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题 记</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四年九月,来自黄冈、浠水、蕲春、广济,黄梅等五县的近三百名学子,齐聚广济师范学校,开启了新的“中师”学习生活。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四十年了。亲爱的广师,你好吗?敬爱的老师,您好吗?亲爱的同学,你好吗?</p><p class="ql-block"> 相逢是缘,感恩遇见!这一生的广师情啊,梦绕魂牵天注定!</p> <p class="ql-block"> 曾记否,一九八四年九月的一天,为了奔赴山海,登高望远,我在追梦相思的渡口,邂逅了你,一个美丽的心仪校园——黄冈地区广济师范学校!眼前,好心动啊,终于实现了夙愿,我站在学校大门口,对着校园高声喊:亲爱的广师啊,我来了!久久相见久久见!</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从恢复高考之初,接连两次的高考失利,特别是七八年那次考试,仅以二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就在这一年暑期,我通过考试入职村学校,当起了民办教师。这一当就是六年!六年来,我的期盼从未改变,那就是一定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了却心中的愿望,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p><p class="ql-block"> 跨进广师,算是人生之大梦想得以实现!心仪的学校,理应与广师的一草一木结下不解之缘!每每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时光,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朝夕相处的同学好友,相敬相爱的师长,习文练武的课堂,吃喝拉撒睡的点点滴滴……真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怎能忘啊,深情厚重的广师!我一踏进广济县城的车站门,迎接我的是广师的学友团队。举着欢迎牌,帮我背行李,引领我前行。不大会儿就到了学校。校园里悬挂着多条迎新标语,安排了接待处,服务人员一杯热茶,温暖着我一路旅途劳顿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一阵的忙碌,一阵阵喜悦,服务团队的人来来回回的折腾,帮我熟悉环境,安顿食宿,还特地带我认识了班级位置以及班主任。一切顺利告捷后,我衷心谢谢热情的服务志愿者,真心地体会到广师的深深情!</p><p class="ql-block"> 趁着空隙时间,我欣喜地溜了一圈校园,不大不小的学校布局合理,漂亮且干净卫生。排排法国梧桐,魁梧挺拔,靠校园里头,一排排红砖瓦房,那是校办工厂,一个宽敞的草坪地儿,安装了许多器材,那是学生健身场。再靠里边还有琴房和画室。房子前,树林成荫,花草溢香。人走在校园的水泥路上,就像走进了五彩缤纷的画廊。</p> <p class="ql-block"> 广师,有我们最美的风景。遛完了校园一角,我来到了学习的主战场——教室。正巧碰到了一位师长。我打量又思量,面前的这位也许就是我们8404班的班主任王记怀老师吧。不高不矮的个儿,微秃的脑门,说话腔特熟悉,就像儿时“鸡毛换针”的货郎黄梅人。但,方言说得特好,语气自然流畅,很有亲和力。他正在与刚到班上的同学说着话,安排着事。我趁空又朝教室内外看看。这里是一排平房,做成的几间教室,八四级新生共五个班,前三个班都安排在教学楼的一楼,只有四班和五班安排在这里。虽然是平房,但室内特别温馨洁净。教室布置得简单而大方,比起我读高中时的课堂强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这教室将是我汲取营养的温馨苑,这班主任,将是我又一个人生引路人。我第一眼就喜欢这课室,爱上这位王主任。</p> <p class="ql-block"> 紧致的校园,居然办学功能比较齐全。唯一有点缺憾的是,我们这一届男同学的宿舍安排在礼堂里。当时,学校说这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会有新宿舍在等着我们。因为学校和广济县最权威的教育机构——教育局紧挨着的,进出一个门,这大的事遇到了这大的衙门,还愁住不好?</p><p class="ql-block"> 说起这大宿舍的事,真是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一个不大不小的礼堂,住了五个班两百多男生,没有卫生间和洗漱间。幸好,一个公共厕所离得不远,绕过学校的一个养猪圈就到了,洗漱的设施安在礼堂的外面,挺整齐划一,水龙头排成一条线。礼堂里,我记得从后头往前安排,我们四班正是主席台下面,8405班则高高在上,睡在主席台上。