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吴哥古迹“塔普伦寺”也被译为:“塔布隆寺”、“达波龙寺”。相传是吴哥王朝中兴之主~耶跋摩七世(1181年~1220年在位)于1186年为其母亲修建的一座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后来被改造成为了印度教寺院,为此,佛教色彩浓厚的众多雕塑都已被刮掉了。</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座寺庙已经被葱郁的大树和植被所覆盖,如同仙人的居所,充满了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被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700米的围墙所环绕,据说当年有5000多名僧侣和600多名舞女住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在竣工之后,一直在持续扩建,围墙内部像迷宫一般纵横交错。寺庙以砂岩作为主要材料,但围墙与居住建筑则用的是红土烧制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古树参天,竟把庙宇、围墙,甚至佛像包裹了起来,它们粗壮的根系就像手臂一样把寺庙的建筑搂入怀中。我想这样的情况用不了多久,塔普伦寺就将被“树妖”吞噬。</p> <p class="ql-block">塔普伦寺一共有39座殿堂与楼塔,但大部分已经破败,留存下的“回音堂”和据碑文记载收纳了佛像与贵重物品的“中央殿堂”,还是吸引了游客的好奇。导游说,当时国王把他的母亲的骨灰安葬在这里,后来被法国人发现后,盗走了其中的很多珍宝,国王母亲的骨灰也化为了尘埃。</p> <p class="ql-block">从塔普伦寺整体建筑来看,确实是一个结构设计严谨,工艺水平很高的宗教寺庙。</p> <p class="ql-block">可惜现在有些像荒废在植物王国中的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但美丽的景观还是随处可见,仿佛在告诉人们不要忘记了它往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精湛的浮雕、庄严的回廊、清澈的池水在倾述着当年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另一座寺庙“圣剑寺”据石碑文记载是阇耶跋摩七世,为了纪念柬埔寨与占婆军(现在占婆作为一个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而它的民众已经成为了柬埔寨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战斗取得的胜利,于1191年而建造的,同时也是为他父亲建造的菩提寺,他的父亲的骨灰最后也安放在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碑文还记载说,为修建该寺动用10万人参与,由此可以想象当时国家的繁荣昌盛。创建之初圣剑寺不仅仅是一座寺院,还形成了有各种职业人群居住的村落,同时也是学习佛学教义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寺院被3层围墙环绕,内侧是被回廊包围的中央殿堂。</p> <p class="ql-block">建造之初,中央殿堂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但现在已经没有了,残留下来的是16世纪前后建造的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建在中央殿堂东北侧的是一座非常罕见的双层构造的建筑物,有传说称这里曾是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遗存的大量浮雕,古朴而具有高棉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围墙上巨大的“伽鲁达”,也叫“迦楼罗”,它用脚踩着“那迦”蛇神。它是婆罗门教(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湿奴神的坐骑。</p> <p class="ql-block">圣剑寺和吴哥古迹中很多寺庙一样,被称为是遗存在废墟上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种破损残缺的历史遗迹更会被人们探究和欣赏。</p> <p class="ql-block">在去参观吴哥古迹~“涅槃宫”时,要经过这长长的木桥,它是处于水域中的一个小岛上。</p> <p class="ql-block">桥的两侧是宽阔的荷塘,还有稀疏的几朵荷花挺立在水面,显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涅槃宫是建造于12世纪末的佛家寺庙,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它是在大湖中的一个小岛上的水池里的一座小佛塔。这种水围岛,岛又围水,水中又有佛塔的建筑布局,不禁使我想起杭州西湖的“小瀛洲”。</p> <p class="ql-block">涅槃宫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呈“十字”型布局,中央佛塔仿造须弥山建立在水池的小岛正中,周围雕刻着两条缠绕的巨蛇王,像巨龙一样。所以这里的名字也叫“龙蟠水池”(Neark Pean)。在佛教和印度教中,蛇神(Naga)通常与水有关,象征着力量和生命的源泉,也寓意着守护和庇佑。</p> <p class="ql-block">佛塔的东侧还有一座白马的雕像。这里隐含着一个神话故事:从前,有一名叫辛哈拉的男子,他非常崇拜观音菩萨。他有一次与商人同伴们在航海中遇难,几经周折他和同伴们骑上这匹白马逃命,神提醒他骑在马上,在没有抵达彼岸时,绝对不能睁开眼睛,他谨记忠告,终于得救。这匹白马便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瓦拉哈”。</p> <p class="ql-block">涅槃宫是阇耶跋摩七世修建的,他在位时积极进行各项利民工程,包括兴修水利,铺路架桥及修建驿站101座,医院102所。涅槃宫就是其中一所比较大的寺庙疗养院(医院)。其建筑和布局蕴含着深厚的宗教寓意,象征着喜马拉雅神话中能够治愈一切疾病的圣湖~“阿那婆达多”。</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就是当年的药房。</p> <p class="ql-block">即使到了今天,柬埔寨人还是相信这里的风水,并采摘水池和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去做药浴。当年佛塔下四个出水口,流出来的水据说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p> <p class="ql-block">小路隐隐,岁月悠悠,龙蟠水池虽已融化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可是这里依然是各国游客前来游览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来到吴哥古迹的“比粒寺”,它又被称为“变身塔”。创建者是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建于961年。是一处皇家的火葬场。</p> <p class="ql-block">变身塔是一座金字塔式的寺院,从结构上来看,3层的红土平台上共排列有5座殿堂。确切的说,在第三层的四角分别建造了4座殿堂~副塔,拱卫着中央殿堂~主塔(好像柬埔寨寺庙的多有这样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中央殿堂建立在平台中央的塔基之上。有说中央主塔代表须弥山,周围四座副殿象征着四大部洲。</p> <p class="ql-block">中央殿堂敞开的石门和关闭的石门(假门)门楣、门柱上的纹饰雕刻得十分精湛和细腻。</p> <p class="ql-block">在打开的石门前有着狮子的雕塑,有些像我们国家的“朝天吼“。</p> <p class="ql-block">中央殿堂与东塔门之间放置有用于火化尸体的石槽,据说这里是曾是举行火葬仪式的场所,国王死后,遗体便在此火化,用椰子水将骨头洗净,再用棉花将骨头擦干,放入骨灰坛中。</p> <p class="ql-block">说两边的小塔是祭放骨灰的地方。当时的人们都相信,死去的人火化之后会转换成另一个新的生命继续前行,就是可以变身。而国王死后在这里火化可以变身为神,所以有变身塔一说。</p> <p class="ql-block">变身塔据说是吴哥王朝最后一座用红土砖建造的建筑,所以从外观上来看它周体是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导游告诉我们在这里可以拍景,而不要拍人物。如果照人,这个人会不吉利。可是到了这里谁还顾得上这些,有些人还是照拍不误。</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里突然想到“红楼梦”中的“好了歌”:“世上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