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美筝</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7444450</p><p class="ql-block">拍摄:美筝 2025.2</p><p class="ql-block">文字:美筝 2025.3</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其名“开元”源于唐玄宗的开元年号,是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重檐歇山顶,面阔九间,进深七间,殿内供奉“五方佛”。</p> <p class="ql-block">两塔以仿木结构石雕闻名,塔身刻有金刚神将、菩萨、佛尊等浮雕,其中西塔四层的“猴行者”浮雕被认为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之一</p><p class="ql-block">东塔内则藏有唐三藏与猴行者的形象,与西塔形成呼应。</p> <p class="ql-block">仁寿塔(西塔),高44.06米,建于南宋(1228-1237年),象征“西方极乐世界”。其中西塔四层的“猴行者”浮雕被认为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之一。</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于开元寺修行,并在此圆寂。寺内东侧设有弘一法师纪念馆,陈列其生平资料与手迹,包括临终前写下的“悲欣交集”四字。</p> <p class="ql-block">镇国塔(东塔),高48.24米,建于南宋(1238-1250年),代表“东方娑婆世界”。</p><p class="ql-block">这里是《黑神话悟空》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2021年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多元融合,寺内可见印度教狮身人面浮雕、伊斯兰风格装饰等,体现宋元泉州宗教包容。</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怀揣着对“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好奇,踏上了清源山的旅程。这座海拔仅531米的山峰,却浓缩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元文化的印记,更藏着泉州古城的千年文脉。</p><p class="ql-block">我的路线规划以天湖为起点,一路向南台岩、高士峰、弘一法师舍利塔,最终抵达标志性的老君岩造像,</p> <p class="ql-block">天湖,环湖漫步,欣赏虎乳泉与青牛石,感受山水相映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从天湖沿步道向东南方向攀登,约半小时后抵达南台岩。</p> <p class="ql-block">从南台岩向西,沿清幽古道下行至高士峰。此处因宋代隐士高士廉曾隐居而得名,山间古木参天。</p> <p class="ql-block">继续下行至千手岩附近,一座素雅的白色舍利塔静立林间,这便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安息之所。法师晚年驻锡泉州,圆寂后部分舍利供奉于此。</p> <p class="ql-block">塔身简洁庄重,周围松柏环绕,塔前常有信徒献花诵经。</p> <p class="ql-block">塔周刻有弘一法师临终偈语“悲欣交集”。</p> <p class="ql-block">山上俯瞰泉州城。</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老君岩,这座宋代雕刻的道教始祖老子坐像,高5.63米,由整块天然花岗岩雕琢而成,历经千年风雨仍栩栩如生。造像神态慈祥,衣褶流畅,被誉为“中国道教石刻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清源山之旅,不仅是一次登山览胜,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巡礼。从自然到人文,从道教到佛教,这座山以包容的姿态,诉说着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独特气质。耳边回响起弘一法师的《送别》。</p><p class="ql-block">此间山水,终成心中长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感謝師友們的到訪美贊</i></b></p>