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都工作多年。在那里几次度过三八妇女节。印象深刻的是1993年3月8日我在哈萨克斯坦留学和2008年3月8日我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国立大学任教时过的三八妇女节。在异国他乡体验过“三八妇女节”的滋味,感受深刻,也亲眼目睹异国人们对妇女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记得1993年三八妇女节那天,我们大学女教员和女职工照常上班。系主任伊戈尔.彼得洛维奇亲自到各个由女教员执教的教室去向女同事们祝贺节日快乐,并送给她们每人一个漂亮的贺卡。</p> <p class="ql-block"> 大学的女教员和女职工们那天特别红光焕发,优雅大方,看得出来是经过一番精心打扮的。我的班主任老师尼娜.尼古拉耶夫娜那天也格外光彩照人,她一进教室男同学们马上包围了她,又是祝贺又是送贺卡,他们合伙给她赠送了一套化妆品。其他班的男同学也同样表现积极,给自己的女教师送花送礼物。</p> <p class="ql-block"> 平时调皮捣蛋的男生们那天格外向女教师们献殷勤,听说有几个男生还特意合伙给自己的女教师送了本精装的毛衣编织书。</p><p class="ql-block"> 记得由拉曼.米哈伊维奇主任为首的俄罗斯语言研究室的男教师们专门在办公室设宴,招待可亲可敬的女同事们。他们聚在一起,边说边唱边吃,有两个女教师年龄都在五十岁左右,可她们气质高雅,谈吐不凡,在吃饭时说了不少名人轶事和笑话,逗的大家捧腹大笑。我很喜欢女教师中的其中一个,她那一口清脆的标准俄语和她精深的文学造诣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我记不清她的姓名了。看见她,我就想起原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主人公瓦尔瓦拉,她们的气质和对教学事业的执着太像了,简直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 下课后我们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不少男士们在采购面包、蔬菜等食物,有的男士推着通车或带着孩子去公园玩,今天他们可要辛苦一天了。有个男士幽默地说,亏的一年里只有一个三八节,我们受罪也就一天,还能熬过去。在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男士们一般不过问家务事,操持家务事顺理成章都是妇女。那里妇女可真是半边天甚至是大半边天,由于男女比例失调,女多男少,女人既是职场的佼佼者,又是家庭生活的顶梁柱,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只有在三八节,女神们可以喘口气了!</p> <p class="ql-block"> 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男士们的彬彬有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男士们有很多尊重妇女的习惯,无论是成年男人,还是少年小男孩,他们都是懂得礼让妇女的,如上公交车,他们会让女士先上车,或在车上看见旁边女士就马上让位。又如在火车站或公交车站,他们都会主动帮助女士们提沉重的箱包。</p> <p class="ql-block"> 2008年我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国立大学教汉语。记得3月8日那天是星期六,学校不上课。我约了我的两个哈族学生曼舒克和劳拉在大学教室里教她们写三八妇女节的汉字,和他们聊聊本地如何庆祝三八妇女节,她们给我送了贺卡,我也祝她们节日快乐。之后我们一起到里海边拍照散步。那天天气不错,海边不少家庭亲子游玩。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一样,对三八妇女节非常重视,送妇女鲜花和礼物已成习惯。海边游玩之后,我请她俩看电影,这一天我们很愉快,玩得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 但是无论是在哈国或是俄国,很多现象我又很疑惑。男士们衣冠楚楚的背后,往往有男人不负责任,撂挑子,耍酒疯,甚至家暴,把妇女不当人看的事情发生。因此那些国家的单亲家庭很多,离婚率高,还有剩女多。不少男士离弃家庭,老婆孩子也不要了,想走就走,我行我素。也许他们的文化习俗和我们国家不同,战斗民族的家庭观念的养成有很深的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我留学的班主任老师尼娜40岁了,还是单身。我很喜欢尼娜老师,她举止优雅,教学有方。记得那时大学里没有针对我们留学生的教材,尼娜老师每天晚上在家里用打字机给我们编课文及练习题,第二天到大学教研室打印出来,发给我们。时间长了,我手里有厚厚的一叠课文和习题,我到现在还保存着,看到这些学习资料,就想到了我可亲可爱的尼娜老师。</p><p class="ql-block">(图片中间的就是尼娜老师,本人戴白帽白围巾,另一为是我同学卡佳)</p> <p class="ql-block"> 单亲家庭多,这是中亚国家和俄国的普遍现象。我在吉尔吉斯斯坦工作时的同事古丽和柳德米拉就是单亲家庭,她们俩都三十多岁,分别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儿生活。她俩都很希望再婚,可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后来有一天我听到她们商量做人工受孕,实现他们再要一个孩子的梦想,但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她们的计划搁浅了。我多想做红娘,为她们引线搭桥找到合适的郎君啊,可毕竟不是在同一个国家,她们能到中国来,我就一定尽力。</p><p class="ql-block">(图片是我和我的同事们与古丽母女及柳德米拉母女在吉国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回顾过往,妇女面对生活、爱情、家庭和社会压力时的挣扎与觉醒,都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一一表现出来。如今,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妇女,都处在社会变革中的诸多压力之中,她们都摆脱不了在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挣扎与无奈。但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这是文明社会发展改变不了的趋势。妇女们只有自强自立,有勇气有担当,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当今的现代化社会里妇女们和男人们一样,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并努力在经济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期待看到更多的妇女人生出彩,所愿必得。也希望我的异国女友们能遇到自己如意郎君,梦想成真。</p> <p class="ql-block"> 建军写于2025年3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