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日游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三月一日,周六,农历二月二。午饭后我开车带着老婆女儿游一园二中心公园。气温29度左右,风裹着暖意,将"一园两中心"的樱花吹得纷纷扬扬。我牵着女儿的手,妻子挽着我的臂弯,漫步在这片粉色的海洋中。游人如织,却不觉拥挤,反倒添了几分热闹的人间烟火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草地上支起了各色帐篷,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女儿指着远处一顶天蓝色的帐篷,兴奋地喊着要去看看。帐篷旁,几个孩子正在追逐嬉戏,欢笑声随风飘荡。还有的大人带着孩子欢快地放着风筝。妻子拿出准备好的野餐垫,我们在一片樱花树下安顿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绯樱如云,美人梅似霞。女儿在花树下转着圈,粉色的花瓣落在她的发梢。妻子举起相机,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不远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正在给彼此拍照,他们的笑容比春花还要灿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草地上,我们漫步到湖边。几只水鸟掠过湖面,激起圈圈涟漪。女儿蹲在湖边,小心翼翼地用树枝拨弄着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妻子靠在我的肩头,轻声说着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游人们陆续离去。收拾野餐垫时,我发现地上落满了樱花,像是春天留给我们的礼物。女儿已经玩累了,趴在我的肩头昏昏欲睡。妻子挽着我的另一只手臂,我们慢慢向停车场走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望这片公园,暮色中的樱花更显温柔。宝马香车渐次离去,但这一天的美好,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口占七言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风拂面暖阳天,</p><p class="ql-block">樱雨纷飞居民闲。</p><p class="ql-block">宝马香车盈路满,</p><p class="ql-block">游人笑语绕林传。</p><p class="ql-block">湖光潋滟鸳鸯戏,</p><p class="ql-block">草色青葱稚子欢。</p><p class="ql-block">一日游园留倩影,</p><p class="ql-block">归来犹带落花眠。</p> <p class="ql-block">二月二,龙抬头</p><p class="ql-block">风雨顺,又丰收</p><p class="ql-block">大仓满,小囤流</p><p class="ql-block">好年景,春开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时令的反映,元代之后,“龙抬头”广泛流传成为全国性节日。</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每到春分之后,黄昏时“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代表着这片东方的土地上,万物复苏,大地回春,重新开启春耕秋收的劳作。</p><p class="ql-block">“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p><p class="ql-block">剃头理发</p><p class="ql-block">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祭祀土地神</p><p class="ql-block"> 二月二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这天奉祀土地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龙食</p><p class="ql-block"> 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意义,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p><p class="ql-block">起龙船</p><p class="ql-block"> 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龙抬头时节我国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今日上午龙抬头临窗读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月二日龙抬头,</p><p class="ql-block">春光和煦照书楼。</p><p class="ql-block">惠风轻拂翻史页,</p><p class="ql-block">临窗读史意悠悠。</p><p class="ql-block">千古兴亡多少事,</p><p class="ql-block">尽在字里行间流。</p><p class="ql-block">心随古人游四海,</p><p class="ql-block">神驰八荒乐无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杨小沙,男,1962年5月31日生人。先由长沙理工大学前身湖南电力学校毕业,后在职于湖南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高级经济师,原国家电网公司评标专家库资深评标专家与资质核实资深专家、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库电力评标专家,湖南省文化及文物保护评标专家和原国网益阳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专家.取得ASFC证无人机飞手,是海陆空体育模型裁判。2023年、2024年先后担任湖南省科技体育运动裁判员。在《中国能源》、《供用电》发表论文十几篇。在《中国电业》、《大众用电》杂志发表长篇通讯,在《西部散文》、《三湘文学》、《碧云峰》杂志发表散文,并在《文史博览》、《益阳城市报》发表文史文章等。此外,有的作品还译成外文在海外传播。并在省、市公司内部网站文学专栏发表许多诗文。所创作的歌词《难忘我消失的古村落》、《我太阳庵村人》、《退休吟》、《洞庭湖畔合兴村》、《最美故乡那片茶》、《最忆故乡芙蓉花》、《关公颂》已上传QQ音乐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