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淮滨泥叫吹,俗称"小叫吹",个个都能吹响,属于陶哨,泥土取材于淮河沿岸冲积平原,土质细赋、不易开裂。泥叫吹作品大小不一、生动传神,主要品种有:十二生肖系列、百鸟朝凤系列、吉祥卡通系列、戏曲人物系列、历史人物系列、农村生活题材人物系列等十余项系列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淮滨泥叫吹起源于淮滨县五千年龙山文化遗址"沙塚遗址",该遗址位于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目前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河南省考古专家对沙塚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和骨器。在出土的一千多件文物中,有一对精美的"红陶鸟"(现陈列于中国淮河博物馆并作为镇馆之宝)引起专家的高度重视。经测定:红陶鸟距今已超过4600年。同时专家推测,墓主人在当时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红陶鸟的出土反映当好沙塚部落对鸟图腾的崇拜。它与肖营村传承数千年的"淮滨泥叫吹"一脉相承。红陶鸟是泥叫吹的始祖,当今的泥叫吹就是红陶鸟的直接继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活化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淮滨泥叫吹是属于中和之美的一种彩绘泥塑,写实与写意的结合,理性与感性的交融。这种泥塑形式与当地民俗活动"庙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民间信仰。相传,泥叫吹不仅是孩子们的玩具,也被赋予吉祥如意的象征意。它能吹出清脆的响声让幼儿安静,小孩吹了身也强,命也长,也用它作镇宅祛邪的"镇物“。它是为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而制作的一种艺术品,也体现着神话故事与民俗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11年,淮滨泥叫吹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1.本期主人公,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年方小有50,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滨泥叫吹(小叫吹)代表性传承人,我认识他已有8年时间啦!他是美朮科班出身,温文尔雅,谈吐慢条斯理,我们俩一见如故,他即使再忙,对我的述求也是有求必应,纪实摄影的好伙伴。</p><p class="ql-block">他孝敬父母,忠爱泥叫吹传承。(2025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西湖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郑金宇的父亲 郑保民,出生于1946年9月16日(农历),屈指一算也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老人家书生气十足,说话办事文文静静,他告诉我:祖祖辈辈都做泥叫吹,他做泥叫吹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3,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但底色仍离不开泥叫吹,据说这一只老虎能卖一千多元,估计是哪位土豪订制的,反正老虎的主人不是我,也不会是我的老表。(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4,有其父必有其子,跟着蜜蜂采花朵。跟着父亲学做泥叫吹,郑金宇从会走路就开始了,屈指一算也有四十余年的艺龄了。(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5.上色不靠机械印刷,靠手艺人心到手到的一笔一笔绘制,不然当地坊间为什么说它还是镇宅之吉祥呢?这虎虎生威确实好的很呀!(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6.郑金宇用他不高的身躯和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孝敬父母和扶子的重担,节衣缩食为了家,为了泥叫吹传承,他在做直播,刷到了都给点赞哈!(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7.淮滨彩绘泥塑统称“淮滨泥叫吹”,是淮滨地方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已经濒临失传的河南省级“非遗”项目民间工艺品,据科考它至少有5000岁啦!(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8,从左到右:郑金宇、父亲 郑保民 、母亲 易兴芳、侄女 郑海悦 (某医学在读研究生),新年即将到来,也是泥土变成金的良机,一家人齐乐融融制作泥叫吹。(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9.孙女郑海悦 这位大学药学硕士研究生,未来的白衣天使,在奶奶的悉心指导下制作泥叫吹。(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10.老手传新手,一传5000年,中华民族的血脉就是这样延续的,民族要振兴,文化必自信,愿淮滨泥叫吹代代相传,永远承续!(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11.未来的白衣天使、在校医学研究生、孙女郑海悦依偎在爷爷身旁潜心学泥叫吹技艺。(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 <p class="ql-block">12.别人忙过年走亲访友,泥叫吹手艺人一刻也不能耽误,相当于庄家人的收获季。今年各行各业内卷厉害的很,以往大年初一一个摊位可卖三千元,今年仅卖三百元。(2025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西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13.儿童和靓女帅男是泥叫吹的消费主力,要说儿童喜欢可以理解,青年男女喜欢,估计是来自于国家对非遗的宣传在年轻人中已深入人心。(2025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西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14.郑金宇的二姐郑金秀,师从父母亲也学会了泥叫吹制作技艺,正月里赶庙会也是常态。(2025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拍摄于河南省新蔡县金丘冢庙会)</p> <p class="ql-block">15.郑金宇的三姐郑金侠(左一),协助娘家人在庙会上支摊。(2025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拍摄于河南省新蔡县金丘冢庙会)</p> <p class="ql-block">16.郑金宇年已八十的老母亲易兴芳,一辈子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养儿育女,并兼做泥叫吹,正月里顶风冒雪赶庙会,非一般人能坚持的。(2025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拍摄于河南省新蔡县金丘冢庙会)</p> <p class="ql-block">17.在读医学研究生郑海悦为泥叫吹代言。(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日,拍摄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肖南组 郑金宇 家中。)</p><p class="ql-block">不知其中苦,莫劝人大度。局外人不知传承人的付出与艰辛。在编此文时己是早春二月,虽冰雪消融,但寒风如剪刀,郑家人该上学的上学,为了养家糊口,我纪录的主人公郑金宇不得不远赴新疆去务工,再见又是岁末。</p> <p class="ql-block">感谢老萬家板栗对摄影的大力支持,吃老萬家板栗大吉大利!</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肖乃宝,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人大书画摄影研究院理事,信阳市老年摄影协会副主席,信阳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商城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卢店村名誉村长,光山县艺术摄影学会顾问,潢川县老干部摄影协会会长。潢川县艺术摄影学会顾问。作品入围第二、三、四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郭窑》、《固始县老缸窑》、《暖寿》、《潢川县空心贡面》、《刘志千和他的皮影戏》百幅摄影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图片社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