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级文保单位段家楼,坐落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西傍云凤山,东临绵河水,此地背山面水,堪称风水宝地。在周围因多年采煤而不断塌陷的土地上,段家楼群却能历经百年风雨而屹立不倒,选址与建造者的独到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洋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入股正丰矿后,其家族实际控制了井陉矿务局。1913年,段家楼这座大型花园式私宅开始投巨资兴建,它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期望,见证了时代的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段家楼大院的主要建筑由总经理办公楼、总工程师楼、小姐楼、公子楼等七座西洋风格的楼群构成。南北两组布局,每座大楼坐西朝东,独立成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外,还有工程师住宅(又称煤师院)、高级职员宿舍、矿警所、学校、戏楼等建筑穿插错落其间,花草树木、竹篱藤架点缀其中,形成了园中有楼、楼中有园的独特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段家楼是石家庄地区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欧式建筑群,它将西洋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完美结合,成为建筑艺术珍品。从德国进口的暖气片、瓷砖等建材,更使其成为中国近现代煤炭工业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彰显出当时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段家楼大院地下建有总长5.5公里的地道,分上中下三层,不仅连接院内各个楼院,还直通矿区电厂、火车站等地。地道历经多次扩建和修缮,至今保存基本完好,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7年4月17日,矿区迎来了解放,井陉煤矿和段家楼重归人民之手。随着全国第一座大城市石家庄的解放,解放大军如摧枯拉朽般横扫蒋家王朝。我党在段家楼举办了“南下干部培训班”,为新政权的建立和管理培养了大批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从延安迁移到西柏坡,井陉矿精心挑选了段家楼里最好的生活和办公用品,运送到西柏坡,供党中央和毛主席使用。这些物品至今保存完好,已成为珍贵的文物,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段家楼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变迁,见证了北洋军阀、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等整个近现代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是一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到这里参观游览的人们络绎不绝,透过段家楼和井陉矿这面镜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衰和重生的发展轨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