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不是你的错》第1讲”家庭创伤的脉络”学习体会</p><p class="ql-block">卡尔·荣格所说:“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而当潜意识意识化,命运就会改写。</p><p class="ql-block">我们所遇到的人事物,所有的发生,都是我们过去“未尽事宜”的一遍遍重播,它从未消失和过去。它用各种方式方法,出现各种状况“健康,财富”的代价等,来呼唤我们去”看见它”,直至被发现,被尊重,释放,和解,超越,把不属于自己的交换回去,回到自己,得以安宁。</p><p class="ql-block">跟着老师的引领内在排列“回归自我序位”,我哭了,我感觉似有“追随”,但我不知道我在活谁,我是谁?</p><p class="ql-block">“找回自己”,也许很漫长,也许是瞬间”。</p><p class="ql-block">我相信,跟着贾老师和各位老师,不辍地学习成长,不断地发现觉醒,定然会成为那个身心灵合一的自己。</p><p class="ql-block">当听着老师引导“请允许我回归到我自己的位置上”,允许,允许……我内在的能量蓬勃而出,忍不住张开了双臂。那一刻,感动着生命的伟大与生生不息,感受到成长觉醒的欣悦!</p><p class="ql-block">感谢老师引领,感谢大家共振!祝福我们所有人❤️🌹</p><p class="ql-block"> 2025.3.5.</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你的错》第七讲 “核心叙词”收获分享</p><p class="ql-block">学生 邱玥</p><p class="ql-block">2025.4.15.</p><p class="ql-block">跟着贾老师一段时间的学习,觉得自己慢慢地能往深里走一点了,能往广阔走一点了。我坚信,跟随着贾老师团队持续不断地深入学习,觉察力和感受力定会大大提升!感恩老师和学友们❤️🌹</p><p class="ql-block">本节课学习收获颇多,结合自己的“核心怨言”和“核心叙词”,有很多大发现,日常里的困惑,答案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浮出水面。“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线索出现,带出一堆课题。好似在生命的长河里拾贝,串成一串丰富多彩的项链。</p><p class="ql-block">本节课觉察到的:</p><p class="ql-block">①对母亲的描述中发现,我像极了我的母亲的特质。</p><p class="ql-block">💞核心成长词2个:悲伤和隐忍。</p><p class="ql-block">💞核心词背后的家族创伤:母亲的悲伤包含我外公外婆的离去,我夭折的双胞胎姐姐,可能还有我舅舅。她的隐忍是对我父亲易怒的暗自对抗和避免冲突。</p><p class="ql-block">💞我承接了母亲的悲伤,还有夭折的姐姐及自己堕胎的孩子。我的隐忍也同样是对易怒的先生的对抗和避免冲突。</p><p class="ql-block">💞我年轻时候就不打算不生孩子,想“丁克”。一谈到孩子,我和好友常说的一句话:我觉得我不够爱这个孩子。以前仅从表象去找原因,以为是我家兄弟姊妹多,我拍行最小,缺乏担当和责任感,看到母亲养这么多孩子好辛苦,所以才有那样的想法。现在似乎从这里找到了答案“我是拒绝生命的”。</p><p class="ql-block">还有集体潜意识里的重男轻女。我与母亲,孩子与我之间都有中断,或许我母亲与姥姥也有中断。</p><p class="ql-block">②对父亲的描述一气写出了N多优点,有情感涌动。</p><p class="ql-block">💞核心成长词:易怒,唠叨。</p><p class="ql-block">💞新发现:物理空间里看起来排斥父亲,潜意识里又有对父亲深深的依恋。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找恋人时有两个硬性条件就是年龄必须比我大,品质好。比我小的,条件再好毫不犹豫地拒绝。潜意识里在寻找爸爸。</p><p class="ql-block">💞核心词背后的家族事件:父亲的易怒也许是他内在深层悲伤的表达。他8岁没有了父亲。家族里失联的爱。</p><p class="ql-block">③对先生的描述,优点不如父亲多,看不上的完全和父亲一样,就是易怒,唠叨。</p><p class="ql-block">以前我有对抗,不臣服。自从跟着贾老师学习后,好很多了。时常内在对个话,提醒自己要清醒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收回投射。</p><p class="ql-block">🎁当这些一一被剖开,我内在突然间平静了,内在的悲伤几乎没有了。