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揚梅洲在湘潭市雨湖区境内,位于锦湾侧,是湘江回湾中的一大洲,洲北的湘江河湾回水部分,老百姓习惯称它为“小河”。小河对航行很有益处,《湘潭竹枝词》有“东水西流西水东,杨梅洲上落苏红,行船坐船知浪起,都进河湾避大风”。杨梅洲四面环水,洲长约2500米,宽约200米至300米,面积0.5平方公里,是湘潭市区唯一的大河洲,被誉为“湘潭夏威夷”。</p> <p class="ql-block">阳光、沙滩、鲜花、美食、乐园......这些优美词语都是对夏威夷岛的赞赏和评说。</p><p class="ql-block">夏威夷虽美,却相隔万里,远在重洋。去眼前的“湘潭的夏威夷”杨梅洲”,一定也会让你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翻开历史的篇章,</p><p class="ql-block">回顾杨梅洲的过往,凝望她的现在 ,“杨梅洲不仅是美景,更多的是承载了时代的痕迹和辉煌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杨梅洲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p><p class="ql-block">相传很久以前,杨梅洲是南北隔水相望的两个小沙洲,分别住着两户渔家,一家姓杨,一家姓梅。两家的儿女长大后,定下了亲事。梅家担心女儿嫁到杨家后,隔着江水相见难。杨家儿子大手一挥:“我们如果把两洲之间填起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于是,两家人齐心协力,从别处挖来泥土倒入江中。他们每天挖、运、填,辛勤劳作,终于将两个小洲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大洲。后来,洲上的住户逐渐多了起来,人们为了铭记杨、梅两家人填江造洲的功德,便将这个洲取名杨梅洲。</p> <p class="ql-block">杨梅洲公园,于1992年6月开园。2012年经改造后重新开放为免费的水上公园,成为市民又一个免费的休闲游乐好去处。</p><p class="ql-block">杨梅洲公园内绿树成荫,洲水相连,鸟语花香,野趣盎然,风景宜人。从洲上走过前往水上公园,田舍间有鸡鸣狗吠,有孩童草坪嬉闹之声,生机勃发,情景交融,在岛上还可以吃到刚捞上来的鲜美河鱼,随着牙尖上的蠕动,小店烧烤挑逗味蕾,香味格外诱人。冮边五彩缤纷的帐篷充满温馨浪漫,长椅上的老者堆满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这一刻你会感到生活如此惬意。</p><p class="ql-block">尽管杨梅洲公园很小,但这里空气清新,还能亲近母亲河湘江,是城郊很好的游玩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有人曾用这样的比喻形容窑湾的美:“天上人间,人间窑湾”!然而,要识得窑湾的美,又必须先识得杨梅洲的美。被称作湘潭“夏威夷”的这个地方,可不单纯是因为她独好的自然环境,更因为她是一个居住乐园、休闲天堂。</p><p class="ql-block">潇湘八景中的“渔村夕照”,就是在窑湾杨梅洲。杨梅洲是湘潭市内唯一的江中洲屿,与杨梅洲隔江相对的便是窑湾。唐兴桥下江中撒网、垂钓的小渔船,江边或蹲或立的垂钓者,在杨梅洲边夕阳的映衬下,恍如现实版“渔村夕照”。多少人慕名而来到此游玩,嘻闹在洲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浩瀚的湘江奔腾不息,一泻千里,流到杨梅洲却不再往前走,形成U字型环绕,杨梅洲四面环江,江面十分宽润,水流急速,一会儿波涛汹涌,卷起千堆雪;一会儿形成巨大旋涡,宛如冲入龙宫,伫立洲中,视野几乎没有障碍,两岸风光精美尽收眼底,是观江赏江最理想的地方。每到秋天,湘江水位下降,杨梅洲北端便露出近百米宽的沙滩,一直延伸至江心,洲边白沙如银,晶莹似雪,水中游泳,清彻的江水穿透清凉。</p> <p class="ql-block">湘潭人恃水而居,湘潭城因水而兴。从“刳木为舟,剡木为辑”,到“岸帆樯檥,集连二十里,尘市日增,蔚为都会”,到为这座城市荣获“小南京”、“金湘潭”之称,流趟着的江水见证了湘潭水运的繁华。</p><p class="ql-block">杨梅洲引以为荣的造船业,算起来有1700多年历史了。</p><p class="ql-block">晋代,康熙刊《湘潭县志》记载,晋荆州刺史陶侃驻军石嘴垴时,就在此造战船,世称“陶公船”。它对攻入长沙,平定杜弢的流民武装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唐代,潭州造船业,因适应洛口粮运的需要而振兴,杨梅洲地近洛口,造船业多造大型运粮船以适应跨湖过江的需要。</p><p class="ql-block">宋代,在潭州至衡州的湘潭段,设”兴造”管理造船事务,兼管船坊、铁作等两个制造机构。湘潭的造船,成就了运输业、商业的发达。湘潭船出洞庭、下长江,运去大量粮食,满足了南宋王朝的需要。</p><p class="ql-block">明代,杨梅洲造的大船,长达12丈,载重达200吨,造一船耗工2000余个。大型倒扒子一直航行到荆江、汉水而畅通无阻。</p> <p class="ql-block">杨梅洲的造船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晋代。晋代陶侃在此造战船,唐代因适应洛口粮运需要而振兴,宋代设有“兴造”管理造船事务,明代造的大船长达12丈,载重达200吨。杨梅洲的造船业不仅满足了当地的需求,还促进了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说到杨梅洲的造船业就不得不提一支赫赫有名的队伍——湘军</p><p class="ql-block">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派褚汝航到湘潭杨梅洲分设造船厂,监造战船,战船造成后,曾国藩邀长沙黄冕一观,黄看后,对曾说:“吾出入兵间十余年,所见军容整齐,无及此者。然长江千里,港汊纷歧,贼船易于藏匿。