在这里约摸住了一个学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来自五个县的同学语音不同,生活习性各异,家庭背景也有区别。但在这里演奏出十分和谐美妙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 要说中师生活最难忘的,这个集体大宿舍立了汗马功劳。每种相遇,都是一种缘分,一次经历就是一次相知相惜。礼堂共寝同眠,就像一个大家庭那样温暖。早上起床铃响,我们陆续敲起了各种“乐器”,清脆悦耳,节奏明快。打开水的,忙着在外面洗漱的,还有坐着咵天的,吃零食的,好不热闹。一旦出操铃声响起,我们不约而同地去操场集合。每每茶前饭后,礼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进进出出又忙忙碌碌。多少有些疲惫,也有些快乐和学习上小确幸。</p><p class="ql-block"> 大宿舍最热闹的时间段要算周末和节假日了。走出课堂纯净地享受空闲时光,太惬意太舒服了。在这里和同学谈论过往,交流学习心得,还互相传递爱情家庭故事,分享正面新闻与小道消息。</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风景,要数同学的情侣或配偶来看他们的夫君。同学们都不赖,有眼光。找的爱人个个水灵灵。给我印象深刻的有好几个。黄冈的美女最靓眼,浠水的姑娘最迷人,蕲春的女士最淳朴,广济的珈儿最动情,黄梅的媳妇大方又美丽。可惜那时候不行钟点房,宿舍这么大,接个吻,拥个抱之类的不知道怎么搞定滴?</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们这群同学的婚姻背景。由于我们都是来自民师这一队伍,许多年龄大的都已经成家,有的还有一两个孩子,也有的还没有结婚,甚至有的连对象都没谈,他们很有抱负。总想鲤鱼跃龙门。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群居于一个大宿舍里,可谓诸事皆有,家里的喜怒哀乐,油盐酱醋都会通过电报或电话,最多的是书信传递过来。每到周末或空闲时间,同床的或临近床铺的同学,都谈论家事婚事。有的另一半不远百里,来到学校看望我的同学,这时的大宿舍啊,就特别温馨美丽。</p><p class="ql-block"> 最羡慕的是我的广济籍的同学,不论结婚与否,他们每到周六纷纷回家拜访心上人,远点的黄梅和蕲春同学,也纷纷效仿,慰劳亲人,也快乐自己。而像我这样的没结婚的,也蠢蠢欲动,有的家里催婚,有的自个盼结婚,于是假电报来了,“母病重速回。”等之类的。班主任一看就准假,就可以回去完婚。而我不想这样骗老师,硬是实话实说,最终分管的罗校长不准假,闹出“在籍师范生不许结婚”的笑柄。以致满大宿舍里,就我成了一个大傻瓜。但,王记怀老师恩重如山,准时地批我假,让我归家拜天地,完大婚。</p> <p class="ql-block"> 一间偌大的宿舍,真是醉了同学们。广济的余秋平,吴有寿,张友春等,每逢周末回家,周一就会带来许多好吃的,分享给我们这帮左邻右舍。刘辉荣也爱把家乡的特产喊来大伙品尝。那个程坦平啊,更喜欢把快乐的事分享给大家。他接到家信,老婆为他生下了个儿子,他在宿舍里高兴得大声喊,“我有儿子啦!”而浠水的安华云同学,他是五班的,睡在主席台上。有一次碰到一起出门去上课,他告诉我个坏消息,他和家里的女朋友分手了。我听后很震惊,因为我看过那女的照片,长得特漂亮,不知道安哥安了什么心?</p><p class="ql-block"> 茫茫人海间,偏偏在广师遇见你!又偏偏睡在同一大临时宿舍里。这就是缘,深深的缘造就这深深地情!</p> <p class="ql-block"> 相逢是缘,相识是福啊!我眷恋广师的这段情缘。广师两年学习快乐生活,与同届的和非同届的八二级,八三级同学相识,后来又有个八五级民师生,真是广交广师学友。加之我们这一届,为了照顾到各个学生的文理偏属情况,有利于教与学的有效性,在二年级时分了个文理科,这样更多地提高了相识相处度。</p><p class="ql-block"> 我先是8404班,后来分到文科8402班。教授的老师变了,班里的同学也发生了变化。这样有益于接触各个层面的圈子文化,包括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同学之间的三观和人脉圈。我很爱护我的班级。四班的林应生班长操云舟书记,特别有能力,实诚实在。劳动委员段宗兴耿直肯吃苦,文娱委员邓爱莲,每到晚唱时间,总会教我们唱一首歌,她因《小背篓》唱得好,而一唱走红。还有笛子演奏家兼书法家姜宝贵,一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响遍广师校园。勤学好问刻苦钻研的程坦平,总有那么多的疑问向老师请教回答。在班上我和刘辉荣,邓旭光,程东良,肖谷城,徐青林,黄运兵,柯江水,余秋平,黄艳明,吴有寿,童庆国等等,都算的上是中规中矩的中间混。