体会到了“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一旦我们揭示出内在的意象,它就能够发生改变。什么都未曾消失,只是形式发生了变化。</p><p class="ql-block">尊重所有的发生,尊重所有人的命运及所作所为,包括自己。所有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祝福一切❤️🌹</p> <p class="ql-block">《这不是你的错》第8讲“核心语句”学习感受</p><p class="ql-block">学生 邱玥 2025.4.22.</p><p class="ql-block">本章开头的一句名言:“在你害怕进入的洞穴里,往往有你一直在寻求的宝藏”。的确如此,本节课跟随着老师的引领,自己家族里那些生命的画卷徐徐展开……</p><p class="ql-block">当老师引导:你最深层的恐惧是什么?最怕发生的事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我开始是懵的,我知道我有很深的恐惧,可具体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安静了一会,最怕发生的事是什么?是“生离死别”。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看书或者电影,最引起我伤感的就是离别。以前就是表面上解读为自己内心脆弱重感情。老师引导我们去觉察这些情绪感受是谁的?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创伤还是家族里某相关的人或事。</p><p class="ql-block">我开始觉察自己日常的一些核心语句,今天恰巧读到一篇文章写了一位要远嫁的女儿,父母的万般不舍与担忧。“那么远,见一面太难了”,我的小棉袄被谁穿走了”,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弦,想到了我的女儿与父母也终将渐行渐远,我开始泪奔。</p><p class="ql-block">边哭边觉察,里面的核心词语”远嫁,见一面太难了,担忧”,也许真相来了。我母亲在那个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嫁得算是比较远的,回娘家的次数有限。我姐妹六个,我五姐嫁到了浙江,回来的次数有限,我父母经常思念,我五姐每回来一次走后,我母亲就会难受得病一场。我五姐为了避免这样,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我是我家最小的娃,是我父母的心尖宠,我嫁到了天津,一年回来一次,惹父母常年牵挂。父亲临终时,我和我五姐都没能赶回来。深刻体会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六个女儿,每嫁一个,母亲的心就如同被挖去一角,她心痛,她不舍,孩子就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再加上我夭折的两个姐姐。是的,“我是那么的孤独,一个一个都离我而去”,“一次一次目送她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们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p><p class="ql-block">“感谢核心语句背后的家人”练习,发现对外公外婆,尤其是外公,内心有情绪涌动。我刚给他们说了感恩他们把生命传了下来,内心的悲伤就抑制不住了,那种哭天遁地的悲伤。觉察到,我这如此深切的悲伤,有承接的妈妈对外公外婆的思念、悲伤、内疚。也有我对妈妈的情感交织。又做了老师第一节课引领的“回归自我序位”内在排列,发现自己还不能完全交还出去。</p><p class="ql-block">真相慢慢浮出了水面,我承接了母亲的情绪感受,或者说我在活我母亲,我把自己遗失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与其说因为爱的深切,不如说因为爱的纠缠。</p><p class="ql-block">也突然间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讲究“仪式感”,婚丧嫁娶,成人礼等等,也理解了精神分析学说的,所有的仪式都是“哀伤”告别,都是告别过去,走向未来。</p><p class="ql-block">以前不喜欢这样子絮絮叨叨“说故事”,最近发觉这是一种特别好的疗愈方式,随着自叙,一些深层的情绪,感受,人物,事件,画面,向自己奔涌而来,如同澎湃的潮水,写完后,慢慢地平息了下来,回归内在的平静。</p><p class="ql-block">感恩老师和学友们,每一次的线上共读,都是一个或数个深度“个案”,生命的成长就是“带泪的微笑”。祝福我们所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