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日,一等残疾军人陈长坤相约多位战友前往金紫乡羴牧养殖基地参观,然后到他的老家-金紫乡金龙村(原江西村),与他的家人一起把酒言欢,共聚友情。茶余饭后勿然想起:46年前(1979年)的3月1日正是对起自卫还击战中进攻谅山的日子,也是陈长坤英勇负伤的日子。这么重要的日子不禁让人心生感慨,陈长坤战友艰难而不平凡的过往岁月更让人觉得十分不易,战友们都非常赞赏他的坚强、坚定、一往无前的军人气慨!</p> <p class="ql-block"> 陈长坤,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金紫乡人,1959年2月出生,高中文化,中共党员。</p><p class="ql-block"> 1978年3月与我同时应征入伍,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55军163师489团服役,他在步兵一营三连,我在团直100迫击炮连,两个连队的营房安置在南北向的一条直线上,相距约300米,训练间隙、电影晚会、节假日等常可相互见面。1978年,一营三连被团里确定为军事训练先行连、硬骨头六连式连队,兵员基础素质上等,连队对军事训练抓的十分紧,官兵们白天一身泥,晚上一身汗。经过近半年的紧张训练,在163师组织的建制连训练大比武中,三连争得全师军事训练第一名。陈长坤身高1.67米、体格偏瘦,正是优秀步兵的苗子,连队参加完师里的比武后,陈长坤个人被师里选为军事训练尖子参加全师尖子排的强化训练,让其单兵军事技术更进一步,达到炉火纯青,成为连队的训练标兵,荣获师、团、连各级的嘉奖多次。</p> <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489团一营负责攻打越南同登外沿386高地,一连担任主攻、二连为助攻,三连负责迂回穿插。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的升起,边境中方一线万炮齐鸣,密集的炮火一齐射向了敌人的阵地,半小时后炮火向敌方纵深延伸,步兵三连干部战士们迅速跃起,用手中的长竹钩引爆敌方设置的雷区,穿插抵达386高地的后侧临时公路边,越军在公路两侧设置有各种暗堡、掩蔽部、交通壕等战术设施,并有一临时营房。陈长坤边观察边行动,迅速跃过简易公路下到田坎隐蔽,准备随时出击。突然一阵枪声,冲在前面的一位战友中枪负伤,陈长坤来不及多想,迅速跃上了386高地的丛林中,随着连队主力曲身迂回搜索前进,此时,386高地的暗堡、火力点同时向步兵三连展开射击,三连的主力被压制阻击在公路南侧的洼地里。激烈战斗中陈长坤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敌方高地不仅有各种暗堡、暗火力点,在敌方临时营房一侧的地下通道口还有一处60迫击炮发射点,它靠着竹林做掩护,每发射一发炮弹后敌军人员就钻进地下的暗堡里,陈长坤见状当即卧伏瞄准暗堡口的位置,出来一个敌人就打一个点射,打得敌人再也没有人出来发射迫击炮,然后收枪准备继续向高地冲击前进;</p><p class="ql-block">陈长坤刚刚跃起,只见前方约两百米处有两个敌兵正在通过一条小河往临时营房跑,陈长坤立即端枪瞄准他们,给每人两发点射,让准备进入营房的敌兵没有了动弹。消灭了两名敌兵后,陈长坤曲身搜索前进,快要接近386高地主峰时,陈长坤发现正前方丛林中有两个敌兵向他慢慢靠近,陈长坤眼疾手快,端枪以抵近射击的方式快速按下扳机,一梭子弹射向敌人,两名敌兵被当场撂倒。班长在一侧见陈长坤如此机智果敢,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然后一起快速跃上了386高地的主峰。</p><p class="ql-block"> 初战告捷,陈长坤凭借其个人的机智勇敢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不但消灭了敌营房竹林边迫击炮发射点的敌人,还先后将4名敌人送上了西天。步兵489团在第一阶段庆功大会上宣布:给陈长坤个人记二等功一次。同时,连队党支部批准陈长坤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部队经短暂休整后,3月1日进入第二阶段战役,向越南北方省会-谅山发起攻击,歼灭谅山守敌。当时步兵三连的任务是:接替488团的部分任务,攻打谅山三星洞。上午9时战斗打响,在向三星洞冲击前进时,敌方一发炮弹在陈长坤身侧爆炸,陈长坤当即到地,双小腿撕裂性贯穿伤,右小臂撕裂性骨折,全身其它部位多处被炸伤,另有几位战友当场牺牲。连队副指导员(长坤的老排长)发现后立即组织救护组对他实施紧急抢救包扎,然后交给随队民工,要求民工送往后方医院救护治疗。</p><p class="ql-block"> 在衡阳165医院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医治下,陈长坤保住了性命,终因双腿伤情严重、梱扎止血时间过长,导致大腿以下的肌肉全部坏死,最终实施高位截肢,陈长坤从大腿根部被截去了宝贵的双腿,被评为一级伤残。</p> <p class="ql-block"> 年仅20岁的陈长坤当得知自己的双腿被高位截肢时,也曾悲观过,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在部队首长的启发、开导和战友们的反复鼓励下,陈长坤抬起头,挺起胸,走出了失去双腿的阴影,扬起了生活的风帆。</p><p class="ql-block"> 1981年6月,陈长坤告别部队,也不住进荣军院,而是回到了家乡。