班里女生不多,印象中邓爱莲,南美芳,李桂容,郭华平,申春英等,长得清秀端庄,她们走到哪儿都是一道风景,而我,这般产品因先天不足,所以不敢向她们多看一眼,更不敢与之亲近。</p> <p class="ql-block"> 说到8402班,我的情愫多一点。从教师的配备上,显得比其他几个班略强些。学校校长亲自带我们班的数学课,赵树正老师任班主任。就在这个班时,我们终于搬到了新宿舍,五层的楼房,上面住着女生,下面住着男生。我们班住在二楼的东头。多了一个小空间多了一个圈。吃喝拉撒方便多了。每层顶头有个卫生间,走廊里可以晾衣服晒被子。更可喜的是一个班的男生都在相邻的几间寝室里,朝夕相处的模式多灿烂。</p><p class="ql-block"> 我和黄运兵是上下铺,室长好像是程坦平,说是室长,其实就是打扫卫生,吃藕碰爆的人。为了一个“模范寝室”,老程吃了不少苦。我们也受了累。白天同班学习,晚上共寝一室,尤其是周末假日,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寝室里满是欢乐的歌。</p><p class="ql-block"> 难得的8402,使我更亲近地结识了一帮同学哥们。一些好学善问的同学主动坐前头,程坦平,夏金华,章跃刚,刘雄,叶旭初等等坐在前面,老师也特别喜欢他们,课堂上与他们互动得多些。而我这些高个儿坐在教室后排,同桌吕心宽,后排座的安华云,刘静,夏佑香,前排的陈济国和许德桥。这一块美女帅哥紧紧地串在一起。讨论学习,谈论情谊,还不时爆出笑料。吃饭点到了,后门预先打开,饭盆准备好,饭票揣手中,铃声一响,安华云和心宽立马像竞走的骁将,那个夏金华也毫不示弱,紧跟其后。我人高步子大,跟着后面不费力,只看他仨屁股一扭一扭的,真是走得俏,步伐齐整美极了。到了食堂,分工明确,谁排队买饭(稀饭和米饭单独一条线),谁去买肉包或馒头或菜,反正轮流转,协作精神确实好,配合默契又快捷周到。</p> <p class="ql-block"> 最好的关系,有幸遇见,刚好合拍。浪漫的从来不止爱情,还有知己知彼的同窗好友情。</p><p class="ql-block"> 同学情谊啊,永远在心上。幸运啊,我在广师里,结识了最美的饭圈学友,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深深埋藏于心。实诚人喜欢实诚人。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广师的那段美丽的风景!有幸和姜宝贵同班同学,又两度同事搭班。在师范他坐前排我坐后排,学习你追我赶;工作在县实小,他当团干,我接他语文课;再度在蕲州教育组,他任组长我任书记,相互信任关心爱护,胜似好兄弟!肖谷城和吕心宽,邓爱莲和柯江水,都是同班又同事的阶级弟兄。我不曾忘啊,远在他乡的许德桥和安华云,还有朴实厚道,爱学习的叶旭初,翟升华,朱松林,程东良,余秋平,徐青林。还有许许多多的热爱学习的同学,我就不一一列举,一并铭记在心。</p><p class="ql-block"> 八四级民师的五个班,虽然两次分班,但还是有许多同学没有同班,只记得熟脸,偶尔相遇还是特别特别亲切和悦。但五个班的班长和书记那是记得的。与我同班的林应生和操云舟,五班陈记国和詹诗桥,后来陈记国还分到二班当班长。冯治安一直是老班长,他是领导老师同学都喜欢的人,可惜没有与他共班。特别一提的是张仁才,一直是学生会的干部,他后来还是学生会主席,与我同班。这个很得张大若校长喜爱,也很有人缘,随和直爽,接地气的那种亲民官。还有几个在班级里当个头头的,如祁菊清,康少金,余锋,丰雷等等。</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还有几个文艺积极分子。邓爱莲和谢舜华,这是我的同班文娱委员。班里或学校有活动,准能看到她俩的身影,听到那美妙的歌声。李飞和龚太银说的相声,至今还记得那个捧腹大笑的场面,几个会拉二胡的记不清名儿了。</p> <p class="ql-block"> 难忘啊,广师的导师们!尽管是县级师范,但师资队伍确实是一流的!从书记校长到普通教师,个个都是讲台上的精兵强将。书记曹菊松担任我班教育学课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张大若校长担任微积分课程,他的每节课都是示范课样板课,板书工整清晰,讲课重难点分明,语调绘声绘色,王记怀主任教授思政课,把政治经济学讲得入木三分。赵树正老师的地理课,更是精彩绝伦,把时间与空间地理讲得透彻清新;兰治平老师的生物课,融合了化学原理,也是堂堂精彩纷呈。万学修老师的语文课我最爱听。记得他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黑板上只写了几个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经典名句,他居然讲了一节课,引经据典地讲得津津有味,从为什么要学好语文,到怎样学好语文这门科学的重要性。娓娓道来,令人钦佩。还有音乐的张老师。几何课时魏中露老师,代数课的唐国年老师,历史课的张在前老师等等这几位老师,给我印象深刻,到如今还记得他们的模样。书法课的武老师,就“永”字八法,讲得特别细致到位。