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功背后的故事

刘长庚1008364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2年2月20日,荣家湾大礼堂张灯结彩,红旗飘扬。岳阳县政府在此隆重召开2001年度重点工程庆功表彰大会。当县长童康宁将三等功证书递到我手中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时的我,虽已调离岳阳县电力局,但那份沉甸甸的荣誉,仍让我心潮起伏——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褒奖和鼓励,更是对我团队工作的肯定和认可,这份荣誉离不开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与共同努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1年,我在国家电网岳阳县电力局任书记,在市电业局和县政府的双重领导下,参与并组织了这场涉及岳阳县域半壁江山的小水电移交改造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岳阳县的小水电系统,因历史的原因,“诸侯割据”,各自为政:有岳阳市铁山管理局管辖的铁山水电站及其供电区域,有县水利局管辖的大㘭、岳坊水电站及其供电区域,还有部分乡镇自发自供的小水电。其范围覆盖了公田、月田、毛田、张谷英等10个乡镇1个林场250个村。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带来了诸多问题:严重超编的职工队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电网基础薄弱,电力线路普遍档距大,线径小,木杆代替电杆有之,线挂大树有之。</span> <span style="font-size:20px;">私拉乱接、内外勾结窃电屡见不鲜,个别村组因建水电站而长期免费用电,还有人竟架起大功率电炉煮猪食。高能耗变压器占8成以上,有的线损高达 74.6%,电压质量低,老百姓戏称电灯为“萤火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水电电网亟需改造,用电质量亟需提高!但小水电却申请不到国家网改资金,县委县政府经报请岳阳市政府和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同意,决定将小水电供电区域移交给大电网,并将这项工作列为2001年全县重点工程。由此,县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电力、水利、物价、经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移交改造领导小组。县电力局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局长刘小年任组长,我为副组长。由于刘局长大电网网改工作繁忙,小水电移交改造工作就交由我负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7月30日受领任务后,我们立即从全局生产、营销、农电、网改等部门抽调了八名精干人员,组成了“两改一同价”(即电网改造、体制改革和同网同价)工作组。为减少往返时间,方便工作,我们将指挥部安扎到离县城七十多华里的公田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驻后,我们立即展开了实地勘察。我和王芳希、彭江良等同志,跋山涉水,顺着一条条线路跑,围着一台台变压器转,前往一家家农户访问。只用了2个月时间,我们就跑遍了11 个乡镇场的山山水水,摸清了小水电全部电力设备的状况并登记造册。下面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当时工作量之大,艰辛之程度:35kV线路65公里,10kV线路586.5公里,400V线路2948公里。35kV变电站 1 座,35kV开关站 2座, 配电变压器415台,用户56578户。10月底,我们又完成了小水电网改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月镇线、毛镇线、公坝线的改造规划,并提出了升压公田变、改造毛田 35kV变电站、月田35kV变电站的方案。11月12日,铁山供电区、县水利局和乡镇供电区全部电网资产,正式移交大电网。2001年12月初,经省公司批复同意,启动岳阳县第一期小水电网改资金 3460万元,开始大规模的小水电农网改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移交工作的另一大难题是体制改革。改革浪潮中,人人都想搭上大电网这艘大船,但根据湖南省电力公司有关供电区域设备和用户数测算,编制仅166人,现有的316人需要精减近半数。那些日子办公室频繁有人来访,说情电话不断。我们与铁山管理局、县水利局的人员一起,逐个变电站和水管站进行人财物全面摸底,采取人员分流措施,消化多余人员:先通过政审,筛掉业务能力差、拖欠电费不缴、甚至有内外勾结窃电等劣迹的人员;厂网分开,安置一部分到小水电电厂;还有一部分分流到水管站,进行乡镇的水务管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确保人员选拔的公平公正,我们进行了严格的招聘考试。我们请市局培训中心出题,并实行严格保密措施。尽管有许多人试图打听考题,甚至有人送礼,都被我一一拒绝。考试时请的监考人员是县消防中队的战士们,这些外地籍战士,与电力局与县里各部门,没有熟人,也没有任何瓜葛。考场纪律非常严格,有几个小水电工在考场作弊,当场被取消资格。后来事实证明,由于把关严,从小水电进到大电网的这些职工,职业素质较高,很多成为业务骨干甚至供电所长,还有的成为了更名后的县公司、市公司部门负责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通过政审、考试、体检、上岗前培训、签订劳动合同等程序,最终133人进入大电网,比核定人数少33人,为电力局减人增效赢得了空间。10月中旬,又从大电网抽调任建中等4名供电所长进行小水电供电所的筹建工作。11月20日,新成立的供电所人员全部到岗到位。11月26日始,饶村、月田、公田、毛田供电所相继挂牌。至此,小水电顺利地完成了全部体制改革工作。</span>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久,我调往了市局。待我2003年秋重返故地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振奋:第一期网改计划已完成,升压后的变电站焕然一新,高效变压器取代了高能耗变压器,一排排标准的等径杆矗立在田间地头山岗上,四个供电所都建起了“国家电网”标志的规范营业厅。到户电价直降三成,低压线损锐减至12%,用电质量显著提高,供电安全得到了保障。第二期配套工程——新墙110KV 变电站1600万元建设资金也已启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当我再回首时,心生无限感慨:小水电成功的移交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焕新的电网,还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那些在烈日下丈量的数据,在深夜里编制的规划,在考场上坚守的原则,最终都化作点亮山乡的灯光。这或许就是改革的真谛:只有用系统工程的思维破局,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前行,才能在时代的答卷上,写出经得起检验的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文中数据来自本人工作日志,图片均自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