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年味</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新春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过年,孩子们盼望的是吃好吃的,穿新衣服,但我最盼望的却是家里买只大公鸡(也叫羡鸡)。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差,但也不是很好,不过,年夜饭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一只白斩鸡。每次鸡买来,我要先看看鸡的尾巴羽毛漂亮不漂亮,如果有长长的漂亮羽毛,那真是乐坏了,因为我要用羽毛做鸡毛毽子。当毽子做好,再插上长长的羽毛,就可以玩踢毽子了。当毽子在脚上不停的上下翻飞,犹如划出一道道彩虹,别提有多来劲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年底,鸡毛换糖的人挑着担子挨家挨户收鸡毛和鸡内金。妈妈把家里保存了一年的鸡毛和鸡内金拿出来换钱,又把换了不多的几毛钱塞给我,当做过年的压岁钱吧。后来,一到年底,妈妈会特意从银行换上几张几角的新钞票,吃过年夜饭就一张一张的点出来给我。再后来,几毛钱变成了几元,几十元。绰绰新的纸钞拿在手上,反而舍不得用了。</p><p class="ql-block"> 拜年做客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那个时候好像还不讲究给小孩子红包)。五叔叔做的一手好菜,有次去他家拜年,他烧了碗爆炒甲鱼,那鱼肉嫩滑,鲜美无比。(至今我还搞不清楚怎么爆炒才能把甲鱼烧的如此鲜嫩)。还有一次到大姐姐家做客,大姐姐烧了一大碗红烧牛肉。那个年代难得吃到牛肉,大姐姐手艺了得,牛肉烧的又嫩又香,吃客们一会儿就把一碗牛肉吃了个底儿朝天。其实,大姐姐还在厨房烧菜,说不定她自己都没吃上一口呢。</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印象中的年味是孩儿的期盼和浓浓的亲情。</p><p class="ql-block"> 下乡插队的时候,过了年回农村,村里人还会请我做客吃饭。看到桌上的鸡鸭鱼肉,难免嘴馋。农村时兴夹菜,只要有菜夹给我,我就毫不客气的往嘴里塞。在我喘口气停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夹给其他人的鱼肉还在桌子上原封不动。我顿时觉得自己特别的不懂事,特别的没面子,恨不得地上有个洞好钻进去。</p><p class="ql-block"> 原来,在那个物资不是很丰富的年代,农民们平时粗茶淡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开开荤,准备的鸡鸭鱼肉自己舍不得吃,拿出来招待客人。客人们也都知趣,夹给他们的鸡鸭鱼肉基本不吃。等客人们走后,主人会将桌子上的鸡鸭鱼肉重新放回碗里,再蒸一下,又拿出来招待下一批客人。(大部分鸡鸭鱼肉都是腌制过的,可以反复蒸。)从那以后,我就学乖了,去村里人家拜年再也不敢乱吃了,当主人将鸡鸭鱼肉夹给我时,我只是口头上应着“好,好,吃的,吃的”,再也不敢往嘴里塞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乡村的年味是紧巴巴的日子也要过的有模有样。</p><p class="ql-block"> 成家后有了孩子,每年要带着女儿去公公婆婆家过年。每次,婆婆都要将她养的大公鸡杀了招待我们。当热气腾腾的白斩鸡端上桌,满屋子都是鸡肉的香味。这次,吃自家人养的鸡,一点不用客气,我一块接着一块往嘴里塞,吃了个痛快。婆婆在边上还一个劲的往我碗里夹鸡肉,满脸慈祥的看着我们把整只鸡全吃掉。</p><p class="ql-block"> 那时,小镇上是可以放焰花爆竹的。我们还没吃完年夜饭,街上早已响起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小男孩们在街上追着小女孩扔“摔炮”,吓得小女孩们一个个边叫边逃。小镇上炮竹声、尖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一派其乐融融的欢快气氛。</p><p class="ql-block"> 晚上,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刚刚入睡,又被一阵阵的烟花爆竹声惊醒。哇,那阵势仿佛是开了战,听起来哪里是烟花爆竹声啊,简直就是阵阵枪炮声。天还没亮,在睡梦中被又一波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惊醒,有人已经早早的开始放爆竹迎接开门红。爆竹声声除旧岁,金光道道迎新春。爆竹声中满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改革开放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的年味是欢笑声,爆竹声,是红红火火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我回老家陪妈妈过年。大年三十,我、老公和妈妈三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简单而美味的年夜饭。仔细想了想,这样的场景,在我近70年的岁月中又有几次呢?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回娘家吃年夜饭的次数是少了又少。今年,我陪妈妈一起吃年夜饭,算是弥补我以往缺席娘家年夜饭的遗憾,也是我心灵的又一次温暖回归。</p><p class="ql-block"> 年初一,女儿全家来给妈妈拜年。小外孙女拎着大大的一个礼盒走到阿太床前,轻轻地说了声“阿太新年快乐”。听到问候声,妈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满是沧桑的老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一老一少,一个94岁,一个4岁,相差了整整90年。近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妈妈经历的年味比我多的多,但肯定也和大多数国人一样,有苦涩的,辛酸的,也有甘甜的,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虽然听不到烟花爆竹声,但我看着眼前九旬老人和她的小曾外孙女同框,我品味出了今年的年味,那就是我家四代同堂的家族情缘和欢快喜庆的家庭团圆。</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前进,年味在更新。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这就是全体中国人最为期盼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2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