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叶乌篷,穿越干年;黄酒社戏,演绎着寻常巷陌的风俗百态;魏晋遗风,赋予了掷地有声的江南风骨.....这座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叫绍兴。 </p> <p class="ql-block">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绍兴以“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之乡”闻名,兼具江南灵秀气质与深厚人文底蕴。这座干年古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是一座“博物馆之城”,也是一座“名人之城” ,名人故居、纪念馆灿若繁星。</p> 鲁迅故里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鲁迅的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孔乙己到阿Q,鲁迅笔下的人物仿佛都从书中走了出来,鲜活地呈现在这片土地上。烟雨绍兴第一站,我们来到鲁迅故里。</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里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修缮、保护于1953年,占地面积50公顷,包含绍兴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p> <p class="ql-block"> 在绍兴古城的经纬脉络中,鲁迅祖居静立于东昌坊口周家台门,如一册泛黄的线装书,铺展着百年家族的兴衰与一代文豪的成长密码。</p> <p class="ql-block"> 这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深宅大院,不仅是鲁迅(周树人)家族世代栖居的祖宅,更是《朝花夕拾》中温情与批判交织的灵感源头。踏入此处,便走进了“民族魂”的精神原乡。</p> <p class="ql-block"> 推开厚重的台门,清代江南士族宅邸的气韵扑面而来。三进四合的格局、雕花门楣的考究、厅堂厢房的严谨布局,无声诉说着周氏家族“诗礼传家”的儒家传统。</p> <p class="ql-block"> 从“德寿堂”的家族议事厅到“思仁堂”的祭祀空间,每一方砖石都镌刻着封建士大夫阶层的礼制烙印。鲁迅笔下“从小康坠入困顿”的家族变迁,在此可寻到具象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鲁迅故居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新台门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共分六进,共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现室内按原状陈列,不少家什系当年原物。</p> <p class="ql-block"> 1910年7月至1912年2月,鲁迅回绍兴任教,这是他当年的卧室,鲁迅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在此写就。</p> <p class="ql-block"> 穿过狭长的备弄,后院的“百草园”豁然眼前。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小园中的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 在童年鲁迅的视野里,百草园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乐趣的生活乐园。</p> <p class="ql-block">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小时候背过的鲁迅的文字,穿越了几十年的光阴变成了一幅幅形象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踏入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世界。这里是鲁迅童年时嬉戏的乐园,每一株植物都承载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好奇。</p> <p class="ql-block"> 读过先生的书,走进先生的故乡,细细品味百草园,那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p> <p class="ql-block"> 百草园里的文创店太可爱了!竟然藏着这么可爱的Q 版迅哥儿,我们忍不住加入了排队拍照的行列!不得不佩服绍兴的文创周边真是做足了迅哥儿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p><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所私墊。正中上方悬挂着的“三味书屋”匾额及两边柱子上的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 太羹有味是诗书”,均系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三味” 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ai醋、肉酱)。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额和松鹿图行礼,来代替向孔子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p> <p class="ql-block"> 三味书屋约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书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师的讲台,边上则为学生的座位。鲁迅的座位在东北角位置上。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五年时间。 那个[早] 字刻在了书桌上,也印在了记忆里,每个游人探着头都在寻找它。</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朱家台门(鲁迅笔下风情园)的原主人是朱阆仙,他买下周家新台门后,将其命名为“朱家台门“。看,迅哥儿来和你打招呼啦!</p> <p class="ql-block"> 朱家台门在鲁迅故里改造工程中被重新整修,成为理解鲁迅作品的辅助“读”物,展示了绍兴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这是园中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 十分幸运的是我们刚走近戏台,举手拍照间就听到了越剧的声音,隔着雨幕,原来戏台里真的有人在表演。细细一看原来恰逢越剧表演时间,虽然唱词没有完全听懂,但是唱的优美动听,表演唯美典雅,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p> <p class="ql-block"> 走出鲁迅故居,我们来到鲁迅纪念馆,这是建国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之一,主要展示鲁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以鲁迅生平事迹为脉络,展示了鲁迅跌宕起伏的一生,包括他在绍兴、南京、日本、北京、厦门、广州以及上海的生活和工作经历。</p> <p class="ql-block">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趣,至为唤醒民众呐喊的深沉,他一生跌宕,却从未改犀利与悲悯。</p> <p class="ql-block"> 泛黄的手稿、老照片,静静诉说着他学医救国的热望、以笔为刃的果敢。</p> <p class="ql-block"> 于字里行间,感受那跨越世纪仍炽热的力量,直击灵魂。</p> <p class="ql-block"> 追寻先生的足迹,先生的精神、故事如同回响,在绍兴的每一寸土地上萦绕,吸引人们去聆听、感受。</p> 仓桥直街 <p class="ql-block"> 水道纵横的古城被一条条老街和一座座古桥相互串联起来,那是老绍兴的历史缩影。仓桥直街是绍兴最具烟火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雨中,沿着古街漫步,脚下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板路,街边是一家家古朴的店铺,有卖绍兴特色小吃的,也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在仓桥直街,又一次邂逅“迅哥儿”,仿若与那位目光如炬的青年鲁迅跨时空相逢。</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禁感叹绍兴文创之精妙🤟</p> <p class="ql-block"> 将先生形象融入日常,让“迅哥儿”成为文化传承的别样火炬,照亮通往经典的幽径👍👍👍</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迅哥儿的家乡,自然要尝尝绍兴美食。