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幸受怀宁县文明建设服务中心的信任和重托,作为“怀宁县好人宣讲团”的一员,近一年来,在县内多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做文明宣讲,与其说是宣讲,不如说是学习。刚刚从小市镇宣讲回来,迫不及待的就想把今天的感受记录下来,留于日后回味,以免被时间这个“魔鬼”冲淡。</p> <p class="ql-block"> “怀宁县好人宣讲团”是县文明建设服务中心在安庆市内率先成立的文明宣讲团,成员皆为怀宁县内历年来被评为“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安庆好人”和“怀宁好人”的数百名各级“好人”中选拔出来的代表。本人从第一次宣讲活动开始,多次参加宣讲活动。我每次的宣讲时间也就十来分钟,能够有多少有益的东西传给受众我不得而知,但每次却都让我有不同的感受,更多的是感动。花开万朵,独表几枝,仅在此记录下让我感受深刻的几例。</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黄龙镇听了怀宁县中医院内科主任李孝忠医师的宣讲,李主任以“安庆市文明家庭”代表的身份,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点点滴滴。李主任夫妻二人都是医务工作者,多年来认真从医,专业精湛,除了上班时间做好工作之外,随时随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病人,深刻体现了一个医者宽厚的仁心,这就不表,而其中“一盏灯的故事”却深深地打动了我。李主任夫妻二人晚上经常需要加班,回家的时间都不定,但他们夫妻有一个约定,就是谁睡觉时只要另一位还没回来,都要在客厅里给后回来的留一盏灯。小小的一盏灯,一个简单的约定,却是夫妻二人内心深处对彼此深深的关爱。我不知道城市的万家灯火有多少盏灯也是因此而为家庭中的另一位成员而亮着的,但我知道这一盏灯下一定孕育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所谓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天晚上我就以这个主题写过一篇文稿《一盏灯的故事》,从此,我家的客厅里也会在需要的时候亮起这盏灯……</p> <p class="ql-block">李主任讲述“一盏灯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几千年来,婆媳关系都是家庭当中非常敏感的话题,俗言道“隔层肚皮隔层山”,要想处理好关系甚为不易。儿媳嫁过来,一切都是陌生的,都要从头做起,肩挑公婆、老公和子女的多重担子,其分量是可想而知的。和公婆之间更是两个世界观两个生活习惯的融合,婆婆需要适应,儿媳更需要接受。所以一个几代同居的家庭,如果没有融洽的婆媳关系可以说就不会和谐。婆媳关系融洽了,这个家庭大概率是和谐幸福的。就我本人而言,如今也是有儿媳的人了,虽然三代人基本不在一起生活,但自然非常注重和希望上两代之间能够融洽相处。通过几次听到宣讲团的孝老敬亲的代表,洪铺镇黄山村的“好媳妇”严玉梅的宣讲,让我深有感触。玉梅从江苏远嫁过来,从接受当地的生活习惯到融入老公的家庭,自然需要相对长的一个时间和心理适应的过程。而且公婆身体都不好,公公意外受伤长期卧床,婆婆又患了重大疾病,长年都需要照应,老公又因为工作在上海,很多年以来,老小上下两代人的事情都落到了玉梅一个人身上。换位思考,这样的事落在谁身上,能否做得好,怕都难以回答。然而,玉梅却无怨无悔地照顾好公婆,带好孩子,给婆婆养老送终后继续伺候公公,其孝老敬亲的美德远近闻名,在报告会现场让所有听者感动。玉梅也同样是在诠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好媳妇严玉梅</p> <p class="ql-block"> 父债子还,也许在传统观念上来说这是一项道德要求,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条法律底线。父亲离世欠下大额债务的时有所闻,子女会不会或者能不能扛起还债的责任却不得而知。宣讲团中有一位成员就如此这般地扛起了父亲留下来的70多万元的债务,而且是一位“弱女子”。她就是安徽怀宁农村商业银行的经理助理潘月霞。月霞的父亲是一位种粮大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向周边老百姓集资借款70多万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资金才投入到生产中,父亲却意外身故,留下一堆无法变现的生产机器和不能收割的庄稼。在父亲的治丧期间,上门有吊唁的,自然也有追债的。月霞,一个才成家不久的长女,毅然决然地扛起了父亲留下的全部债务,向所有债权人保证,五年内,还清父亲当初向所有债权人承诺的全部本息!一边是父亲早丧的痛苦,一边是70多万元的高额债务,虽然父亲留下了一堆生产机器,即使能变一点现,那也是把活鸡摔死了卖,能够值多少钱可想而知。大部分都需要月霞自己想尽一切办法,到外面去赚,从生活上省,从牙缝里抠,正如她自己说的“那几年从来没有买过一身新衣服。”一个爱美的女孩这都不说,可其柔弱的肩膀能够负重几何可想而知。而月霞却做到了自己对所有债主的承诺,提前近一年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而她得到的回报就是所有债主都主动放弃全部利息,只收回本金。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善有善报”最好的诠释!相信这些债权人不只是从月霞手上拿回了借款,更收获了诚信,收获了善良,这无疑比借款本身更为重要。可以想象,如果月霞不能兑现父亲的欠债,将会给所有债权人的家庭带来问题,让社会的诚信产生滑坡,人与人之间也就失去了信任,如果这样的事多有发生,那社会将会怎样,也是可想而知的。月霞的现场宣讲,几次哽咽而不得延续,让现场所有听众为之动容。这是一种不可形容的诚信力量,这是一种无形却又可循的道德准则,虽是个人行为,却是社会文明的种子,一定会开出更多的诚实之花,结出更多的守信之果。</p> <p class="ql-block">“弱女子”潘月霞</p> <p class="ql-block"> 因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表达宣讲团其他成员的爱心善举。如三次下水勇救落水者的黄龙镇政府工作人员程红旗、拾金不昧的马庙镇的个体工商户,江淮义警王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勤俭持家,为人称道的振宁学校副校长郑寒芳、以法纠偏,以情温暖失足者之心的金拱司法所所长汪玲……</p> <p class="ql-block">历次宣讲活动的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曾子有言“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维克多•雨果也说过“善良的心就是太阳。”文明的力量无法度量,文明的行为各有所长。凡人善举也许只是举手之劳微不足道,也许需要忍受岁月的煎熬历久弥坚。但微光成炬,聚沙成塔,时代需要“好人”,新时代造就了“好人”,“好人”更为新时代增光添彩,愿更多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8日小市镇宣讲归来起草,3月4日完稿,谨作日后回忆。</p><p class="ql-block"> 感谢你用足够的耐心看完本文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