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曾去过两次崇武古城景区,这次是同伴想去,陪着一起再去一次。崇武古城因中国保存最完好的丁字型石砌古城而闻名,但我前两次来都错把崇武古城景区当成了崇武古城,这次过来才弄明白,准确来说要买门票才能进去的崇武古城景区,只是古城外滨海的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这个景点主要是古城墙、大海、沙滩和石雕、岩雕组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却真正的崇武古城是居民聚集生活的地方,是被古城墙围起来的这片区域,不用买门票就能进入。这次把这两个区域分开写,先去的是崇武古城景区,也就是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br> 据介绍,崇武古城是国内仅存的、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时期的丁字形石砌古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依古城傍海滩而建的“石雕工艺博览园”,全园长约1200米,幅面宽60-200米,总面积9公顷,成为全国少有的石雕公园之一。置身其中您可边在海滨绿地散步,边赏美丽石雕,是个为数不多荟萃石雕精品的主题公园。园内设置形态各异的石雕五百余件,与与古城、大海浑然一体,独具匠心。包容了崇武历史悠久的圆雕、浮雕、影雕、线雕和沉雕等各种石雕艺术。划分为25个景区,包括石雕动物园、狮子林、妈祖艺术展区、石雕艺术珍品馆、聊斋志异区、三国演义区、水浒人物区、西游记区、十二生肖区、二十四孝区、八仙区、惠东女、观音坡景区、华夏诸神展区、崇武石雕艺术重要工程展馆、惠女雕像广场等。<br> 本来计划看过安平桥后,就去龙山寺和灵水古村,可要离开安平桥景区时,一位同伴迟迟没有过来,联系后得知他的无人机挂树上了,陪着他捡无人机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家商议放弃龙山寺和灵水古村,直奔惠安县崇武古城,赶到那边去住宿。安平桥到崇武古城将近67公里,只是晚上经过泉州湾大桥、中国最美海岸线(秀涂至崇武),错过了一些风景。途中同伴临时订酒店,可崇武古城已没合适的酒店了,便在离崇武古城六公里外的青山湾旅游区找了一家民宿。可晚上来到青山湾,这里没有餐饮之类的店铺。又开车跑到崇武古城去吃晚饭,返回到青山湾直接休息了。初五早上早早就起床了,想赶到崇武古城海边看日出,这时天还没亮,趁等同伴下楼的空隙到沙滩上走了走。青山湾位于惠安县山霞镇, 素有八闽第一金滩的美誉,是闽东南地区一处不可多得的海滨避暑胜地。 大概六时四十五分来到崇武古城,春节旺季早点过来停车还是方便,太晚了找停车位都难。而且进入景区不用门票,我虽可凭证免票,可同伴需买门票。来到景区首先看到的便是惠安女雕塑,惠安女是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殊族群,她们的服饰独具特色,富有浓厚的文化特征。 惠安女雕塑后面是锦瑶惠女坊,以前过来时好像没有。上去可免费参观明风战船,不过战船看上去比较新。旁边的锦瑶惠安女服饰体验馆才是这里的主角,景区还没上班,体验馆也还没开门营业。 站在锦瑶惠女坊观景台上可观赏周边海景,正前方礁石上有一座半红半白的灯塔,左前方是崇武古渡码头景区,只是当时不知道那是一个景区,看见码头上彩色的城堡钟楼比较悦目。 离开锦瑶惠女坊往东走,沿途就是各种石雕了。惠安是“中国石雕之乡”,惠安石雕是南派石雕的代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过多次了,第一次来还一座座石雕认真去看,现在只是途经而已,随便拍几张照片证明来过。整个石雕园分别以不同的主题,陈列着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的各种石雕艺术精品有500余件。 崇武古城以“石雕之乡”驰名中外,几百年来,这里的石雕工艺远近闻名,石雕艺匠走遍各地。记得以前过来时,路边有不少石雕厂,堆放了一些成品和石料,这次过来好像没看到了,当地对石雕厂进行了转型提升。 走到海边去看海景,崇武古城位于崇武半岛,崇武海岸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与亚龙湾、维多利亚海湾等知名景点齐名,崇武海岸线上分布着12个金沙海滩,岩石礁屿形态各异。 崇武古城前的海岸多为礁石,整个崇武半岛三面临海,西连陆地,地势起伏壮观,夹在湄州湾与泉州湾之间,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br> 继续往东走,来到了石雕文化艺术长廊,早上有附近的村民在这里练太极,这里有崇武古城矿物博物馆,不知开门了没有。 海边有海门深处地貌奇观,因海蚀和风蚀的强烈作用,这里临海的大片岩群中赫然出现一道整齐划一、颜色黝黑的石路,直伸向大海深处,大潮退尽时也看不到它的尽头 海边的石戏台没有节目,旁边有打卡拍照的雕塑,沿着台阶往上走去,迎面是一个圆型玻璃房子,没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左边就是古城矿博馆。 