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5年8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公布秀英炮台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秀英炮台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秀英炮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6月,秀英炮台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秀英古炮台位于海口市海秀路北侧秀英村后面。始建于1887年,清光绪七十年(1891年)建成,是为抗御法军入侵而建造的。秀英炮台由拱北、镇东、定西、振武、振威五座炮台组成。五座炮台东西并列成一条直线,炮门面朝大海,四周有坚固的城墙环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古炮台~秀英炮台,</span>是海南古代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设施,是中国近代史上现存最为完整、规模宏大的军事设施之一。秀英炮台建于清朝末期,全长240米,南北宽130米,各炮台以水泥、沙石、混凝砖土筑砌,内壁设置藏弹洞、藏兵洞,中间铺设环形铁轨以利于旋转铁炮的角度;与炮台相连的炮巷及其两侧的弹药库、兵房则为红砖灰沙浆修砌的暗室;指挥所设在东南面,其后置营房和操练场。这些整个炮台区有坚固的城垣环抱。炮台沿东西走向,呈长方形,炮台有炮5座,依海岸东西直线而设置,炮台门均朝北,面临大海,射程控制整个海口湾。</p> <p class="ql-block"> 秀英炮台座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有五座炮位,分别是定西台、拱北台、镇东台三座大炮台,振威台和振武台两座小炮台,均为新式高位炮台,明台地下室组合式结构。炮台内部采用红毛土(洋水泥)与青石筑成,每个炮台均设有指挥室、藏身洞、库、送弹孔。秀英炮台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克虏伯新式后膛装大炮,克虏伯炮的引进代表了中国近代加强海防力量的决心,是中国近代海防追求“科技兴国”的缩影,体现了晚清近代中国海防建设上的科技水平。五座炮位呈东西向一字排列,炮位间隔约65米,长跨约240米,目前在景区内看到的是按比例缩小的仿制品。炮台内除有炮位5座,还有指挥所、演兵场、营房、库、马道、引道子、水沟等设施,其中两排兵房、库相对,中间是大操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炮台展馆</p> <p class="ql-block">秀英炮台与广东的虎门炮台、上海的吴淞炮台、天津的大沽口炮台并称中国晚清“四大海岸炮台”,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海防屏障。炮台修筑在秀英村北侧、海岸山丘秀英坡的制高点——金刚崖,面向半月形天然海湾,地势险要、居高临下,现在炮台北侧的海水区域已经被后来的围海造地工程填没。</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九年(1883年)底,法军进攻驻越南山西的中国军队,中法战争爆发。光绪十年(1884年)五月,清廷任命张之洞为署理两广总督,主持岭南的大局。张之洞意识到海南岛的防务是很重要的。他已经认识到法人对海南岛是有企图的。于是上任后,便把海南岛从原来的广东西路海防中独立出来,单独设为琼防,并奏请修建炮台等防御工事,以加强防卫。</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之洞命部下测绘各处海口,对海南海口的测绘结果是“绘琼防图一,铺前、青蓝港、儋州、海口、崖州附焉。”这是海南岛历史上首次现代地貌测绘。</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之洞上《密陈琼防人才片》折,举荐时任汾州知府的朱采补雷琼道一缺。清政府于次年任命朱采为雷琼道台并雷琼兵备道水路统领,后来秀英炮台的修建就由他全面负责。</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底,张之洞“出巡各海口,先至琼州海口亲加相度”。</p> <p class="ql-block"> 两广总督张之洞临琼视察海口形势后,下令建造秀英炮台。炮台建筑在离海岸约删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临下,遥控着整个琼州海峡。秀英炮台有大小炮台五座,拱北、镇东、定西为三大炮台,振武、振威为两小炮台。五座炮台自东向西成一直线,朝北并列,虎视大海,威风凛凛。五尊大炮均购自德国克虏伯炮厂。炮台设指挥室,背后有操练场和营房。秀英炮台是海南古代宏大的军事设施,也是中国古代规模较大的军事设施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政府对秀英炮台进行了修缮和加固,在振威台、定西台、拱北台、镇东台上增加钢筋混凝土掩体。1939年2月9日晚,日军舰队抵达海口秀英港外海,准备次日登陆。可是让日军万万没有想到,一发发炮弹呼啸而来,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惊慌失措。正是秀英炮台的火力压制,迫使日军改变了正面登陆的企图,为当时海口军民转移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琼崖人民在秀英炮台奋力抵抗日军来犯,谱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秀英炮台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捍卫民族团结的历史实物见证,为抵御西方列强侵入和捍卫南海海疆安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时至今日,以其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教育意义,秀英炮台成为海南重要的文化展示平台。</p> <p class="ql-block">振威炮台位于秀英炮台最西边,为一门小炮,炮台的布局为明台暗室结构,明台朝大海,暗室尾后,有道相通,明台指安放大炮处为露天的,炮池呈圆形地穴状。炮池内壁四周有15个藏弹洞和3个藏兵洞,大炮固定在装有铁轮的炮架上,可在环形铁轨上四周旋转,上下、前后、左右皆可射击,所置大炮是德国克虏伯炮,后膛装弹,口径为0.15米,射程约8千米。</p> <p class="ql-block"> 定西炮台为秀英炮台的三门主炮之一,炮台的布局为明台暗室结构,明台朝大海,暗室尾后,有道相通,明台指安放大炮处为露天的,炮池呈圆形地穴状,深2.25米,东西直径8.31米,南北直径8.48米,炮池内壁四周有17个藏弹洞和4个藏兵洞。</p><p class="ql-block">大炮固定在装有铁轮的炮架上,可在环形铁轨上四周旋转,上下、前后、左右皆可射击,所置大炮是德国克虏伯炮,后膛装弹,口径为0.20米,射程约10千米;炮台采用进口洋灰(或称红毛土)合成的混凝土、青砖或红砖筑成,安放大炮的地方原为露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民国政府对炮台进行修缮加固,并加修了顶盖。</p> <p class="ql-block"> 踏入秀英炮台景区,仿若步入一个被绿意编织的梦幻之境。眼前,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棵棵都像是被大自然这位顶级艺术家精心雕琢。它们肆意舒展着枝丫,叶片层层叠叠,彼此交织,阳光艰难地穿过这密实的叶网,洒下斑驳的碎金。</p> <p class="ql-block"> 林间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气息,不断传来清脆的鸟鸣,为这片静谧的森林增添了灵动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这里树连着树,像亲密无间的挚友,并肩而立,共同撑起这片繁茂的天地。它们的根在地下紧紧缠绕,如同一张庞大而坚韧的生命之网,相互扶持,汲取着大地深处的养分。每棵树都扎根于此,与这片土地深度交融,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寸泥土。</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树与根的世界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尘世的喧嚣被远远隔绝,只余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