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7日,清晨从贵州铜仁驾车出发,前往梵净山脚下的古村落——云舍村。 云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坐落于太平河畔,距梵净山15公里、江口县城4公里。全村531户人家中,98%为杨姓,素有“江口乡村第一大寨”之称。云舍之名极富诗意,意为云中房舍,神仙居所。这里完整保留了土家族的传统习俗与文化,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兼具古寨幽韵、湿地风光、田园花海与禅修养生之特色,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秘境。 10:30抵达云舍村。村内禁止外地车辆通行,需将车停至村外停车场。 轻装进村,沿龙塘河畔的田间小径寻找客栈。小溪旁边有很多客栈,原计划入住"云舍璞居"——一家在网上推荐的位于龙塘河畔的雅致客栈。 "云舍璞居"装修布置虽然很有韵味,但房间一般,且楼上房间外为木制走廊,考虑到隔音问题,最终选择“疏影院子”。客栈主人热情周到,驾三轮车帮我们运送行李。此处环境清幽,连住两日,游梵净山后仍返此休憩。 在客栈稍事休息,接着游览。云舍村位于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内,沅江水系的太平河畔,村域内有由神龙潭水顺流而成的龙塘河。距江口县城7千米,距梵净山南山门23千米。 村落沿江沿河谷而居,东倚秦岩坡、西傍坝元坡、里有神龙潭、外有太平河,两条河流穿村而过,寨内青石小巷连接全村,展现出错落有致、聚散相交的分布情况。村名源自土家语“猴子喝水之地”,青石巷弄蜿蜒交错,古韵盎然。漫步其间,可听溪流潺潺,观树影摇曳,尘世喧嚣尽褪,唯余心灵安宁。 神龙潭,亦名云舍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贵州名泉。潭水是从地层深处涌出的深层承压水。潭有四奇,一是深不可测,潭水通地下暗河,无人知其深度;二是能预报天气,潭水浑浊则预示降雨;三是泉水倒流奇观,特定时节水流逆向;四是祭潭祈雨奇俗,村民自古祭潭求雨,传统延续至今。 村中龙塘河岸保留着蔡伦古法造纸工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山竹为原料,历经切竹、淹竹、捣刷、制浆等30余道工序,耗时半年制成土纸。匠人手法古朴,纸品多用于祭祀与书写,堪称活态文化瑰宝。 云舍村古时为防山贼,建村以巷道迷宫为主:各个筒子楼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一体,巷道相通。云舍村土家族桶子屋是地方传统特色,为四合院形式,其结构由正屋、偏屋、木楼和朝门组成,四面封墙,又叫封火桶子。云舍桶子屋建筑整体呈正方形,北高南低,上方为正屋,分中堂和左右厢房,下方为楼子。 村子外的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