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醯说醋

月朗风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转载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原创】 王志芳 思乐小院儿</p><p class="ql-block"> 2025年03月01日 22:42 山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志芳,女,山西昔阳县人,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1964~1969)。现工作、生活于太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老醯说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醯”读xī,古时候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山西人爱吃醋,跟醋有不解之缘,所以山西人也经常被叫做“老醯儿”,后来演变成“老西儿” 。我是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上学离开过太行山,工作后又回到太行山,地地道道的山西人,也就是名副其实的“老醯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是我国食醋的发祥地之一。山西人对醋的偏爱,源于这片黄土地的馈赠。因为地处黄河流域腹地和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水土碱性较重,醋的酸性正好可以中和碱性,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山西人发现并爱上了这种酸香的味道,从一日三餐到婚丧嫁娶,醋的身影无处不在,家中的醋坛子,就像南方人家的米缸一样是不可或缺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人与醋的故事,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从春秋时期的"醯"到明清时期的"老陈醋"。山西人用智慧和汗水,将醋的酿造工艺推向了巅峰。山西老陈醋以其独特的"色、香、酸、醇、浓"五大特点,位居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在山西,大大小小的醋坊林立,醋香四溢,形成了独特的"醋文化圈"。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饮食上,更渗透到了语言、习俗、艺术等方方面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一粒粮食到一滴醋,这个过程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耐心。每一滴醋都承载着时间的重量,记录着微生物的奇妙转化。这不仅是食物的制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场微生物的盛宴,一次时间的艺术创作。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制作醋的原材料:大麦、豌豆、麸皮、高粱和谷糠等。制作醋的过程:首先要精心挑选原料并进行磨碎等预处理。然后,蒸,加水蒸煮原料;酵,让蒸煮好的原料进行充分的自然发酵;(发酵的过程要加用豌豆和大麦做原料压制而成的“大曲”,起到酒精发酵的作用。)熏,熏焙的意思,要给原料增色;淋,用水淋熏焙好的原料,经过淋的步骤以后,出来的就是新醋了;晒,是要将淋出来的新醋放在太阳下面晒,让水分挥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参观过一个太原的醋厂,那是酿醋工艺展示及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厂区的大幅标语引人注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蒸酵熏淋陈精酿五谷、日沐月孕阴阳和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绵酸香甜鲜心照美味、天仙地神道贯古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醋厂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贴着封条的醋坛子整齐列队。封条上明确标注着日期还盖着大红印章。游人们犹如徜徉在醋的海洋,淋漓尽致地感受山西醋独有的味道,真是游醋园,知华夏醋的文明史。置身园内可尽观酿制技艺,呼吸扑鼻而来醋的醇香,品尝纯正老陈醋的味道,真实地了解醋的使用价值和保健功效,真是不虚此行。有一种说法是长期在醋厂工作的人很少患感冒,这可能也是醋的功效之一吧。印象最深的是熏蒸“醋桑拿”,走进摆满敞口醋缸的大厅里,浓浓的酸辣气味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不由得用手捂住口鼻,不少人迅速转身逃走。我是用手绢捂住口鼻屏住呼吸快速地走完了全程,从出口出来的,深深地体会到制作醋的艰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农村的老人们自己也在家里做醋。我小时候看到过淋醋的环节,就放在阳光下,一滴一滴地滴落在容器里,然后再晒几天就可以吃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改革开放后,我的一个侄儿在村里开了一个“醋房”,自己制作醋,然后送货到周围的村庄,因为质量好,还供不应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醋的品牌很多,如:宁化府老陈醋、紫林老陈醋、上水井老陈醋、水塔老陈醋、四眼井老陈醋和东湖老陈醋等。最有名的是“宁化府”的老陈醋,始于明朝初年,已有600多年历史。