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3月4日,离惊蛰仅有一天之遥。岭南的清晨,惊雷乍响,声震天地。自疫情以来,直至2024年的惊蛰前后,我一直翘首以盼那久违的春雷。古人云,惊蛰之雷有二功:一为镇邪除毒,二为唤醒地下沉睡的万物。然而,那些年的惊蛰却未曾听见雷鸣。今晨的惊雷与豪雨,令我心潮澎湃。这雷声、这雨幕,预示着天地气候适宜农耕,邪恶病毒将被天公收服,人间将迎来安泰、太平、富庶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惊蛰时节,万物复苏,天地萌动。“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古人认为,既然人间的鼓需要人来敲响,那么天上也应有一位掌管响雷的神灵。他们想象雷神手持锤子,击打天鼓,发出咚咚雷鸣。人们在此时更换鼓皮,祈求美好生活,表达对雷神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在《仲春遘时雨》中写道:“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遘,意为相遇。仲春二月,逢上及时雨,第一声春雷从东方响起。“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草木在春雨滋润下舒展枝叶,展现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惊蛰时节,也是“九九”尽桃花开的时候。桃花是春的使者,《诗经·桃夭》中的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描绘出惊蛰之春的美丽风景,也是生命对春天最深情的眷恋。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日子里,风含情,水含笑,天地明媚,万物复苏,人们在春阳下行走,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花般舒展畅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