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保山市火山热海旅游区,简称火山热海旅游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境内,由火山景区和热海景区组成,热海景区海拔1520米左右,面积约9平方千米。火山景区是中国内地四大火山群之一,属于新生代休眠火山,面积达221.36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腾冲处于欧亚板块与印支板块冲撞带附近,地下岩浆活动强烈,地下7至25千米深度仍存在两个直径10至30千米的岩浆囊,由于近南北向断裂系统十分发育,岩浆囊的热能源源不断在此释放,形成了腾冲地热。热海景区是腾冲地热显示最集中的地区,聚集了较多的高温热泉和气泉。由于腾冲火山活动的年轻性、多期性,火山喷发活动及类型的多样性,火山岩石系列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以及火山地质遗迹(包括各种火山构造、地貌、岩石等)保存状态的完好性,并且腾冲火山景观与丰富而强烈的地热活动景观和遗迹相互结合,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具备火山地热景观配套组合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 2016年,保山市火山热海旅游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成为中国唯一以独特的火山温泉资源为特色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到热海考察,就对热海地热景观做了详尽精彩的描述。明清时期有“一泓热海”之称,是古代腾越十二景之一,“热海”也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保山市火山热海旅游区的温泉资源利用历史有近千年,在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已有详实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6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十一医院在热海设立诊疗所,并系统地观察和总结了1000多例病员的疗效。</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北京大学、西南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家能源局、中南209地质队等单位对腾冲热海进行了多次系统的考察。</p> <p class="ql-block"> 1984年至1991年间,云南省财政厅、省交通局、省公路管理局、腾冲县中医院先后在热海建立了疗养部、疗养所。</p> <p class="ql-block"> 2004年,由云南机场集团与云南当地国资公司出资共同组建成立了云南腾冲火山热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 保山市火山热海旅游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境内,腾冲县境为主体,跨东经98°10′至99°14′,北纬24°32′至25°39′。</p> <p class="ql-block"> 腾冲处于欧亚板块与印支板块冲撞带附近,地下岩浆活动强烈,地下7至25千米深度仍存在两个直径10至30千米的岩浆囊,由于近南北向断裂系统十分发育,岩浆囊的热能源源不断在此释放,形成了腾冲地热。</p> <p class="ql-block"> 保山市火山热海旅游区,属大陆型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昼夜温差大。</p> <p class="ql-block"> 热海景区是腾冲地热显示最集中的地区,聚集了较多的高温热泉和气泉,以地热奇观而闻名,素有“地热博物馆”之美称。地热显示特征为喷气孔、冒气地面、热沸泉、喷泉、热水泉华和水热爆炸等。热流量相当于一年燃烧27万吨标准煤。</p> <p class="ql-block"> 火山景区是中国内地四大火山群之一,属于新生代休眠火山,火山景区规划面积62.61平方千米,总面积达221.36平方千米,有97座火山,其中火山喷发口保存完好,观赏价值较高的火山锥有25座,可分为截顶圆锥状、盾片状、穹隆状、金字塔状和复合形等不同形状,构成了中国境内新生代火山分布密度最大且火山数量最多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热海景区游路为环行游线,全长5千米。自然景观有大滚锅、怀胎井、鼓鸣泉、眼镜泉、珍珠泉、泉华裙、蛤蟆嘴和狮子头等;人文景观有李根源题字的热海石及文光亭等。</p> <p class="ql-block"> 蛤蟆嘴位于澡堂河瀑布旁边,该泉群因形似“张口蛤蟆”而得名,是中国唯一的脉动式沸喷泉。由于高温泉水中混合有气体,呈现间歇性喷发,故而形成脉动式喷射特点,长年累月泉口沉淀了许多硅华呈白色,周围又生有许多高温藻类呈绿色,远观酷似一只大蛤蟆,此泉为间歇泉好似一群蛤蟆有规律地吐水,又名"蛤蟆吐水"。</p> <p class="ql-block"> “千古沸腾百孔气,一池灵泉万斛珠”,这两句诗描述的就是珍珠泉,珍珠泉呈心形。泉水中有几百个喷气孔,一串串气泡从中袅袅升起,晶莹剔透、五光十色,形成了珍珠奇观。</p> <p class="ql-block"> 鼓鸣泉为沸泉坑、喷汽孔,为热海温泉水流量之最,因泉水多次改道形成许多空腔,又因此泉为间歇泉,泉水的间歇喷出过程中空腔产生共鸣,发出咚咚声,如古战场鸣鼓之声,故称鼓鸣泉。</p> <p class="ql-block"> "大滚锅”因泉沸水翻滚,腾烟蒸雾,气势恢宏,形似一口烧开水的巨锅,被当地人称为“大滚锅”。300多年前徐霞客到此考察时对大滚锅做了“池大四五亩,中洼如釜,水贮于中,止及其半,其色浑白,从下沸腾。作滚涌之状,而势更厉。”的描述。60多年前李根源先生到热海治病疗养时也为此赋诗一首:“热海翻波起怒潮,熊熊烈火地中烧,阴阳鼓动皆春意,流注盈江润稼苗”。</p><p class="ql-block">介绍: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