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04241 <p class="ql-block"> 满清入主北京,城里的风水宝地,均为王公贵族所有。多尔袞的睿王府居故宫之东,多绎的豫王府居睿亲王府之东,代善的礼王府,居中南海之西。</p><p class="ql-block"> 大多的王爷贝勒的府邸,均在上风上水的什刹海一带。</p> <p class="ql-block"> 斜射的阳光,照在灰色的平房上。护国寺大街梅兰芳故居,门前冻着残冰,一不小心就滑倒。</p><p class="ql-block"> 横过德内大街,便是定阜街。街北一趟白墙灰瓦,京式的门楼,甚是威严,齐整,这是庆亲王奕劻的府邸——庆王府。奕劻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为慈禧马首是瞻,王府现已为部队所有,昔日的景象不复存在。庆王府的东邻是辅仁大学旧址,现为北师大师训部。前身为涛贝勒府,涛贝勒名载涛,是溥仪皇帝的七叔。满清灭亡后,这个涛贝勒迫于生计,把府邸卖给天主教会,买者创办了辅仁大学,后为北师大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辅大旧址”东是柳荫街,北走可达什刹海,这一带风水极佳。</p> <p class="ql-block"> 贝勒府(辅大旧址)的东院,就是“半部清代史”的恭王府。其规制、气派,仅次于皇宫。</p><p class="ql-block"> 恭王府建于乾隆朝,为大学士和珅的府邸。嘉庆朝和珅被诛,其府邸充公。之后几易其主,至咸丰朝,咸丰帝将其勅于其弟恭亲王奕䜣,故叫恭王府。府邸是三路五进的院落,中轴布局,左右对称。其建筑恢弘富丽,小巧雅致,异彩纷呈,巧夺天工,为古代建筑之珍品。民国时,府邸曾为北师大音乐部。解放后,多个单位进驻王府,且有住户杂乱其中。近些年,几经搬迁清理,已恢复了原貌。</p><p class="ql-block"> 王府气象犹在,今已经对外开放,成了游人休闲娱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恭王府有“三绝一宝”,“三宝”为后罩楼、西洋门、大戏楼,“一绝”为福字牌,为游人所必看。</p><p class="ql-block"> 后罩楼在前殿与后园之间,东西长180多米,是和珅藏宝的地方,也叫藏宝楼。二楼的窗户形状不同,是标示不同的宝物。后罩楼后是西洋门,它是后花园之门,为恭亲王奕䜣所建。大戏楼在后花园,奢侈豪华,它见证了京剧的诞生。邀月台的秘云洞中,藏着一“福”字,是康熙为祖母孝庄太后60大寿而写。其字暗含诸多玄机。“福”中有“寿”,暗含福寿双全;“福”中有“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暗含五福合一;“福”字瘦长,暗含长寿之福。乾隆朝,福字牌在宫中失踪了。嘉庆朝和珅被诛,发现“福”字竞在此处。一说乾隆赏和珅,一说和珅盗也。</p><p class="ql-block"> 前殿和珅的寝宫,极尽奢华,凡木尽为珍奇。据说,一根金丝楠木的柱子值27亿,值得一览。</p> <p class="ql-block"> 走出恭亲王府,东走是前海西街,它的尽头是什刹海。走过著名的银绽桥,沿湖北行不远是醇亲王府,现为国家宗教事物局。</p><p class="ql-block"> 醇王府曾是清康熙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后易其主。清光绪十五年,赐给奕譞始称醇亲王府。奕譞为光绪帝生父,慈禧太后小叔子兼妹夫,生性懦弱,唯慈禧而动。醇亲王府坐北朝南,<span style="font-size:18px;">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自南而北,主要建筑有街门、府门、银安殿、寝门、正寝殿以及后罩楼。庄严肃穆,仅次恭王府。王</span>府花园假山池塘,回廊曲折,亭台阁榭,点缀其间。草坪上有一古柳,其状如凤,让人称奇。1963年宋庆龄乔迁于此,现为宋庆龄同志故居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醇王府是研究清代王府历史,建筑形制的典型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什刹海还未全冻上,湖水一漾一漾地,冰就要飘起来。水映着残缺的蓝天。鼓楼,钟楼,在冬日暖阳中,深情地遥望着什刹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