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21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怀着对古老文化的敬仰与好奇,我踏上了前往云冈石窟的旅程。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艺术宝库,如同一块巨大磁石,深深吸引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刚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庄严的昙曜广场。广场中央,高僧昙曜的塑像静静矗立,他目光深邃,仿佛穿越千年岁月,凝视着这片他曾倾注心血的土地。我怀着崇敬之心,与这位开启云冈石窟伟大工程的先驱“对视”,心中不禁涌起对那段历史的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穿过昙曜广场,便是礼佛大道。大道两旁,13对吉祥千佛柱整齐排列,柱上佛像庄严肃穆,似乎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佛缘故事。大象驮塔的造型别具一格,高大的大象温顺地驮着佛塔,象征着佛法的威严与神圣。而下方那一排身着鲜卑服饰的供养人,栩栩如生,让我感受到了北魏时期鲜卑民族对佛教的虔诚与尊崇。我沿着礼佛大道缓缓前行,心中的喧嚣逐渐被一种宁静祥和所取代,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崇佛尚善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终于,我来到了云冈石窟的核心区域——洞窟群。首先参观的是昙曜五窟(第16 - 20窟)。当我踏入第16窟,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洞窟内,高大的佛像顶天立地,虽历经千年岁月的侵蚀,依然不减其庄严神圣的气势。窟内的佛像造型古朴,面部圆润丰满,眼睛微微下敛,透露出一种慈悲祥和的气息。再看第20窟的露天大佛,他端坐在石窟之中,面带微笑,目光慈祥地俯瞰着世间万物。阳光洒在大佛身上,勾勒出他高大的轮廓,更增添了几分神圣的光辉。这座露天大佛,无疑是云冈石窟的象征,也是无数游客心中最向往的打卡地。我静静地站在大佛面前,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感叹着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无穷智慧。</p> <p class="ql-block">离开昙曜五窟,我来到了五华洞(第9 - 13窟)。这里的洞窟因后世施泥彩绘而显得格外绚丽多彩。走进第12窟,仿佛进入了一个音乐的殿堂。前室的墙壁上,雕刻着大量演奏乐器的造像,他们或吹笛、或击鼓、或弹琵琶,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精美的雕刻,不仅展现了北魏时期高超的艺术水平,也为我们研究古代音乐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五华洞的其他洞窟同样精彩,每一尊佛像、每一处雕刻,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来到了第5、6窟。第5窟的主佛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高的佛像。他面容慈祥,双目微闭,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站在大佛脚下,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第6窟则以其富丽堂皇的雕饰而闻名。窟内四壁满雕佛像、飞天、佛传故事等,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我沿着洞窟的墙壁缓缓前行,仔细欣赏着每一处雕刻,仿佛在阅读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每一尊佛像的表情、姿态,每一个飞天的飘逸灵动,都让我陶醉其中,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洞窟,我来到了石窟前的木构楼阁。第20窟前的清顺治八年所建五间四层木构楼阁,琉璃瓦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座木构楼阁与石窟相得益彰,既为石窟增添了一份古朴典雅的气息,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观赏视角。我站在楼阁前,仰望石窟,心中不禁感叹古代建筑艺术与佛教石窟艺术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走进了云冈石窟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实物、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系统地展示了云冈石窟的历史渊源、艺术成就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参观博物馆,我对云冈石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从石窟的开凿背景到建造过程,从艺术风格的演变到文物保护的艰辛,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受到了云冈石窟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离开云冈石窟时,已是夕阳西下。回首望去,石窟在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这次云冈石窟之旅,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领略到了古代艺术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云冈石窟,这座跨越千年的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云冈石窟的艺术之光将永远闪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