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海人有一句经常讲的口头语:有空就出来“白相”或者“趟马路去”,意思就是:去马路上散步或者漫无目的的闲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一清早我送女儿三人去绍兴游玩,在徐汇区凯旋路文定路旅游大巴上车,然后独自一人就开始“趟马路”之旅。沿着文定路一路向北走……</span></p> <p class="ql-block">在路上看到不熟悉的或者熟悉的地方,都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回来加以研学分析,觉得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看到“回家街”心里就嘀咕了,还有这种街道的?可再仔细一看,原来把字看错了,应该是画家街。</p> <p class="ql-block">画家街专门销售绘画的用品。多数是画家自己开的店,画自己的油画,透过玻璃能看到自己作画的身影,这种通过灵感气息的作品画,是很有韵味的。</p> <p class="ql-block">竖在路边的这块牌子,上面的字深深吸引着我:“南洋1931”。我的网名由“南洋”这两个字哦,那为什么是1931年?</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曾经有一家上海南洋电缆有限公司,它的前身创办于1931年南洋水电工程行,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的总部位于上海,南洋品牌被评为是上海老字号。</p> <p class="ql-block">这个景点有点熟悉,壁照的背面“科学先驱”四个大字,高度赞扬了徐光启先生,他是明代农艺家、天文学家和数字家。</p> <p class="ql-block">南丹路和漕溪北路的转角口,有徐光启先生的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这座牌坊不仅是光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的石牌坊,是按照明代墓制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光启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崇桢十四年(1641年),1983年,为了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南丹公园更名为光启公园。</p> <p class="ql-block">南丹路靠近漕溪路,有一座山字形平面建筑,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家汇大修道院。它发轫于天主教江南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可惜景点开门迎客都要九点钟,看看手表只有八点多,所以就看看外观罢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家门面不俗的酒店是台州人开的,“缘起台州,吃在上海”。在里面是可以享受到家乡的味道和情缘。(因为台州也是属于宁波的)</p> <p class="ql-block">上海中心气象台,里面有博物馆,也是要到九点才能开放,下次出来晚一点,来这个几个景点来兜一圈。</p> <p class="ql-block">徐家汇书院,2023年1月1日全新开启,这座书院的面积有18650平方米,是全媒体复合型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徐家汇天主教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一座典型的哥德式建筑,曾有“远东第一大教堂”之称。</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始建于1847年,是上海观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专门收藏1950年以前出版的外文文献。</p> <p class="ql-block">藏书楼长期不对外开放,读者需要凭单位介绍信才能进入查阅资料,200平方米的展厅不定期召开中小会议以及展览活动。</p><p class="ql-block">下图是藏书楼的内景</p> <p class="ql-block">沿着漕溪北路继续向北行走,在虹桥路旁看到东方商厦,它建于1992年,由香港和上海合资商店。想当初这家商店是非常的红火。</p> <p class="ql-block">马路对面也是一个非常红火的商场——美罗城,想当时家用电器零部件(特别是电脑)都是要到这里来配置购买。</p> <p class="ql-block">隔着虹桥路对面的大型商场——上海港汇恒隆广场,面积达到40余万平方米,综合商业贸易,现代化写字楼,商务套间及住宅等三大功能。</p> <p class="ql-block">于1999年建造,2005年竣工的港汇恒隆广场以及独特的造型,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市21世纪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百联徐汇购物广场有限公司,于2011年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公司的经营范围,日用百货五金交电,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上海百联集团旗下的门店包括:</p><p class="ql-block">上海第一八佰伴</p><p class="ql-block">上海第一百货商店</p><p class="ql-block">东方商厦</p><p class="ql-block">上海友谊商店总店</p><p class="ql-block">等等等等</p> <p class="ql-block">沿着华山路继续北上,说广元西路前面红色的围墙,那就是有名的大学之一:上海交通大学。</p> <p class="ql-block">通过围墙的花窗,看到里面的校区中心小白楼。</p> <p class="ql-block">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是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p> <p class="ql-block">该校是晚清实力派人物盛怀轩创办,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1年更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p> <p class="ql-block">知名校友:江泽民、钱学森、蔡元培、胡敦复、邹韬奋、陈竺、刘国梁……</p><p class="ql-block">还有美篇好友“一鸣俊人”上个世纪毕业于此校。</p> <p class="ql-block">门口原来应该有小溪小河之类,才会留下这座校门桥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穿过华山路进入康平路,在天平路转弯到淮海中路。眼前这个景点我没有料到,只见马路旁聚集了许些人,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开始还以为这里集合去旅游呢?</p> <p class="ql-block">武康大楼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上海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幢建于1924年外廊式公寓大楼,以及以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设计而闻名。