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联合国官网简介】扎沃尔和希维得尼察的和平教堂</p><p class="ql-block">扎沃尔和希维得尼察的和平教堂是欧洲最大的木制结构宗教建筑,始建于17世纪中期的原西里西亚,当时正值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签订之后宗教运动兴起之时。由于受到物质和政治上的压制,和平教堂宣布接受人们对于宗教自由的要求,表达了路德教派的思想,这在当时以天主教为主的地区是很少见的。2001年被收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是希维德尼察(波兰语:Świdnica)的“和平教堂”,建于14世纪,用木头、泥土和稻草作为建筑材料。</p> <p class="ql-block">希维德尼察(波兰语:Świdnica)在弗罗茨瓦夫西南,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波兰西南部下西里西亚省(Lower Silesian Voivodeship)的一座小城市,有55,000名居民,坐</span>地区性的火车前往,只需一小时。这个城市拥有圣斯坦尼斯劳斯和圣瓦茨拉夫大教堂以及“和平教堂”。建于14世纪的哥特式圣斯坦尼斯洛斯和圣温塞斯劳斯大教堂(St. Stanislaus and St. Wenceslaus Cathedral)拥有西里西亚最高的塔楼,高 103 米。我们来不及去了。而“和平教堂”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是我们的目标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希维德尼察老城火车站(Świdnica Miastro)。这个城市小,一走出火车站就是老城。</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心的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老城集市广场周边有很多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简史】希维德尼察的和平教堂(波兰语:Kościoły Pokoju)建于17世纪,以 1648 年签署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的协议建造的。该条约结束了天主教和新教之间30年的战争,天主教(统治阶级)允许西里西亚(Silesia)的路德教徒(平民百姓)在城墙外用木头、泥土和稻草建造三座教堂(以免用作堡垒),不准有尖塔和教堂钟。建造时间限制为一年。由于当时的宗教限制,教堂的外观显得简朴,而其内部的巴洛克风格装饰华丽。教堂里以末世景象以及周边地区的全景为特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格沃古夫(</span>Głogów)<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和平教堂,则于1758年被烧毁。</span>2001年以后,剩下的两座:希维德尼察和平教堂和亚沃尔(Jawor)和平<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教堂和墓地占了很大的一块地,这里是入口。</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小咖啡馆,有楼上楼下。</p> <p class="ql-block">咖啡馆古朴,以为是一处免费博物馆,上楼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下楼时见到一双木鞋,心想是古董,刚刚拍完照,身后传来声音:“这是我的鞋”。上当!</p> <p class="ql-block">教堂立体模型。</p> <p class="ql-block">1730年建造的警卫室。</p> <p class="ql-block">1708 年,新教状况有所改善,教堂旁边修建了一座钟楼和一所教会学校。这两座建筑至今都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希维德尼察“和平教堂”是天主教皇帝斐迪南三世迫于瑞典新教的压力,允许在哈布斯堡世袭西里西亚公国建造的三座和平教堂之一。另外两座是格沃古夫(Głogów)和亚沃尔(Jawor)。那时候,所有由天主教徒建造并被新教徒接管的教堂,都已经归还给了天主教会。虽然允许新教建造教堂,却有意附加了额外条件,使其建造更加困难,或者寿命短暂。1656年,希维德尼察的教堂奠基。从农民到城镇居民及贵族,各个社会阶层的西里西亚福音派(新教)教徒都参与建设。经过10个月的努力,新的希维德尼察教堂于 1657年6月24日举行了第一次礼拜。1708年,福音派的宗教状况有所改善,教堂旁边修建了钟楼和教会学校。</p> <p class="ql-block">虽然教堂是宗教冲突的产物,但也是和解的象征。近年来,波兰、德国、瑞典等国首脑,都来这里为和平祈祷。2016年,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代表,甚至在这里签署了“和平呼吁”。</p><p class="ql-block">教堂采用篱笆泥砌法建造,以木框架为基础,内填大量粘土和稻草,不用一砖一石。