其特点是色泽鲜亮,甜绵香酸,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很受大家喜爱。特别是每年腊月初八前,宁化府醋厂和各销售网点前都会排起长长的打醋队伍,弯弯曲曲绕过几条街。人们穿戴得厚厚的拿着准备好的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装醋容器,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不畏严寒耐心地等待。因为家家都要在腊月初八腌制“腊八蒜”。在这一天腌制的醋蒜,到了大年初一蒜都变成绿绿的颜色,一打开瓶子有一种特别的清香味,蘸上这样的醋吃饺子,那个美味让人垂涎欲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人吃醋,吃出了境界,吃出了艺术。无论是刀削面、饸饹面,还是饺子、包子,都离不开醋的点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浇上一勺老陈醋,顿时香气四溢,令人食欲大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山西不管走到怎样的饭店,豪华的、简陋的,高档的或者是路边的小摊点,餐桌上都摆放着醋瓶子,家家户户也都有醋瓶子。小时候家里用过的用玻璃烧制的圆锥形醋瓶子,瓶体上有各种花纹,瓶口有螺纹,瓶盖上也有螺纹,特别是有半圆形的凹槽,倒起醋来特别方便,不会一下子倒的太多。后来发展有塑料的、金属的、玻璃瓶配上塑料盖子的等材质制品,有圆柱体、六角体、动物形等各种形状。醋瓶子俨然是一种特别实用的艺术品。有时候也把醋倒在一个精致的小碗里,再用一个袖珍的小勺来舀,别有情趣。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用一个小巧的醋碟子,倒上点醋蘸着吃饺子,好温馨啊。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单位的一位销售员,他主要负责联系广东、广西的用户,常年出差到两广。有一次我到他联系的用户厂里催款,看到他留在那里的醋瓶子。用户说:“这是他的宝贝,让我们帮他保存好。”因为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基本上不吃面食。所以他还特意带去面粉,自己做面条吃。没有擀面杖,就用酒瓶子代替。当然一定要浇上自己带的山西醋,吃起来才有滋有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我们大学同学们分别三十年后第一次聚会时,我特地带了十多袋宁化府的老陈醋,被老同学们抢光了。他们回家品尝后直夸好醋,强烈要求下次聚会时一定要多带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外省吃饭时尝到的醋,色和味简直都不敢恭维,心说:这也能算醋?我姐姐在太原的一个国防工业系统工作,战备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和单位的一大批人一起去河南工作了十年。这期间,原单位每隔一段时间就把山西的醋运过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从未中断过。好在现在山西的醋远销海内外,物品流通快了,在外地也可以买到或者网购到正宗的山西醋了。在宁化府的销售网点可以购买专用的包装桶,只要提供收货地址,就直接快递过去,方便得很。最近研制出了老陈醋的咖啡和老陈醋的冰激凌,让现代与传统风味交织在了一起。据说还有苦荞醋,不仅保留了苦荞麦的多种营养成分,还增添了独特的健康益处,可以促进消化、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抗肿瘤、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山西,醋不仅是调味品,更是主料,是灵魂。家里再穷也必须有咸盐和醋。最近看到一个小视频,说山西人有五不够:一是存不够的钱,在中西部地区是进入全国存钱四强的省;二是睡不够的午觉,不分春夏秋冬只要没什么大事,总要睡午觉;三是吃不够的醋,老陈醋俨然是一道菜,不管宴请什么贵客也必须上醋;四是吃不够的面食,当然吃面食绝对离不开醋的;五是恋不够的家,思乡情浓。有人戏说山西人的血液里流淌着15斤的醋,调侃得有点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个笑话说:有一妇难产,请了多个接生婆都未成功,后来有一人大喊:“快出來哇,有醋哩!”只听咚地一声此婴儿跳出來了。民间还流传:祖先传的醋,佐餐开胃口。老天给的酸,人人都待见。推销醋的广告说:小孩不吃醋,学习不进步。老人不吃醋,越活越糊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西人与醋的关系,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源于对土地的眷恋,对传统的坚守,对生活的热爱。山西人爱醋,爱得深沉,爱得执着。在山西人心中,醋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乡愁,一种文化自信。这种独特的醋文化,正是山西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是这片黄土地馈赠给山西人的宝贵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起山西的醋,真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我爱山西的醋,也离不开山西的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1.16 写于太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 ♦️♦️♦️ ……</b></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gXyZpKYH79VALxT9f0x_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