时间尚早,古城矿博馆还没开门。据介绍矿博馆共展示150余件各种矿石藏品,它们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让游客可以从这些矿物晶体中,见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球的丰富宝藏。 沿旁边的台阶走到古城矿博馆屋顶,上面空荡平坦,只有一个观察亭,可上去居高临下观赏周边景色。 站在亭子最上层,能看到刚才礁石上的那座灯塔,不过方向有所不同,灯塔颜色也由半红半白变成了两边红色中间白色,另一边海边岩石上是观浪阁,观浪阁建造在海边的高地上,可以俯瞰整个海景。 在古城矿博馆另一面则是南门,门前屹立着一尊关公雕像,旁边还有一座“威镇海门”的照墙,旁边分别有关圣亭、南陵塔。 在“威镇海门”的照墙后面就是崇武古城南门,崇武古城共有五个门,为东南西北四个主要的城门和一个水门。在南门旁边的城墙上有一处日寇侵略崇武的“炮击处”。1938年,日本侵略军曾想从崇武海岸登陆,企图在这里打开一条侵华的通道。因崇武古城城墙异常坚固,日寇的炮击并没有摧毁它,却在城墙上留下了弹坑。 在南门外的广场上矗立着民族英雄戚继光石雕像,雕像高10.8米,由108块青石拼接而成,由崇武当地石雕工匠制作。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率军入闽剿倭,戚继光指挥“戚家军”在崇武多次打败倭寇。 继续沿海边行走,来到了海门亭,海门亭建于1987年,是为纪念崇武古城建城600年而建的一座由花岗岩石搭建而成的石亭,因位于"海门深处"景观而得名。 海门亭前是看海的最佳位置,在这里可看到迎面海水中依岩礁形状而成的一只神龟,这只石龟有“天下第一龟”之称,可惜早上石龟被海水淹没。下方岩石上有“天下第一龟、人间无双寿”、”永镇沧海“等石刻。 在海门亭旁边,有一组西游记师徒四人的雕像。右下方海边一片突出的礁石上,有“鼓浪震天”、“海天伟观”、“观日”等等石刻,那里是八仙景区。 再往前走是金沙碧水的半月湾,海湾与台湾隔海相望,因形似弯月而得名。这里以“半月沉沙”而闻名,为惠安八景之一。这里有金色的沙滩,苍翠的林带,天然的海滨浴场,有“南方北戴河”之美誉。 这一片海滩上有”鱼龙窟”岩雕群,走在礁石中留心一看,就会发现许多礁石像巨大的海龟、鱼、虾、螃蟹在水中若隐若现地游动,这片岩雕群被誉为“大地艺术之花”。 据介绍在海滩1200多米长的“鱼龙窟”岩雕群中,共有150多件海生动物岩雕海边的礁岩上。“鱼龙窟”取之明代诗人丁少鹤赞崇武的“孤城三面鱼龙窟,大岞双峰虎豹关”这句古诗。 走到半月湾的另一头,这里是许多名人的墨宝题刻。其中有美术大师刘海粟98岁高龄时题写的“天风海涛”,书法家朱屺瞻102岁时题写的“天趣”,雕塑家刘开渠题写的“崇武”岩雕,篆刻书画家、西泠印社社长钱君陶先生题刻的“逐浪”等,共有摩崖石刻29处。 从岩雕群边上的台阶上行,来到了观音坡,这里有一些以观音像为主题的石雕。观音坡上矗立着“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石碑,崇武古城位于东海南海气象的分界线上,并是中央台海洋天气预报中“崇武以南、以北的风力几级”的参考点。 观音坡坡顶就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灯塔,这里可是整个景区风光最好的地方,观音坡两面朝大海,视野开阔,来到此处有种到达了陆地尽头的既视感,坡下建有静海庵,这也许就是观音坡命名的由来了。 崇武古城灯塔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是我国较早的民间灯塔之一。这座灯塔由当地渔民集资兴建,目的是为了帮助夜间归航的渔船安全找到回家的路。灯塔高33米,塔身为白色方形标柱,矗立在崇武古城东南角的最高处,成为了船舶驶往泉州湾和进入崇武港的重要助航标志。 走到古城灯塔位置也到了景区的尽头了,往前就是景区东门的出口了,汽车停在景区西门这边,还得转身往回走。返回时就没再走海边,而是沿着城墙下行走。 天空中厚厚的云层也渐渐散去,露出了蓝天。没多久就回到了南门位置,刚才从南门进到崇武古城里面,沿着街巷逛了一个小时,再从南门出来返回到石雕园,在里面拍的照片就放到另一个美篇里面了。<br> 崇武古城古城墙由花岗岩砌成,高约7米,周长约2.5公里,平面略呈梯形,城墙上有墙碟、箭窗、敌台,利于倭寇来袭是攻守兼备。这些古城墙至今保存完好,非常坚固,是明朝时期海防工程的代表。 来到出口位置,这里城墙下有黄吾野雕像和黄吾野诗碑,黄吾野是明朝著名诗人、书画家,被誉为“诗书画三绝”,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出了景区回头看,景区大门上方有“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这才应该是景区真正的名字。 前行不远是“崇武古城”牌坊,牌坊背面刻着“民族之娇”四个大字,正面才是“崇武古城”四字,牌坊静静地伫立在古城入口,十多年前过来也是这个样子。牌坊前面是一个海浪,再过去就是西沙湾海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