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藏 】01‍ 西藏的“擦 擦”

朗朗之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朗朗之轩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019902 </p><p class="ql-block">图片: 自藏自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号称“世界屋脊”的 西藏风景非常独特美丽,藏族居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也是独异一方。 </p><p class="ql-block"> “擦擦”就是一种在该地区传袭已久并留存下来的宗教信仰活动之物。</p> <p class="ql-block">  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位赵姓朋友好玩古且好游耍,他曾经约我和他开着吉普车一起去西藏遛遛,而我当时却因刚从南方休假回来,又即将赴京去参加人民日报举办的新闻研讨班。虽然很想同去却亦难以成行。就让他顺便带点儿稀罕的好玩意儿罢。</p> <p class="ql-block">  在过了几个月返回单位后,有一天接到老赵的电话,叫我赶紧去他的“半藏阁”(当时整个首府城中的首家私营文物商店)。进门之后,他眉飞色舞地叙述了他的西藏之旅沿途惊喜——高原反应、异域风光、路遇狼群、看天葬仪式、与牧人借宿、串乡淘古物……并展示出了一部分此行风景彩照和所获宝贝。</p><p class="ql-block"> 我取了一柄藏刀、一幅唐卡(按价付款)。他又扭转头指着地上的一只纸箱:“这儿还有一些“擦擦”,你若喜欢就挑一些玩去。”“擦擦??” 我头一次听说这个名称。感觉很好奇,连忙蹲下身子翻看起来:</p> <p class="ql-block">  但见纸箱子里放着半箱的颜色不一、大小不等的板状异形小陶片,每个上面都印有小小的浮雕菩萨像,小的多为一尊或三尊,稍大些的为一尊、三尊、个别的为九尊、十尊。他们均为正面形象、端坐于莲花台上,形态端庄清秀优雅、颇具印度佛像风采。翻模精细、火候颇佳,当系金属模具压印而成。</p><p class="ql-block"> “擦擦”是古印度語的音译,亦系自古印度流传进入西藏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本土化而成为藏传佛教文化的宗教之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擦擦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通常采用泥塑手法,或者通过模具印制、脱制而成。制作过程中,僧人艺术家们通常选取泥巴、藏纸、狼毒草、藏红花、牛皮等材料,经过挤压脱模或人工雕塑,然后再经晾晒、上窑烧制,具有许多不同的造型、版别。有一些则还施以彩绘。这种手工技艺不仅需要耐心和技巧,还蕴含着深厚的信仰心愿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擦擦在藏传佛教中寓意积攒功德、消灾祈福和保护平安。佩戴擦擦被视为一种修行方式,能够积累善业功德,带来好运和庇护,并在精神上获得治愈和加持。此外,擦擦还象征招财、祛病和增福的功效(当地流行将其刮磨研末服用的习惯)。这一些“素胚”擦擦,据言是清代之前的元、明时期佛塔内藏之物。多少年来,我亦曾经陆续赠送给天南海北的一些各界朋友,他们无不十分欢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