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万里长城万里行第十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内 三 关</span></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不但有外三关,即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同时还有对应的内三关,即指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它们位于河北省境内,是明代的重要军事防御关隘,合称为“内三关”。万里长城的内三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瑰宝。这些关隘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智慧,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由于行程的安排,我们没去倒马关。</p> <p class="ql-block">荆紫荆关现在看起来虽然不太显眼,但在历史上,它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隘!</p><p class="ql-block">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北45公里处,距北京约170公里。因其周围山多紫荆树而得名,是长城内三关中的重要一关。紫荆关的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吕氏春秋》,被称为“天下九塞”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紫荆关曾有多个称谓,如战国时期的上谷关、东汉时的五阮关等。</p><p class="ql-block"> 紫荆关地势险要,东依万仞山,西据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形成天然的屏障。关城内外建筑结构复杂,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九门九关石头城,具</p><p class="ql-block">有很强的防御能力。</p><p class="ql-block"> 紫荆关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战役。例如,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成吉思汗攻打居庸关久攻不破后,转而攻克紫荆关,进而攻取涿、易二州;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刺部通过紫荆关攻入北京,几乎令明朝灭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居 庸 关</span></p><p class="ql-block">居庸关是万里长城内三关中的第一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距离北京市区约50余公里。居庸关得名于秦代,意为“徙居庸徒”,即迁徙罪犯和士兵在此居住。关城建筑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大将军徐达督建,至今保存完好。居庸关不仅是北京的西北门户,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p><p class="ql-block"> 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防线,多次抵御外敌入侵。例如,在南北朝时期,慕容皝曾通过居庸关进攻蓟城;唐代,李德裕曾建议利用居庸关绝幽州粮道,以保长安平安。</p> <p class="ql-block">山水相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狼 牙 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因为内三关的紫荆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和清西陵及易水镇都在易县,所以我们顺便把这几个地方都游览了一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距离县城约45公里。它属于太行山脉,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而得名。狼牙山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丰富的山区,还因其历史背景和革命意义而闻名。这里是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的地点,因此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森林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狼牙山确实险峻</p> <p class="ql-block">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易水湖</p> <p class="ql-block">太行水镇</p> <p class="ql-block">兴奋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镇灯光如此绚丽,难得!</p> <p class="ql-block">河“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清 西 陵</span></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各庄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98公里。</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是清代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民国四年(1915年),其间185年。是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陵寝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皇室陵墓群。</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帝泰陵、嘉庆帝昌陵、道光帝慕陵和光绪帝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有宫殿1000余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余座。</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建筑基本上是相沿明代帝后妃陵寝建筑样式修筑而成,它依据清官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众多建筑有彩画与雕刻,宫殿多施旋子彩画,庙宇牌坊多施和玺彩画,行宫、住宅多施苏式彩画,雕刻以龙凤最多。整个建筑群反映出清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民族风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写生间隙</p> <p class="ql-block">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游览者甚少。</p> <p class="ql-block">是不是守墓犬啊?</p> <p class="ql-block">朱门图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