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医者仁心——说说我表姐姚惠敏

子佩

<p class="ql-block">昵称:子佩</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0701217</p><p class="ql-block">音乐:那年樱花树下</p> <p class="ql-block">我的三姨父和三姨妈都在德国留学。三姨父学的是机器制造专业,专攻汽车发动机;三姨妈学医,是西医内科医生。孩子大多出生在德国,在德国教会学校读书。</p> <p class="ql-block">德国教会学校</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三姨父带着全家回到上海 ,既为照顾年迈的父母 ,也准备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姚惠敏是他俩的二女儿 ,内向文静爱学习。她在德国读书成绩很好,连跳两级。回国后以高分考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插班生,学的是王牌"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山医院外科手术专科。 干医生这一行很辛苦,几年下来她戴的眼镜又加厚了一圈,真心为她心疼。</p><p class="ql-block">姚惠敏在校是高材生,在中山医院属台柱子,临床经验丰富,手术开刀娴熟,很快享誉"一把刀"。能者多劳,有时她忙得一天做三台手术。</p><p class="ql-block">1965年6月,毛主席在全国医疗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医疗工作的重心必须放到农村去”,姚恵敏马上报名参加农村医疗工作队。新婚燕尔,丈夫也是医生 ,听说她报名去农村有想法 ,但劝阻不了。</p> <p class="ql-block">医疗队里姚惠敏是唯一主刀医师 ,往往一天要做三至四台手术,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每晚只睡四五个小时。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她病倒了,只好回上海休养,于是丈夫接替她去了医疗队。半年后丈夫调回上海 ,他俩的生活这才安定下来。不久女儿出生,长相取她俩的优点,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原以为从此工作生活日趋正常化,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姚惠敏父亲查出癌症。从小到大享受父亲庇护 ,老人家生命走到尽头令她痛苦万分。</p><p class="ql-block">父亲去世对她打击很大,但她马上振作起来,向领导打报告带徒弟,培养人才弥补医院短板。她将四名医生分成两班带领,每次手术后讲评要点和经验。三年后,这四名医生成为助理开刀师。</p><p class="ql-block">她还让同学——别家医院医生讲评和指导这些助理开刀师,建立制度对开刀医生进行评议和资格审核,合格者颁发证书。这一经验很快在各大医院推广,后来市卫生局也开设专业开刀医生的培训和审核机构,由此相关培审机构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p> <p class="ql-block">姚惠敏医术精湛,对患者和蔼可亲,这在当今比较复杂的医疗环境中难能可贵。她成为高级主任医师,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