他的现场楷书和行书堪称完美。一大批优秀的同学妙笔生花。像冯治安,姜宝贵,章跃刚,刘雄等,每次书法比赛都是他们的作品精彩留墨飘香!我是望尘莫及。</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还有几个恩师不得不说。尽管是非主科教者,但对我人生启迪意义非凡。首提吴昌鼎老师。记得他不仅带8401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还是学校的“双推(推广普通话,推广规范化汉字)”工作的总负责人。他的普通话在学校老师中算是很标准,许多老师上课不是广济调就是黄梅腔。我们这些民师出身的人,连汉语拼音都不会,何谈讲普通话?就是在吴老师的倡导和带领下,我们利用“晚讲”练习,平常坚持讲,终于会讲母语了。</p><p class="ql-block"> 董全顺老师带我们体育课,他看我是个瘦高个,总想培养好我这个“中锋”,谁知恨铁不成钢。但我始终记得他的好。</p> <p class="ql-block"> 四十年来,不曾忘记母校的恩师情。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点亮我们前进的心灯!曾记得八五年的首个教师节,我们一起聚聚广济县最好的影剧院,聆听各级领导的最美声音,尊师重教,教书育人等号召,就是这个时候在我们心里安家落户。借此契机,学校开展了系列师德师风教育,让我们扎牢终生从教根基。</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同学趁星期天外出看看武打片,晚上回来晚了点,门卫不开门,谁知周一班主任知道了,狠狠地作了个典型,我们只得认真检讨,深刻认识才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做老师的最起码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师范的每个日日夜夜,大家都是认真地学习,快乐生活。那怕是体育美术课,都不敢落下。记得数学魏老师要求学生最严格。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只要数学不及格的同学,他都不留情面,六十分少一分都得补考,并且把名单贴在教室门口。以此警戒他的学子,努力再努力。那个音乐老师更严,每次琴房考试,点对点面试,一遍又一遍,硬是考得头皮发麻手发抖。正是有了这些可亲可敬的严师教诲,才有我们这些高徒产出。</p> <p class="ql-block"> 师范生活有太多的值得回忆。让我们倍感幸福和温暖。我们上小学初中,乃至高中,还要缴纳学费书本费,在广师里啥费用都没有,每月还定时发放十一元的生活费。这比我们当民师时的津贴还要多。别看这点钱,在那个年代,不仅满足了一日三餐,而且还有点结余。虽说是餐票,但校内小卖部可以流通,闲暇时间,买点洗漱用品,或是零食吃,很是爽歪歪。我们最爱吃的是校门口的那个方块酥,脆脆又香甜。</p><p class="ql-block"> 遇到重大节日,学校还组织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每学期看几场电影,或是班级开展书画和体育比赛之类的,既放飞心情,又增强体质,还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p><p class="ql-block"> 记忆深刻的是学校组织的团体舞比赛。我们班选的舞曲是《金梭银梭》,旋律欢快优美,节奏明快流畅。当时教我们的不是文娱委员邓爱莲,就是谢舜华。由于我们舞蹈基础各异,学跳有难度,为了争取得到好名次,班主任亲自督导指导,班长书记挂帅,文娱委员担当导演。课余时间都利用起来了。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跳集体舞,十分愉悦,也十分认真投入。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比赛的那当儿,我班的荣获了年级好名次,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 自一九八六年七月,我们一别广师,天南海北,各奔东西。这一别快四十年了。而今我们都是花甲之年,都到了颐享天年的时候了。每每想到或梦到师范生活,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三百多同窗好友,见过面的又有多少?常来往的又有几个?思念成沙,相思之苦何日可止?</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来不曾忘记,一幕幕相见恨晚的美景。胡国政和余秋平那年带着几个同学来到蕲州古镇,姜宝贵和我一起,真是夹道欢迎。那一次在城门楼大醉一场,吕心宽,孙续茂和张常胜等,作为东道主特热情,真是客人喝好自己喝倒,有的醉得一塌糊涂。那不是酒过了,而是情谊太浓,久久不见酒酒见啊!</p><p class="ql-block"> 最近几年,大家陆续开退,有幸遇见了三三两两的知己知彼,真是难得一见啊。