先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绍兴臭豆腐。</p> <p class="ql-block"> 外酥里嫩,香气四溢,亲测口味不错😀</p> <p class="ql-block"> 再尝一口绍兴奶油小攀, 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味蕾也沉浸在这独特的风味中。这些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绍兴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绍兴黄酒更是享誉中外,虽然不喝,但是可以做做宣传😀😀😀</p> <p class="ql-block"> 夜晚的绍兴,灯光璀璨。</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街道上,街边的店铺透出温暖的光。</p> <p class="ql-block"> 这里既有绍兴特有的温婉,也有历史文化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 用心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故事。</p> 书圣故里 <p class="ql-block"> 在绍兴的悠悠岁月里,藏着一个被时光偏爱的地方——书圣故里。书圣故里与天下几乎所有的名人故里不太一样,“书圣故里”托身于“戒珠讲寺”一角,并没有书圣生活过的完整院落和生活场景。实际上这里是指位于绍兴市蕺山以南大片古民居之中,总面积约0.8平方千米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历史资源。</p> <p class="ql-block"> 书圣故里布局为前街后河,有众多名胜古迹,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讲寺、题扇桥等。 与同在绍兴一城、相距不过干米多的鲁迅故里一带比,书圣故里四处都是老旧的街道、低矮的房屋,小巷里弄,寻常人家,烟火人间……清晨我们早早出发,静静地欣赏这里的原生态景象。</p> <p class="ql-block"> 踏入书圣故里,青石板路蜿蜒,引着脚步叩响历史的回音,而墨池,宛如一颗幽黑的明珠,静静镶嵌在这方古韵天地,晕染出千年不绝的墨香传奇。站在墨池旁,仿佛还能看见王羲之练字后洗笔的身影,池水似仍泛着淡淡的墨色。</p> <p class="ql-block"> 墨池不大,却仿若一方收纳星河的袖珍乾坤。传闻书圣王羲之曾于此洗笔,墨韵渗进砖石、融入池水,日积月累,方使这普通一泓清泉化为书法的圣地灵泉。</p> <p class="ql-block"> 如今,墨池周边依旧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家古朴的老爷爷书店(我们去时还未开门)相当出名,上面写着“老爷爷书店,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据说书店里有各种不同时期出版的鲁迅先生相关的书 籍、各种古书、绍兴古书、 小人书.....许多书籍都带有年代感,是珍贵的旧书籍。老爷爷书法不错还会给游客写扇面和书签🔖,感觉这里就是联通历史和现实的一个通道,也表达了绍兴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的早,街巷里的老字号店铺大都还没有开门,这也留给我们时间和空间尽情漫步打卡。</p> <p class="ql-block"> 在书圣故里,感受绍兴老百姓原生态的生活镜像。</p> <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更多的是原住民的生活百态。</p> <p class="ql-block"> 漫步书圣故里,感受着干年墨香与人间烟火的碰撞,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雪云外。</p> <p class="ql-block"> 也许正是这种天然的古朴,让这里的四街八弄,让这里的临河小道,让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桥一屋,都成为游人寻味古意、活在别处的绝妙之地。</p> <p class="ql-block"> 穿过狭长的巷道,我们来到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故居。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 号子民,浙江绍兴人。20世纪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革命家。历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毕生为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在故乡生活和工作长达30余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迹。他与诸多同时代的绍兴籍名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为"吾辈之责任"而鞠躬尽瘁、奋斗终身。</p> <p class="ql-block"> 正厅之中,蔡元培先生的半身像目光深邃,凝视远方,仿佛心怀教育救国的宏伟蓝图从未停歇思索。看过《觉醒年代》, 对蔡公有了更多的了解,尤为敬重这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兼容并包,君子和而不同的处世学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为发展北大乃至我国的教育倾注心血, 做出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蔡家的祖籍为诸暨,明未迁到山阴定居。蔡的祖父为典当商经理,稍有积蓄便购置了这套房产。</p> <p class="ql-block"> 蔡元培的父亲为钱庄经理,但去世的比较早,母亲周氏精明能干,将子女抚养成人。蔡元培自幼苦读,博览典籍,科举连捷得有山阴才子之名,后来抱教育救国之志,兴学育才,提出五育并举。</p> <p class="ql-block"> 孑民图书馆是以公共阅读、展厅、和游客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弘扬蔡元培先生思想的文化场所。图书馆负一层的纪念馆里有丰富的史料,向我们介绍了蔡元培先生的一生和他的教育理念,感慨蔡元培先生不愧为万世师表。</p> <p class="ql-block"> 先生一生以“教育救国”为己任,倡学术自由,开北大新风,其理念影响深远,如同一座精神的丰碑,为图书馆注入不朽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蔡元培先生还是中国美育的首倡者,他在北京大学开设了“美育”课程,强调美育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美育不仅限于艺术教育,还包括建筑、雕塑、音乐、文学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全面强健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 美国教育家杜威对蔡元培的评价是极高的。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等大学的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p> <p class="ql-block"> 蔡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代“学贯中西”的佼佼者。他曾三游海外,救亡图存,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p> <p class="ql-block"> 走出图书馆,来到广场,这座以蔡元培号(孑民)命名的图书馆,已成为绍兴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上立有蔡元培先生的坐像,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仅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教育界,而且对后世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你来到绍兴,一定不要错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木心先生曾说:“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这座城市沉淀着魏晋的侠骨,融着江南山水的柔肠,就算不曾去过,也能通过鲁迅的作品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而今,我们走近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不仅感受到了古典诗意与现代活力交织,更领略到了那些相互影响的名士给绍兴增添的骨气。“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