江南小战船曰舢板者,每营请添十号,以备搜剿港汊之用。”曾国藩以为很对,便立即改定营制,湘军水师制度在杨梅洲的水师操练中形成了。</p><p class="ql-block">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曾国藩从衡州(今衡阳)出发,集军于湘潭杨梅洲。有新旧战舰二百四十艘,从船二百三十艘,水师十营,每营约为500人。另外有陆师十三营,以塔齐布为先锋,水陆军一万七千夹湘江而下,军容雄壮。不久,曾国藩所率湘勇进驻岳州(今岳阳)。</p><p class="ql-block">不久,太平军进军长沙靖港,为了保卫长沙,太平军与湘军大战于靖港,结果太平国大败湘军水师于靖港。咸丰四年四月,为了对长沙形成夹击之势,四月初九太平军把湘潭攻下。靖港大败是湘军出师以来第一次大败。曾国藩回到长沙后,重整水陆各军,在衡州、湘潭设两厂,继续造船,在此期间,湘潭形成了“兵贵精而不贵多”,兵多反足为打仗之累,所以曾国藩后平便在“减兵省食”上策划。湘军奋起反击,太平军军败湘潭,太平军在湖南失去牵制长沙的力量,便把岳州的军队撤回湖北。</p><p class="ql-block">湘军从征战长江中下游流域开始,后来发展到征战全国。几十万湘军大军以冷兵器为主,巨大的军需需求刺激了湘潭的手工业及制造业的发展,冶铁、采煤、锻造等行业在湘军征战期大规模发展,湘潭的钢铁作坊最多时有40多家,窑湾一带的打铁声不绝于耳。由于湘军水师队伍庞大,杨梅洲一处造船已无法满足军需,曾国藩又在窑湾、易俗河等临江处开设多个造船厂,湘江沿岸的造船业得到迅猛发展,迎来了一段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长茄子,是杨梅洲独特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据说,每年洪水冲刷,为杨梅洲这片土地输送来大量营养物质。杨梅洲土质肥沃,土壤奇特,其盛产出来的茄子形状美,色泽亮,味道鲜!民间一度流传:“过了杨梅洲,冒得茄子呷”。吃了这个地方的茄子,再赏其他地方的茄子便觉得索然无味了。</p><p class="ql-block">杨梅洲的茄子很有名气,吸引四面八方的食客。为什么如此有名气呢?</p><p class="ql-block">一是时节独特。“杨梅洲的茄子出在打霜天”。茄子一般到打霜季节就完全“落摊”了,而这里则刚刚上市,足足推迟一季度。用现在的说法叫反季节蔬菜,而且是完全自然造化的反季节蔬菜,绝对环保、绿色。</p><p class="ql-block">二是品种独特。南方传统栽种的茄子一般是紫红色圆砣略带长型品种,而杨梅洲的这种茄子为纯白色的长型茄子,属稀有品种。</p><p class="ql-block">三是味道独特。紫色茄子切成型后,尽管用清水、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仍不能完全去掉其苦涩味,而杨梅洲的茄子不仅不要浸泡、无苦涩味,而且还带有甜味和清香,口感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除了茄子,杨梅洲还有三宝:沙滩、桑树、河鱼。</p><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80年代前,想吃鱼便起个早,钓一大碗“白头嫩”“游鱼子”是常见的事。所以过去有一种说法:一边架起锅子一边去捕鱼,捞上来最新鲜的鱼直接就下锅。长期以来,想吃河鱼,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窑湾。在窑湾以鱼为主要特色的餐馆常年保持20-30家,直到现在久盛不衰,不少人专门开车来品尝,真可谓“好酒不怕巷子深”!</p><p class="ql-block">烟柳碧纱处,湘水逶迤而过,夕阳西下中,可见归帆数点。景还是当年的景,只是更换了更美好的人间!</p> <p class="ql-block">杨梅洲大桥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境内,连接湘潭市内雨湖区和岳塘区,西起西二环,跨越湘江西汊河、杨梅洲、湘江及东岸湘江风光带,东至建设路,与河东大道相接,是跨越湘江的重要过江桥梁。杨梅洲大桥采用城市Ⅰ级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 60km/h,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并设置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p><p class="ql-block">杨梅洲大桥主要由主桥、东引桥、西引桥、互通匝道桥组成,以桥梁形式跨越湘江,项目路线全长 2400m,其中桥梁全长2129.04m,桥梁两岸设置两座半苜宿叶形互通立交分别连接沿江南路和滨江中路,并在河西侧设置两座上下杨梅洲岛的平行匝道。</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9日,湘潭杨梅洲大桥正式通车。庆典盛况空前,人山人海,市民成群结队前往游览。</p> <p class="ql-block">站立桥头仰视主塔高耸云天,塔身高大如柱,拉索四射如伞,桥体悬跨东西,宛如苍龙飞渡,气势恢宏,雄伟壮观。</p><p class="ql-block">扶栏俯看江水伴洲而过,波光荡漾,碧洲如舟,乘风破浪。近观窑湾古街旧貌换新颜,游人无数,千年古刹重建,莲城又添新彩。远眺江面七座大桥并驾齐驱,两岸风光如画,万搂九五至尊,摩天轮滚动时代的风彩。</p> <p class="ql-block">一个古老的传说,揭开了揚梅洲前世的面纱,一条百年老街,见证了杨梅洲今生的繁华,一座悬空的桥梁,促进了扬梅洲的升华。</p><p class="ql-block">古韵莲城,风景这边独好。千山万山水风光无限,还是家乡好。</p> <p class="ql-block">历史资料:百度知</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鸣谢原作)</p><p class="ql-block">健松:2025.03.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