曾经在广师“光荣负伤”的於国权,路过大蕲时,还记得我和夏金华同学,与我们团聚在漕河,相见一刻值千金啊!龚经国同学拾宝贝,寻古董不忘广师情,与龚太银、夏金华和我见上一面,饮酒高歌!亲爱的刘静同学,当年我们的体育委员,班级里的中锋,因学习培训来到蕲春,特地抽空来我单位看我,当时因我工作不顺加之家属病重住院,寒暄几句匆匆告别,饭都没吃留下一生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曾记得我们的同学加挚友余锋,在黄州上班,我每次去那里培训学习,总是惦念着他,但又不好意思打搅他了。但我们总是利用周末聚聚。老同学一见面盛是热情似火。身居州府的人,世面和人情世故,包括格局都不一样。能够帮助我们的,他立马助力,不能帮忙的我们都十分理解。在黄冈培训期间,我去见过美女同学夏佑香。那一次我独闯天涯,居然见着了依然美丽如故的同学。她刚从课堂出来,一身朴素的装束,丝毫没有掩饰着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为了拓展我的视野,也带动我的一帮同事的干事热情,我曾领着中小学的骨干去了团风的实验中学。那里不仅是一所有名的学府,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的同学黄艳明在那里治校数载,硕果累累,誉满荆楚。见一面老同学,一生难忘同学情!一席佳肴满满爱,饱含广师片片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大蕲的五十个同学,由于同在一片蓝天下,在会长及秘书长的精心组织下,龚太银,姜宝贵和夏金华仨同学倾力而为,组织部分同学安抚英年早逝的刘雄和高维华俩同学的亲属。为了联络同学之间感情,增进友谊,多次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聚会活动,我们在姜宝贵的精心安排下,曾组团访问黄石市广场路小学,那里有我可爱的同窗叶旭初。不仅领略了身居要位的同学风采,取到了真经,而且得到了最高礼遇的盛情款待。感动了我们好几载…近几年詹诗桥同学在外创业功成名就,十分热衷于增进同学之间的联系,几次三番相约相聚,畅谈生活甜蜜,还邀请广师兰老师来蕲春做客,抒怀甚欢,幸福快乐写在眉和脸!</p> <p class="ql-block"> 前年夏天,接到许德桥同学喜讯,他的孩子考取了蕲春的体制内,我内心特别激动,比自己的娃儿考取还高兴。去年暑期他居然反客为主宴请蕲春的同学们。我很难为情,也难倒了姜宝贵,夏金华,我们只得开怀畅饮,酒不知醉人知醉,爱到深处意切切,情深深。</p><p class="ql-block"> 广师84级的同学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船到码头车到站。多是随儿女而居。或是含饴弄孙,或是追寻诗和远方。前几年我在武汉有幸遇见了同学挚友王应求、徐清林、饶望清、祁菊清、刘辉荣和江思容。还遇见了老班长陈记国。江思容、王应求和刘辉荣同学在大武汉风生水起,多次做东迎接来往的广师同学亲。我有幸在黄石半程马拉松赛道上遇见了曹尚国同学。黄石的叶旭初同学,主动联系几位同学为曹哥鼓劲助阵,盛情为曹尚国接风洗尘,我们有幸欢聚一堂,畅谈同窗之情!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心的感动,每一次遇见,都是一首壮美的画意诗情。广师之所系,广师之所愿,最是难忘广师同学情。</p><p class="ql-block"> 而今衷心感谢冯治安同学,建起了八四级广师同学群,我们隔屏相拥在一起。记录美好,分享快乐,书写感动。我们在群里就像回到了家,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广济师范。</p><p class="ql-block"> 广师啊广师,那里有我美好的青春岁月,那里有我享受不尽的中师生活。我们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师生,是新中国的幸运儿,也是那个时代的宠儿。免费读书且生活补贴,享受包分配,比现在的985或211还优惠优待!为我们的曾经骄傲吧,自豪吧,亲爱的84级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可亲可敬的广师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眨眼四十年过去了,蓦然回首,我们都银发白头,青春不再,行进在老年生活的路上。可怜啊,有的同学没能等到退休就西游了,实属生命万般无奈。余生我们约好,携手同行,有朝一日一定相聚在广师那片沃土,因为爱,所以相聚,因为爱,我们相约二零二六,到那时举杯痛饮,再好好续写广师同学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三月三日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