篱笆泥砌法是一种建造墙壁建筑方法,通常用湿土、动物粪便和稻草混合成粘性材料,“涂抹”在由木条编织而成的格子(称为“篱笆”)上。</p> <p class="ql-block">教堂周边都是雕刻精细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教堂四周有27道门可供教徒出入。</p> <p class="ql-block">教堂参观者入口(后门)</p> <p class="ql-block">教堂洗礼堂及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教堂虽然用木材、泥土、草秸建造,但是内部空间巨大,楼上(长廊)楼下(中殿)可容纳 7,500 人(包括 3,000 个座位)。</p> <p class="ql-block">新教教堂内部修饰一般是朴实无华,“和平教堂”则不然,满满的珠光宝气巴洛克装饰,最弥足珍贵的是主祭坛和讲坛。</p> <p class="ql-block">主祭坛于1752年为庆祝教堂百年诞辰而制作,次年完工。</p> <p class="ql-block">祭坛底部。《最后的晚餐》小幅浮雕。</p> <p class="ql-block">祭坛中部。《耶稣受洗》塑像,有耶稣、摩西、大祭司亚伦(Aaron)以及使徒彼得和保罗。</p> <p class="ql-block">从背后看《耶稣受洗》。</p> <p class="ql-block">祭坛中部饰带。位于六根科林斯柱子的饰带上,有铭文:“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马太福音 3:17)。</p> <p class="ql-block">祭坛上部。华盖底下,有个光线环绕的金色三角,上面用希伯来文字写着上帝名字的“四字神名”。祭坛顶端,一只手持旗帜的羔羊站在一本盖有七个封印(数字七代表完美)的书卷上。“四字神名”是希伯来圣经中上帝的名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个希伯来语字母,写作 יהוה,</span>从右到左,分别读作 yodh、he、waw 和 he(不发音),也就是“耶和华”的发音。</p> <p class="ql-block">雕塑看起来像大理石,其实都是木雕。</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讲坛是1729年制作的。楼梯上装饰着圣经场景,栏杆上雕刻着信仰、希望和爱的寓言。讲坛门上方是耶稣好牧人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霍赫伯格包厢属于最有特权的家庭。这个华丽的包厢于1869年建造,是为了感谢教堂捐助人约翰·海因里希·冯·霍赫伯格伯爵(Count Johann Heinrich von Hochberg)家族。建造教堂总共需要3000棵橡树,他们出资了2000棵。</p> <p class="ql-block">教堂一侧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教堂另一侧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长廊上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主大门。</p> <p class="ql-block">主大门上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旧的管风琴建于1666-1669年,有62根管子,为巴洛克风格,曾多次重建。<span style="font-size:18px;">目前的管风琴建于1909年,引入了电力。</span></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坐席。</p> <p class="ql-block">两侧的长廊上有78块圣经经文和47幅寓言场景。木板上的绘画阐述了圣经引文的含义,便于不识字的民众理解圣经。走廊的栏杆上装饰着许多雕塑和绘画。</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天花板上装饰着两位来自希维德尼查的画家在1694年至1696年间创作的绘画作品。这些画作描绘了《圣约翰启示录》中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天上的耶路撒冷》天父上帝头上有七团火焰,一只鹰在盘旋,他的膝上放着一本打开的书,上面有七个封印,上面躺着一只羔羊,周围有24位长老跪着,约翰在下祈祷,</p> <p class="ql-block">《圣三位一体》在中殿的交叉处。</p> <p class="ql-block">《新天新地》出现,城里庄严华美,耶苏是这城的光。有神做光照,不再有黑夜。因神来做光照。神所救赎的人要永远做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祭坛后面的钟。</p> <p class="ql-block">教堂周围是一块很大的墓地,不属于世界遗产,故疏于管理,墓碑破碎或倾倒。</p> <p class="ql-block">返回时,火车站空荡荡,连售票处都没有,只能先上车后买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