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官橋

赵力 zhaoli

<p class="ql-block">各位看官朋友:下午好</p><p class="ql-block"> 閒暇之餘,遊走于白雲,沿著麥架河公園散步,見一古橋,有幾百年歷史,拍幾張照片,記錄在此,慢慢看,但願您能喜歡。</p> <p class="ql-block">  春日暖陽,行走在这片宁静的草地上,眼前的景象引起我的注意。一座古老的石桥静静横卧在麥架河之上,周围绿意盎然,新建的公園裡有一座古橋,阳光洒在桥身上,为这座历经沧桑的石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伫立桥边,感受着穿越时空的宁静与祥和,仿佛能看见古人與吾一同從這橋上走過。人走過去了,留下了一個橋,告訴人們這裡曾經擁有過輝煌的時刻。曾經有能工巧匠利用當地的石料,建起了一座石橋,經歷了疾風暴雨,山洪暴發的考驗,依然屹立四百年,橋雖然不大,但年紀大了,仔細看看,石頭有的已經風化,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同時也看到新的石料,說明人們在保護著這老橋。古代與現代結合起來了,提醒人們注意傳承歷史,記住歷史。</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仔細觀看,這是一座三孔拱桥。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威严。桥身由大块石头堆砌而成,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古老的桥。远处的山峦与現代化的大桥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画卷。站在桥边,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  踏上石拱桥,河水潺潺流淌, 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桥身斑驳,每一道裂痕都像是岁月留下的印记。站在桥上,望着两岸的景色,心中满是对这座桥的敬意。它连接着两岸的路,不知有多少人曾从这里走过,它就像一位默默奉献的长者,承载着无数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这座古色古香的老石桥,静静地躺在一条碧绿的小河边。它的桥身斑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當你站在桥边,能感受着它散发出来的古老气息,你會融入这悠长的历史長河之中。能想象着在万历年间,这座桥刚刚建成时的模样,那时的人们一定也为它的落成而感到无比自豪和興奮。</p> <p class="ql-block">  石橋附近的路邊有一石碑,只能看清幾個大字:南無阿彌陀佛。 下面隱隱約約看到像是一排排人的名字,想來可能是當年捐款修橋人的名字,歲月不饒人,石頭也扛不住,風雨侵蝕,字跡模糊不清了,但是,更可以說明這橋是古橋了。</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个公园,一座由石头建造而成的拱桥横跨小溪之上。两侧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宁静。我沿着小路慢慢走着,每一步都仿佛在与这座桥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我深知,这座桥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沈官桥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麦架镇新村村南100米处,始建于明万历(丁酉)25年(1597),距今已有四百余年。为单券单伏3孔石桥,长27.5米,宽5.4米,高5米孔径7.3米,南北向,横跨麦架河上,可供人畜通行。2003年11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一块黑色大理石碑牌,上面刻着“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沈官桥”字样以及落款日期等信息。我知道,这座桥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离不开人们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站在碑牌前,心中充满了对这座桥的敬意,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深知,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也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