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呢称 于鲁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24009920</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充滿魅力的古镇大气磅礴,一条宽阔的迎宾大道上,牌坊古树一字排开,两旁鲜花盛开,以和顺人特有的气魄迎接天下来客</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巍然屹立在景区大门口,上面写着“和顺顺和”四个大字,是和顺古镇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世界腾衝.天下和顺,“和.顺”这两字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无论怎样组合都让人向往,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云南腾冲和顺古镇为明洪武年间军屯戍边而建,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因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故取名“河顺”,之后雅化为“和顺”</p> <p class="ql-block">云南腾冲和顺古镇是南丝绸古道上商贸名镇,是云南著名的侨乡,600多年来,中西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景色很迷人,一条清澈的小河穿镇而过,两边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远看山林郁郁葱葱,一派山水诗画风光</p> <p class="ql-block">双虹桥建于明代嘉靖初年,两桥形如双虹卧波造型精美,两岸绿柳成荫鲜花盛开,桥下红莲映日鹅鸭戏水,宛如江南水乡风光</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成立于民国17年,是本乡华侨捐资创办的,1980年纳入公共图书馆建制一直对外开放,被誉为中国乡村最大的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当年由于交通不便,从上海订购的书报大多经海上到缅甸,再经马帮驮运到和顺,可见和顺人对文化的渴求,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古顺最美的地方就是这片水域,以前叫陷河沼泽地,人在上行走就会陷下去,如今这里碧波荡漾,可泛舟赏荷观鸟,在田园野趣中感受迷人的自然风光,宛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大马帮博物馆,展示的200多年来,南方丝绸之路上运输的大马帮的情景和马帮文化</p> <p class="ql-block">和顺人把到缅甸等地谋生叫作“走夷方”,几百年前和顺人就出国“走夷方”了,民国初期这里每天有一万多匹马,30多个国家的货物在这条古道上流动,靠的就是大马帮,这种多文化的相互交流,早己形成和顺独有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镇看到许多参天古树牌坊和祠堂,见证着悠久的历史和岁月,其中有三座“百寿坊”是为年登高寿老人而立的,是长寿的象征,这也是古镇的又一景</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纪念馆在古镇的东北处,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四合院楼房,是他的父亲于1918年建造的,正房前厅有一石砌圆形拱门,庄重大气古朴秀雅</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李生萱)云南腾冲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革命家。他一生写出许多绘炙人口的哲学著作,曾引导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来了不想走的地方,古镇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处处充滿着诗意与宁静,青石板路弯弯绕绕,好多个性十足的小客栈隐藏在小巷子里,浪漫又温馨</p> <p class="ql-block">文昌宫是用于供奉道教文昌帝君的殿堂,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古镇教育的摇篮,楼阁上镶嵌的一块碑刻,记录了明清两朝科甲考试取得功名的人士,著名的益群中学也曾在这里办学</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建在一处山坡上气势宏伟环境清幽。李氏家族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如哲学家艾思奇(李生萱)和他的父親李日垓云南护国军秘书长,他们政绩斐然受人敬重</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魅力腾冲和顺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