而且周围还有历史文化和名人故居,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它外形典雅大方,犹如一艘巨型航船,是著名设计师乌达克留下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大楼曾经有众多文化演艺界名人居住,也增添了许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武康大楼周围的郁金香花带,与这幢历史建筑增加了许多浪漫色彩,郁金香主要集中在淮海路的另一边栽培,在春天里拍摄,显得更加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沿着淮海中路往东走,没有几步路就到了宋庆龄故居,故居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1949年春天,宋庆龄迁居于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幢花园别墅,主楼为两层砖木结构西式洋房,绿色的木窗装饰着帆船和铁锚图案,屋顶的烟囱亦仿沉船的烟囱。楼下为书房,客厅和餐厅;楼上是卧室和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坐落在淮海中路1555号,是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和行业情报中心,是国家首批重点古籍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创建于1952年,1996年12月新馆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上海越剧院坐落于淮海中路和复兴路的交叉路口,成立于1955年3月,袁雪芬任第一任院长。</p> <p class="ql-block">上海越剧院是蜚声海内外国家级戏曲剧院,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雪声剧团”、“玉兰剧团”等越剧剧团,1950年4月,上述剧团以及一部分,并为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5年3月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p> <p class="ql-block">延安路高架,始建于1995年,1999年全线竣工通车,是上海高架甲字的重要一横。还有一点要赞美,现在的高架上下都有电梯运输,特别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在高架桥上看地面的绿化,好比是万花筒内看西洋景美得无话可说。</p> <p class="ql-block">静安公园的北门,是新装置的喷泉池,对美化环境起到了不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个喷水池是八大景之一,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还有文字解释:</p><p class="ql-block">静安喷泉</p><p class="ql-block">始于南宋喷泉,成为静安寺八景之一,号称天下第六泉,享誉海内外,今以现代景观手法,重塑涌泉风貌,以彰显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南京西路那一边,就是静安寺,也称为静安古寺,及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静安寺的建筑风格,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静安公园内的八景园因修缮关门,非常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在公园的东草坪上树立了一尊“上海市尊师重教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1986年9月10日教师节建汉白玉雕女教师立像</p> <p class="ql-block">整个雕塑区域是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1994年9月10日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由墓室改建而成的白色大理石亭,内设大理石桌、凳,面积约为2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草丛里两头犀牛在吃“草”好奇怪,犀牛是吃草动物?哦,原来是我搞错了,是吃草的!</p> <p class="ql-block">其实,静安公园我只走了半边!</p> <p class="ql-block">从公园南门口出来,沿着延安西路高架边走,过了两条马路,终于看到了上海展览中心。以前都是在公交车上看看,今天得好好观摩一下它的外貌。</p> <p class="ql-block">上海展览中心位于延安中路1000号,主体建筑建于1955年3月,原名“中苏友好大厦”,1968年5月,大厦更名为上海展览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上海会展场所。</p> <p class="ql-block">展览中心的大门口有一尊雕塑“创世纪”,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海平设计,</p> <p class="ql-block">雕塑高九米,男青年双手高举一个象征科技的自由变换抽象线形体构成,突出男性的张力和力量。</p><p class="ql-block">雕塑建于1996年,为了迎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的首次会晤。</p> <p class="ql-block">威海路与延安中路的交叉口处,安装着一个时钟内芯的雕塑——应该是象征着机械臂的功能</p><p class="ql-block">威海路原名威海卫路,修筑于1913年,从1923年开始,这里陆续出现了多家汽车零件配修铺。时光流转,这条路成了“汽配一条街”闻名。。</p><p class="ql-block">威海路还有“威海路国际文化传媒大道”称号。从历史上来看,威海卫路的故事的确是从“文化”开始的。威海路不仅保留了旧上海的建筑和文化遗迹,还促进了当地文化的进一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一排街面房,而是正宗老式的石库门房子</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镶嵌着“威海路优秀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的铭牌</p><p class="ql-block">看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园就是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静安别墅建造于1926年,1933年民主人士盛丕华在此设立了爱国团体,出版《新社会》半月刊、积极宣传抗日救亡。</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期同时建造的还有太阳公寓,其外立面采用泰山砖精心彻筑,不仅显得豪华气派,更在众多的建筑中独树一帜,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这排建筑也挺像武康大楼的外貌</p> <p class="ql-block">啊,终于看到了張园</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2a8wxe"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从私家花园到石库门文化</a></p> <p class="ql-block">邱公馆即“邱氏住宅”。1920年起,邱氏兄弟在威海卫路布置了十亩地,建起了邱公馆,该建筑仿欧洲宫堡设计,东西各一幢,兄弟俩各居其一。</p><p class="ql-block">2004年,东大楼向南移了50米,修缮后被命名为“查公馆”(以香港企业家查济民的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旅行,终于到达了终点站——人民广场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