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人小智慧大(12) 徐稚因势保大树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徐稚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11岁的时候,去太原的郭林宗家里做客,遇见主人正在院子里指挥工匠们砍树。徐稚不解地问郭伯伯:“这棵大树冬天能挡风,夏天好乘凉,为什么要把它砍倒呢?”郭林宗说:“院子方方像个口,木在口中不吉利,因为木在口中是个‘困’字,不砍掉它,办事就不会顺利。”</p><p class="ql-block">徐稚这时才意识到,眼前这个郭伯伯,虽然是个挺有学问的长辈,却满脑子的迷信。于是,他顺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字。郭林宗看到后,立刻叫工匠们停止砍树。原来,徐稚在口中加上了个“人”字,马上就变成了囚犯的“囚”字。如此这般,人在方方正正的院子里不成囚犯了吗?所以,郭林宗这时才觉得自己太荒唐了,便下令停止了砍树。人们知道这件事情后,都夸赞徐稚聪明。</p><p class="ql-block">那么,徐稚到底聪明在哪里呢?主要体现在“因势利导”上。</p><p class="ql-block">“因势利导”的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其中描述了战国时期魏国与赵国联合进攻韩国,韩国向齐求援的故事。齐王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带领齐军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在战斗中,孙膑利用魏军轻视齐军的心理,孙膑提出了“因其势而利导之”的策略,即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引导。最终,齐军通过逐日减灶的方式制造假象,设伏并成功歼灭了追击的魏军,取得了大胜。徐稚成功说服郭林宗,就是顺着对方的思路推理的,在共鸣中让对方接受了自己的意见。如果徐稚向郭林宗反驳砍树的做法是迷信行为,郭林宗不仅不会采纳,还要笑话徐稚年小不谙世事。</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势篇》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说,迅猛的流水,能将石头漂走,这就是“势”。徐稚小小年纪能说服大人,不正借的是郭林宗信奉迷信这个“势”吗!</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