城步县政府出资2400元帮他在其祖宅旁建了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农合,尔后在亲友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他在本县丹口镇找到了一位志愿做其妻子兼全职护理的年仅21岁的姑娘杨时香,婚后,夫妻双双开启了相依相伴、相互扶持,艰苦奋斗的平凡而励志的人生旅程。</p> <p class="ql-block"> 陈长坤退伍回乡后在杨时香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过起了农耕生活,陈长坤不能下地干活,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杨时香的帮扶,俩口子便以养殖家禽家畜和种菜为主业,开了一间卖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店,一方面让时间得到充分利用,让日常生活得以充实;另一方面也增加些家庭收入,让家庭生活更加美好幸福,陈长坤看家、理店,杨时香进货、种地,俩口子同心协力演绎出“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生活气息。1982年8月,陈长坤的女儿降生,两年后其儿子又呱呱坠地,将人生一个“好”字写完整,儿女们的降临为陈长坤一家的平凡生活带来了欢声笑语,增添了无穷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山村,陈长坤在考虑着改变日常生活的方式。1987年,当他得知广西梧州市有免费为伤残退伍军人举办维修手表、家用电器学习班时,毅然拄着拐杖带着妻子前往梧州学习,两个月后学成归来,先后在城步县西岩镇、丹口镇、儒林镇开设过家用电器修理店。那时候,乡村里家用电器还不是很普及,需要修理的家用电器更少,陈长坤在乡镇开设的修理店持续时间都不长,半年左右就得换地方,真有些颠沛流离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1989年,在县民政局的帮助下,陈长坤一家得以在县城儒林镇安居下来,在县城安居后,陈长坤夫妻在县付食品公司门口以摆摊的方式继续着维修手表、家用电器的行档。人们看到: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军人每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摇着代步车,风里来雨里去,</span>早出晚归的设点摆摊;当人们从那那岔路口经过时都情不自禁地要上到他的摊位前去看一看,一时间,陈长坤成为城步县年轻晚辈励志成长的耀眼明星。两年后,县政府考虑到陈长坤一家的人口负担及其特殊情况,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为其妻子重新进行了就业安置,让一家 4 口过上了比较宽裕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陈长坤在筹划组织好家庭日常生活的同时,没有丢下在部队时练就的射击技能和特别的军事爱好,上世纪90年代多次参加湖南省举办的残疾人运动会,在1995年和1999年两届省残运会上以精准的射击技能获得金牌4枚、银牌3枚,让当年的军事训练尖子和歼敌勇士再次耀眼闪光。</p> <p class="ql-block"> 热爱军事、热爱连队、关心关爱战友,是陈长坤几十年来一直不变的品德。2010年国庆假期,陈长坤在杨培德、丁志跃、胡志刚等战友的陪同下专程到深圳看望我,当得知深圳盐田港停泊着一艘旧航母可供人参观时异常兴奋,当即让我驾车并陪同他前往盐田港参观。面对若大一艘航母,行动不便的陈长坤历时近两个小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将航母的每个角落都参观到;在战友杨培德协助下回到地面时,他的上身衣服被汗水湿透,再也迈不动那双假腿。第二天早上早餐时,他的妻子含着眼泪告诉我:“昨天长坤遭大罪了,由于走路时间太长,上下楼梯太多,大腿根与假肢结合部都磨烂了,给他洗澡时痛的嗷嗷叫,让人好心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近十余年来,一些部(连)队的退役老兵流行组织战友聚会,一起怀念曾经共同战斗过的岁月,陈长坤原来所在的步兵三连组织战友聚会的活动更多一些,陈长坤每次都不顾伤残,踊跃参加,还不忘沿途去看望战友。2023年6月中旬,步兵三连老战友在珠海再次聚会,陈长坤夫妻与战友杨盛浩夫妻结伴前往,并提前告诉我聚会结束后还将转往中山、东莞、深圳等处看望战友。我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驾车赶到中山,陪同他在中山、东莞的访友活动。到达深圳后在游览宝安滨海文化公园时,我推着他的轮椅问道:敢不敢坐摩天轮?他十分兴奋地答应我:“敢,有什么不敢的。坐上摩天轮转到最高处时,让人站的更高,也看的更远。”</p> <p class="ql-block"> 陈长坤在今年农历二月初五已年满66周岁,时至今日,他仍然担负着县域内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业务辅导员,每年都要给中、小学生们讲讲战斗故事和他的成长经历,不忘初心,正直善良,始终红心向党。知足、乐观,让他一点也不显老态,坚定、执着,从不向困难低头,让他腰板硬朗,始终以一个铮铮铁骨般的男子汉形象展示在大众面前。</p><p class="ql-block"> 陈长坤,您是好样的。衷心的祝福您:身体康健,家庭幸福,天天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