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无处不雷锋

网事如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网事如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 1303108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题记:前天我发布的美篇,主要讲述的是我们一家三口在多年前准备去春游,但在临出发前忽然遇到邻家小孩突发疾病,老伴先送邻家小孩去医院看病的真实事情。这个美篇一发布就收到好多点赞,老伴被称为是一个“学雷锋助人为乐”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写完这篇后,我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许多话要说,因为在我已经走过的大半生中,我也无数次被好心人“帮助”着。有些如“雪中行”、“丢票行”、“旷野行”、“密山风雪行”我都记载了下来,但有些事情,因为拖拉,至今还没有形成文字,而没有用文字记录的好事又有几人能知道?又怎能发扬光大?这于做好事者也是不公。而且三个月前我也是在老同学们面前说过要将这件事写出来的。于是,便又有了下面这篇美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2月14号,是我们中学同学到无锡某一酒店旅聚四天中的第一天,因考虑到几天中会拍很多照,便带了平时在家没有机会穿的一些衣服和可带可不带的其它物品,将一个中号拉杆箱装的满满并且还很重。因为规定要在7点前到达世纪大道地铁12号出口,我在早上6点就出门。我家离地铁不远,步行15分钟左右可以到达,就在我走了一半路的时候,手中的拉杆箱上面的拉杆突然就晃晃荡荡,我停下摆弄一下,但它落下去便再也弹不上来。无奈,我只好将拉变为拎,由于箱子很重,又由于肩周炎不能用力,我只能拎一会就放下歇一会儿。我环顾四周,想找人帮忙,但也许是星期六,昏暗的马路上竟没有行人,陪伴我的是在地上打着急转或在空中旋舞的片片枯叶。我拎着行李箱顶着风,几步一歇地向地铁站走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姨,您的行李箱不拉而拎,是不是坏了。”突然一个男士的声音在我耳边想起,我抬头一看,是一位中等身材,穿着黑色羽绒服,很儒雅的年轻人。“是的,走到半道,拉杆箱突然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正好也要坐地铁,我来帮您拎吧。”说完,他便拎着我的拉杆箱走在了前面,走着,走着,不时放慢脚步回头等着我。蓝天路地铁站有14号线和9号线,进入站厅,他又问,“阿姨,您坐几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巧,我也坐9号。”他边回答又拎着我的箱子站在了自动下去的电梯上。此时,9号线正巧停着,他拎着箱子已经走到了车箱门口,只要一抬腿,便跨入车厢,可是看看我还在电梯上,便停住了。等到我快步走到车厢门口时,地铁已关上门。我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误了一班地铁,上班来得及吗?”他看了看手机说,“来得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巧的是,我们坐同一排位子,他一上车就拿出手机上下滑动,并且不停的打着字。我想再说几句感谢的话,他突然腼腆的转过头去。很快就到了世纪大道站,他快速起身跨出了车厢,走到楼梯台阶口,一回头,看见拎着行李箱的我也步出车厢,马上又折回来从我手中接过箱子:“阿姨,几号出口。“十二号出口。”他快速的爬楼梯,我也紧随其后,怕再慢一拍又会耽误他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将箱子放在了12号地铁出口处,说了声,“阿姨,给您放在这儿了。”没等我再说声谢谢,他就快步离开,仿佛要把刚才耽误的时间赶快追回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时,12号线地铁出口已经有10多名女同学,她们见一个年轻人放下一个黄色拉杆箱掉头就走,问:"你家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不认识,他见我拉杆箱坏了,主动帮我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活雷锋。”几位同学竟异口同声的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预告,这天气温会一下子下降好几度°,站在12号出口等大巴的三十多位老同学人人裹棉衣,戴暖帽。而我却并不觉得寒冷,反而感到阵阵热浪袭来。这热浪来自这位年轻人的无私付出,这热浪让我感觉到生活中的美好。谁说,现在的年轻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冷漠没有爱心?虽然他们的年龄离雷锋牺牲的1962年有些久远,也不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的歌长大的一代年轻人。他们也许并没有刻意学雷锋,但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更加懂得不图回报,乐于助人是为人的品德。他们就是新时代的活雷锋,从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我们祖国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想到这里,我转身对老同学们说:“对,他们是新时代的活雷锋,我要将今天的事情写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编辑 周存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雷锋照取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像照 忠民 其余自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