到了几位同样热爱文化的游客。一位年轻人正拿着冰淇淋棒认真研究石碑上的图案,另一位则站在盆景旁冥想,享受片刻宁静。这种氛围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过去留下的遗迹,更是连接古今、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次泰山岱庙之行,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通过亲身接触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相信未来无论走到哪里,这段美好的回忆都将伴随着我们一家人,成为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